从建构主义视角解读《一辈子做女孩》中主人公的身份建构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生态环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 2015年
从建构主义视角解读《一辈子做女孩》中主人公的身份建构
魏鑫余
【摘要】:《一辈子做女孩》发表于2006年,是美国新起之秀当代小说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1969--)的自传体小说。该小说一经发表即荣登《纽约时代》畅销图书排行榜第一名,随后其30余种译本受到全球范围内的追捧。该小说中伊丽莎白吉尔伯特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及出色的叙事技巧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她离婚后赴意大利、印度、印度尼西亚的旅行故事。通过此书,伊丽莎白不仅针对如何平衡自身的社会身份问题为当代知识女性提供了参考意见,而且着重指出在世俗生活中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正如伊丽莎白在前言中所提出,自我探索是该小说的主题。因此,本论文集中探讨自我身份,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主人公如何建构自我身份,即个体自我、爱人角色和朋友角色。其目的在于探求影响主人公自我建构过程的重要因素。本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前言部分介绍作家基本情况、小说简介、所应用的理论以及评论界的评论。第一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伊丽莎白如何完成个体自我的构建,通过体验意大利文化的享受生活理念,印式冥想和巴厘式冥想,她在朋友理查德的帮助下成功构建了一个健康快乐、精神自由、心灵平和的个体自我形象第二章通过伊丽莎白的三段爱情阐述了她成长为一个情感自由、独立、勇敢去爱的爱人的自我建构过程。选择离开失败的婚姻,她实现了情感自由;选择与大卫分手,她情感上不再完全依赖伴侣;选择与菲利普相爱,她成为一个勇敢的爱人。第三章讨论伊丽莎白如何在与修行者的交往中建立起利他主义的朋友身份,如何以朋友的身份关爱巴厘药师Ketut,以及如何成长为Wayan的富有同情心而圆通得体的朋友。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小说《一辈子做女孩》中伊丽莎白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自己各方面的主动努力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自我建构。然而我们不必效仿伊丽莎白必须成为作家或辞掉工作,花费所有积蓄环游世界才得以完成。如果善于观察总结,我们同样能在生活中、和自然与人的接触中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式并建构自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敏;;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与女性的自由与解放——浅析波伏娃的《第二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3期
2 易立君;杨红;;寻找迷失的自我——论《看不见的人》的身份追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郭玉英;;寻找自我身份的心路历程——沃克小说《梅丽迪安》的主题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周娜;;《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自我身份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吴珊;;从物质到精神的追求——谈Eat,Pray,Love[J];大家;2010年08期
6 王茜;拉康:镜像、语符与自我身份认同[J];河北学刊;2003年06期
7 秦桃姣;周静琼;;论华裔文学身份的多重建构——以伍慧明的《骨》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张萌;;论《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的自我身份建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荣秀丽;;从无声到有声——浅论《紫色》中黑人女性自我身份的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方珏;;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哲学的归宿——略论波伏娃《第二性》的当代意义[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霞;寻求自我身份的艰难旅程[D];兰州大学;2006年
2 丛微微;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主人公自我身份的丧失与寻回[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董婷婷;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女性身份的追求[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峥;寻找自我的声音—解析《紫色》中茜莉对自我身份的构建[D];郑州大学;2012年
5 王余鹃;自我身份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彭春燕;自我的追求[D];郑州大学;2013年
7 陈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选择—《美食、祈祷和恋爱》和《承诺》的女性主义解读[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英豪;;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现代城市社区意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刘思佳;高瑜;;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交往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3 王磊;;支架式教学在翻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刍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4 刘玉环;林琳;;分裂的主体 无尽的欲望——《裸体吃中餐》的拉康式解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王丽;;“百合”,“莎格”,“蜜蜂皇后”——论《紫色》中莎格名字的象征意义[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冯立英;;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给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9期
7 李娟;麻彦坤;;高觉敷与维果茨基心理观的比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8 郑海山;;“小组合作管理”机制与良好班风的形成[J];中国德育;2011年04期
9 刘鸿宇;;以影音资料库为平台的交互式电影英语教学[J];电影文学;2009年14期
10 杨树芳;;论电影《喜福会》中华裔女儿的文化身份[J];电影文学;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全礼;;维列鲁学派与特殊教育咨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沈学乾;;海洋意识的变迁及其建构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刘中起;;建构与解构:集体行动的内在认同逻辑[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4 孟利艳;;近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与发生机制研究[A];中国梦与当代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3)优秀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四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11年
3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舒跃育;心理动力系统与心理学的目的论原则[D];吉林大学;2012年
5 孟维杰;心理学文化品性[D];吉林大学;2006年
6 吴志华;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谈凤霞;“人”与“自我”的诗性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宗金;心理学的意义空间[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杜健荣;卢曼法社会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花;与过去协商—伍慧明作品《骨》中文化身份的形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菁;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东;透过《看不见的人》分析美国黑人的人生困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欣;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十九世纪英国小说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任娟娟;计算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翻译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闵翠;对《一间自己的屋子》的女性主义解读[D];西北大学;2011年
7 雷佶东;基于大学生情感表达的社会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宋茜;《标准海事通信用语》与《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的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曹秀萍;研究方法论培训对翻译专业硕士论文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钱逸舟;基于任务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白生;“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薇;略论中国现代自传的艺术特色[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朱旭晨;;中国早期女作家自传写作及其文类意识的自觉[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胡亚敏;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J];外国文学;2001年03期
5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6 许德金;自传叙事学[J];外国文学;2004年03期
7 禹建湘;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9 吴珊;;从物质到精神的追求——谈Eat,Pray,Love[J];大家;2010年08期
10 龚云霞;;“骡子”的救赎之舟——试析《紫色》中美国黑人妇女的自我解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艳芬;论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写作[D];安徽大学;2003年
2 黄丽清;论尤金·奥尼尔剧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薇;现代作家自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夏露;论中国自传文学的现代转型[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亮;从双重压迫到双重解放[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檀祝平;;建构主义视角下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与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邹爽;;从建构主义视角看上海世博会外宣资料的翻译——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英译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陈昊;;浅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英美“特殊关系”[J];传承;2011年09期
4 王旅余;杨奎;;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5 王士齐;赵静;陆晓萍;;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科技信息;2012年30期
6 周波澜;;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7 师琳;;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生态环境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年03期
8 杨伶;;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任务型英语教学及其应用[J];教书育人;2009年30期
9 米卫文;;试论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J];教育导刊;2010年06期
10 官濛;;建构主义视角下视听说教师的角色探究[J];文教资料;2007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香兰;霍小蕾;贾书花;张旭东;田云;王改琴;;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组织胚胎学多元化教学实践与探索[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魏鑫余;从建构主义视角解读《一辈子做女孩》中主人公的身份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梁华;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交际法[D];西华大学;2009年
3 姜琳;建构主义视角下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昕;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教学分组活动的有效实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罗敏;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吴筱梅;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战后日本国家形象重塑[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李庆奎;数学学与教的建构主义视角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毛乐瑶;现代汉英虚词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生态环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8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2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