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生物矿化:构建酸性矿山废水新型被动处理系统的新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23 09:22

  本文关键词:生物矿化:构建酸性矿山废水新型被动处理系统的新方法 出处:《化学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酸性矿山废水 生物矿化 重金属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 施氏矿物


【摘要】:生物矿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介入下的矿物晶体形成过程,但如何有意识地去调控生物矿化过程并将之用于水处理上报道很少,报告了以生物矿化为核心的含重金属酸性矿山废水(AMD)处理新方法.将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负载在弹性填料上促进酸性矿山废水(AMD)中Fe~(2+)生物氧化并与SO_4~(2-)形成施威特曼石(schwertmannite)矿物晶核并持续生长,并通过共沉淀和吸附作用原位去除AMD中部分有毒金属.水中残余的未参与生物矿化的Fe~(3+)则在负载有嗜酸性铁还原菌的载体上被还原成Fe~(2+),继而再通过将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成矿,如此交替构成亚铁生物氧化成矿和残余三价铁生物还原单元,重复多次,最大程度地将AMD中溶解性铁和硫酸根转变为施氏矿物,并去除部分有毒金属,施氏矿物可回收作为新型环境材料.生物矿化后的酸性出水则最后通过极少量的石灰中和即可使水质完全达标.这种"生物矿化-石灰沟渠"新型被动处理系统石灰需求量可减少80%以上,"毒渣"产生量减少90%以上,且"毒渣"中有色金属品位可提高10倍,能用于金属冶炼,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的酸性重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新方法.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637003,41371476)资助~~
【分类号】:X751
【正文快照】: Received February 15,2017;published April 6,2017.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s.21637003,41371476).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637003,41371476)资助.生物矿化是生物介入下的矿物晶体形成过程.在生物体系中,细胞、菌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梁长利;夏金兰;杨益;聂珍媛;邱冠周;;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的硫形态转化研究进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年01期

2 张生;杨如娥;欧阳健明;;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的损伤模型及其对草酸钙生长的调控作用[J];化学学报;2011年03期

3 贺广华;曹昌;;拯救湘江[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16期

4 周立祥;;酸性矿山废水中生物成因次生高铁矿物的形成及环境工程意义[J];地学前缘;2008年06期

5 姚菊明;魏克民;励丽;孔祥东;祝永强;林凤;;桑蚕丝素蛋白初始结构对其矿化作用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祥;;生物矿化:构建酸性矿山废水新型被动处理系统的新方法[J];化学学报;2017年06期

2 刘奇缘;陈炳辉;周永章;邹琦;陈莹;程银鹰;;粤北大宝山槽对坑酸性矿山废水中不同沉积层次生矿物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7年03期

3 陆史俊;尤欣然;高洋;张锋;潘灏;;碳酸锶/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的构建及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J];口腔生物医学;2017年01期

4 王蕾;夏金兰;朱泓睿;刘红昌;聂珍媛;刘李柱;;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界面显微分析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7年03期

5 张析;王军;王进龙;;生物浸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6年14期

6 王军;李旖旎;庄田;赵红波;朱珊;覃文庆;邱冠周;;黄铜矿精矿中等嗜热微生物浸出过程及其优化[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年05期

7 叶茂友;严苹方;孙水裕;韩大建;陈韵;肖晓;庄圣炜;郑莉;黄绍松;;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浸出铅锌硫化矿尾矿及浸出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11期

8 宋永伟;王鹤茹;梁剑茹;周立祥;;温度和pH对生物成因羟基硫酸铁矿物的综合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10期

9 许友泽;刘锦军;成应向;戴友芝;付广义;;湘江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化学;2016年01期

10 张瑞洋;魏德洲;刘文刚;卢涛;沈岩柏;崔宝玉;;聚乙二醇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健明;杨如娥;谈金;;肾上皮细胞损伤对草酸钙形成和黏附的影响[J];化学进展;2010年08期

2 张卫民;谷士飞;;Fe~(3+)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影响的研究[J];中国有色冶金;2008年01期

3 张雁生;覃文庆;王军;任浏yN;何名飞;;中温嗜酸硫杆菌浸出低品位硫化铜矿[J];矿冶工程;2007年04期

4 廖岳华;周立祥;;极端酸性环境下形成的施威特曼石(schwertmannite)及其环境学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7年02期

5 陆泗进;王红旗;杜琳娜;;污染地下水原位治理技术——透水性反应墙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06期

6 马尧;胡宝群;孙占学;;矿山酸性废水治理的研究综述[J];矿业工程;2006年03期

7 蔡美芳;党志;;磁黄铁矿氧化机理及酸性矿山废水防治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01期

8 蔡锦辉;吴明光;汪雄武;王晓地;;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及启示[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5年04期

9 王长秋;马生凤;鲁安怀;周建工;;黄钾铁矾的形成条件研究及其环境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5年06期

10 石贤爱,李聪颖,林晖,孟春,郭养浩;嗜热布氏酸菌对梅州黄铜矿的生物浸出过程特性[J];过程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亮;钱春香;;生物矿化碳酸钙机理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6年06期

2 王本;唐睿康;;生物矿化:无机化学和生物医学间的桥梁之一[J];化学进展;2013年04期

3 黄磊;杨永强;李金洪;;生物矿化研究现状和展望[J];地质与资源;2009年04期

4 黄兆龙;何英;刘卫;郭俊明;张伟;;胶原生物矿化反应的冻结及其矿化机制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2期

5 杨宇玲;王广川;唐睿康;;基于生物矿化的生物壳工程[J];中国科学:化学;2014年04期

6 丁爱民;姚成立;;骨头与化学[J];广东化工;2012年06期

7 姚成立;朱金苗;徐汪华;;蛋壳中的化学[J];化学教育;2009年06期

8 杜竹玮,李浩然;生物矿化材料的形成机制及模拟应用[J];有色金属;2003年04期

9 许燕波;钱春香;陆兆文;;柠檬酸粗化铜离子矿化产物颗粒粒径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02期

10 张群;生物矿化及其模拟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玉荣;;海胆牙齿的生物矿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孔祥东;崔福斋;;丝素调制的磷酸钙生物矿化研究[A];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亚楠;张德纯;;纳米细菌与生物矿化关系研究现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4 吴文芳;李陛;潘永信;;极端海洋环境中铁还原细菌生物矿化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肖斌;周大利;杨为中;尹光福;唐艳娟;陈槐卿;;磷灰石-硅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生物陶瓷的生物矿化行为[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6 俞书宏;;模拟生物矿化研究进展及展望[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唐睿康;徐旭荣;潘海华;;生物矿化中的化学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张栩;胡祥正;吴开;李湛勇;朱晓夏;;诱导生物矿化的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素;王海水;;离子液体中自组装单层诱导碳酸钙晶体的生长[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李小林;王卓渊;沈星灿;;用显微Raman研究海螵蛸生物矿化成分[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通讯员 侍章;生物矿化国际会议将在连召开[N];连云港日报;2008年

2 记者 贺耀堂;国际生物矿化会议在连召开[N];连云港日报;2008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李荔;徐旭荣:发现甲虫换壳“开关”[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尹传红;崔福斋圆梦“断骨再生”[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宇玲;基于生物矿化提高蛋白质稳定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程振江;蛋白调控骨、牙矿化的研究及模拟[D];清华大学;2010年

3 穆亚冰;仿生矿化及其因素的调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广川;基于生物矿化提高生物耐热性的新策略[D];浙江大学;2013年

5 赵宏霞;生物矿化机制初探和人工骨材料的仿生制备及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房江育;水稻中纳米硅的生物矿化及硅的细胞学作用[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7 周灵德;钙磷降解材料生物矿化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魏蔚;牙生物磷灰石结合肽的淘选及生物矿化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蕾;生物粘合与生物矿化启发下多酶催化系统的构建[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张权;鸡OC17基因克隆、表达及其Ser~(61)位点对碳酸钙结晶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国洁;基于烷氧基钙的石灰质文物表面加固材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财进;模拟体液生物矿化产物与成骨细胞行为的关联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崔继菲;有机胺对碳酸钙生物矿化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李健慧;安徽铜陵酸性矿山环境中微生物功能群分析及真菌TY6-2生物矿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黄婷;微生物诱导钙锶生物矿化及界面调控机制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6 刘媛媛;藻对钙锶生物矿化中的生命效应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7 程丹;生物玻璃的陈化时间和硅含量与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生物矿化性能关联机制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8 陈珈璐;几种大分子对碳酸钙和羟基磷灰石矿化过程的影响[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9 穆建华;自组装单层膜上混合官能团调控磷酸钙结晶和生长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张衡;荧光-电子显微学联用研究环境中趋磁细菌的多样性和矿化机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23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23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5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