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澧化工公司钻井水溶法开采矿山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地区矿山开采沉陷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恢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沙理工大学》 2012年
新澧化工公司钻井水溶法开采矿山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王亮
【摘要】:岩盐水溶法开采矿山地表移动特征与巷采矿山相比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导致巷采矿山地表移动预计理论和方法无法直接应用。论文针对岩盐水溶法开采矿山的特点,以新澧化工公司钻井水溶法开采矿区地表移动预计为对象,进行岩盐水溶法开采矿区地表移动规律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根据澧阳平原高产农业区农田与水利设施的特点和澧阳平原建(构)筑物特征,结合相应的规程规范和监测要求,建立地表移动监测网,对矿区地表进行监测,并监视农田、建(构)筑变形情况,为实现预警报警,确保矿区安全奠定基础。 (2)开发矿区地表移动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工程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可有效进行新澧化工公司钻井水溶法开采矿山地表移动监测数据的管理、发布和分析,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保证,为地表移动规律研究奠定基础。 (3)对比分析新澧化工公司矿区东部、西部监测资料:矿区西部平均地表下沉值与下沉速率明显大于矿区东部。通过矿区实地调查和分析认为,矿区西部受断层影响,溶腔顶板受水的浸蚀作用,遭到破坏,不符合地表移动预计随机介质理论预计规律。因此,论文在利用概率积分法进行新澧化工公司矿区地表移动预计时,选用矿区东部地表移动观测数据进行分析。 (4)研究认为原地质勘察报告中,,对矿区地表移动下沉参数的选取,未考虑溶腔形状、不溶残留物及夹层的膨胀与充填作用,以及采场承压水的顶托效应等对开采地表稳定的有利影响,导致预计值与实测值偏差过大。论文利用矿区地表移动实测资料计算获得地表移动下沉参数,并对钻井水溶法开采地表移动预计模型进行改正。 论文通过澧阳钻井水溶法开采矿区地表移动监测,研究相应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获得新澧化工公司矿山钻井水溶法开采地表移动预计模型,以及相应的地表移动变形控制方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D32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伦,徐龙君,鲜学福;浅埋薄层岩盐溶腔稳定性的数值模拟计算[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刘保县;姜德义;刘新荣;;岩盐溶腔顶板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任松;姜德义;杨春和;;复杂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测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4 于广明;地层沉陷中的突变现象及其研究进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唐又弛,曹再学,朱建军;有限元法在开采沉陷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梁卫国,赵阳升,李志萍,徐素国;群井致裂控制水溶盐矿开采分析及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施群德,赵建锋,苏仲杰;矿山开采沉陷中的裂隙分形分布问题研究进展与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3期
8 何满潮,王旭春;开采沉陷工程岩体本构关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7年04期
9 丁国生,李文阳;国内外地下储气库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2002年06期
10 邹友峰;开采沉陷预计参数的确定方法[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松;岩盐水溶开采沉陷机理及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杨帆;急倾斜煤层采动覆岩移动模式及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大亮;近水平煤层群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王关平;重庆地区矿山开采沉陷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恢复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魏义强;大采深条件下采煤活动引起的覆岩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俊华;余国锋;;远距离卸压开采关键层位置效应初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张霖;;桃园矿高位钻孔瓦斯抽放参数优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汪义国;;近距离煤层群被保护层开采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由丽雯;刘文生;;考虑附加应力的采动沉陷区建筑物设计[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梁运培;采场覆岩移动的组合岩梁理论[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6 于广云,葛新辉;厚表土层下采煤对地表及铁路桥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7 芮勇勤,袁海利,袁臻,肖春发,熊韬,周传敏;岩溶地区地下洞河诱发路基失稳处治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8 袁海利,芮勇勤,袁臻,黄晓燕,李永斌,王玉标;岩溶地下洞河诱发路基空间失稳机理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9 丁国生;谢萍;;地下盐穴处理核废料的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10 谢东海;冯涛;袁坚;;开采顺序对地表沉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凤余;郑伟;郭新华;;概率积分法在矿山环境地表移动预测评估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2 吴爱祥;王少勇;王洪江;;溶浸技术在二次资源回收中的应用及展望[A];2009年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选冶加工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推广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刚;梁冰;;采场覆岩层渗流场形成机理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德民;马凤山;张亚民;杨长祥;贾高华;;急倾斜矿体分步充填开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5 陈雨;李晓;;盐岩储库区地面沉降预测与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刘天翔;杨雪莲;周永江;程强;;高速公路桥跨煤层采空区工程影响及处治关键技术参数初步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缪协兴;钱鸣高;;采动覆岩中的灰色结构[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8 尹润生;刘宝振;;软岩巷道合理支护参数理论分析与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9 尹润生;刘宝振;;泾河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实测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刘金辉;;沿空小煤柱强动压托顶煤巷道支护技术与应用[A];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理论技术与实践[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贾瑞生;矿山开采沉陷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母丽华;煤矿安全预警系统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柏松平;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晓峰;井中裂缝的定量表征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忠明;小浪底库区采空区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文志;开采沉陷预计参数与角量参数综合分析的相似理论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胡青峰;特厚煤层高效开采覆岩与地表移动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伟;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呼庆华;近井筒开采引起覆岩移动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治理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飞;基于MAPGIS的开采沉陷预计分析系统[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轶;浅埋深弱粘结薄基岩采面覆岩层移动规律及支架阻力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勇;开滦矿区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宋家勇;安林煤矿炮放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煤冒放性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史彩霞;开采沉陷动态预计理论及其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史卫平;DInSAR技术及其在矿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静涛;煤矿开采岩层与地表变形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睿;井筒受采空区塌落影响的破坏机理及治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运培;采场覆岩移动的组合岩梁理论[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2 陶连金,姜德义;岩盐溶腔稳定性的非线性大变形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李永树;不规则形状地下空间开挖条件下地表沉陷预计方法研究[J];测绘工程;2001年03期
4 王泳嘉,麻凤海;岩层移动的复合介质模型及其工程验证[J];东北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5 靳建明,吴侃;开采沉陷实时预计系统[J];地矿测绘;1999年02期
6 韦朝阳,张立城,何书金,赵桂久;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对策[J];地理学报;1997年04期
7 李仁民,刘松玉,方磊;高速公路下伏多层采空区地表沉陷的预计评价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8 王超凡,赵永贵,靳洪晓(,郭鸿,李勤;地震CT及其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9 曹树刚;急倾斜煤层采场围岩力学结构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10 姜德义,蒋再文,刘新荣,任松,刘金平;覆岩离层注浆控制沉降技术及计算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侃;靳建明;;开采沉陷中土体的失水固结研究[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德深;煤矿区采动覆岩离层分布规律与地表沉陷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2 苏仲杰;采动覆岩离层变形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3 刘书贤;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模拟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5年
4 张永波;老采空区建筑地基稳定性及其变形破坏规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永海,刘克功;五阳煤矿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2年04期
2 于占泳;2266综放地表移动规律分析研究[J];煤炭工程;2003年12期
3 ;鸡西矿区地表移动规律分析[J];矿山测量;1981年01期
4 李新颖;;非充分采动采区地表移动的规律探索[J];煤炭技术;2007年11期
5 靳苏平;;王庄煤矿综放开采地表移动与覆岩破坏规律研究[J];矿山测量;2009年03期
6 裴世红;;离石矿区开采沉陷规律及开采沉陷治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36期
7 李剑锋;兖州局鲍店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与应用居国内领先水平[J];河北煤炭;1995年04期
8 王铁松;周欣溢;崔信国;;矿区岩移监测技术设计[J];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9 张玉军;徐法奎;陈千;;王坡煤矿综放开采地表移动与覆岩破坏规律研究[J];矿山测量;2011年01期
10 张华兴,郭栋,卢秀林,赵有星;非充分采动地表移动规律[J];煤矿开采;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枢;袁士才;马小明;;多煤层多开采方法地表移动规律[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杨文钦;马支训;卢恒;;厚层岩浆岩下的地表移动规律探讨[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成枢;马小明;袁士才;;厚煤层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分析[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郑志刚;;王庄煤矿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特点[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尚衍锋;冯超;贾宝强;;山东兖州杨村煤矿泗河下方厚煤层综放开采试验效果分析[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6 吴戈;沈光寒;温兴林;;离层带注浆充填时的地表移动预计方法[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7 曹思文;张民;邵明喜;;厚松散层条带采煤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曹思文;张民;邵明喜;;厚松散层条带采煤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C];2007年
9 陈才菁;穆玉娥;;向斜构造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规律[A];山东煤炭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国林;曲培臣;倪兵义;孙建中;郑典松;;梁家煤矿4111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的特点[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赵红梅 马彦铭 本报通讯员 刘永杰;[N];河北日报;2010年
3 记者 周姝;[N];自贡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义新;厚松散层下深部开采覆岩破坏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刘书贤;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模拟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5年
3 胡青峰;特厚煤层高效开采覆岩与地表移动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明立;急倾斜煤层开采岩层破坏机理及地表移动理论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5 李永树;地表移动预计方法及信息处理(SPDP)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997年
6 胡海峰;不同土岩比复合介质地表沉陷规律及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亮;新澧化工公司钻井水溶法开采矿山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2 谢新秀;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勇;开滦矿区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楷;地表移动规律及与上覆岩层运动的相关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5 黄成飞;厚湿陷性黄土层下综放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献伟;深部分阶段性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盾;铁法矿区采煤沉陷区地表移动规律研究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8 周丹;煤层开采断层影响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刘义新;深部条带开采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10 郭延辉;狮子山铜矿崩落法深部开采岩体与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地区矿山开采沉陷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恢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2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