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淝河表层水中重金属空间分布、污染评价及来源
本文关键词:南淝河表层水中重金属空间分布、污染评价及来源 出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南淝河 重金属 单因子水质指数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法
【摘要】:根据南淝河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的调查数据,采用单因子水质指数法和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进行了评价,确定了主要污染因子和优先控制断面,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表明:Cr、Cu、Pb的含量平均值均为枯水期高于丰水期,而As、Cd的含量平均值均为枯水期低于丰水期。单因子水质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南淝河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是Cd,丰水期和枯水期各采样点Cd的含量均达到地表水Ⅴ类水标准,最高值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值的2.6倍。改进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显示南淝河水质丰水期基本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标准,潜山北路大桥断面污染最严重,属于优先控制断面,枯水期各断面水质均属于Ⅲ类水标准,整体上南淝河水质达到了水体功能区目标。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南淝河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流域内的农药化肥、机械制造和电镀行业的废水以及河道的行船。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基金】:安徽省环境保护科研课题(2015-011)~~
【分类号】:X824;X52
【正文快照】: 重金属因其具有毒性强、不可降解、易被生物富集吸收和对生态威胁大等特点,一直是环境研究的热点[1]。南淝河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巢湖的主要入湖河流,贯穿整个合肥市区,随着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染使南淝河水质不断恶化,因此对南淝河水质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明;彭福全;张毅敏;尹洪斌;刘庄;晁建颖;;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06期
2 彭修强;项立辉;郭娜;孙祝友;张鹏程;;南黄海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来源解析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11期
3 沈烁;杨长明;杨殿海;;合肥市南淝河不同排口表层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4 李磊;平仙隐;王云龙;蒋玫;袁骐;沈新强;;春、夏季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模糊综合评价及来源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4年01期
5 杨晓辉;尹爱经;高超;;巢湖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镉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2期
6 杨学福;关建玲;王蕾;李伟;段晋明;罗仪宁;王婷;;渭河陕西段水体中重金属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6期
7 陈培飞;张嘉琪;毕晓辉;冯银厂;吴建会;;天津市环境空气PM_(10)和PM_(2.5)中典型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来源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8 马迎群;时瑶;秦延文;郑丙辉;赵艳民;张雷;;浑河上游(清原段)水环境中重金属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2014年01期
9 梁止水;邓琳;高海鹰;李宏卓;杨才千;;南淝河底泥中氮磷空间分布规律及污染评价[J];环境工程;2013年S1期
10 韩晓刚;黄廷林;陈秀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在给水厂原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扬;谢捷;陈璐艳;杨长明;杨书运;王凤文;;基于比值法解析老城区河段氮磷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17年03期
2 杨毅;李成乐;李跃;梁英;;成都市饮用水源地典型内分泌干扰物时空迁移转化规律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年05期
3 冯蒙蒙;张倚铭;黎云祥;李友平;权秋梅;;广元市嘉陵江干流重金属特征研究[J];四川环境;2017年02期
4 杨学福;王蕾;关建玲;赵群英;;渭河西咸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风险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02期
5 郑江鹏;矫新明;方南娟;王长友;袁广旺;吕赢;周超凡;;江苏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来源及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4期
6 方斌斌;于洋;姜伟立;常闻捷;杜明勇;张民;;太湖流域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年03期
7 张鑫;刘建林;王聪;;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商洛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价[J];金属矿山;2017年03期
8 刘顿开;吴以中;;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在河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年03期
9 王秀;王振祥;潘宝;周春财;刘桂建;;南淝河水-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环境评价与溯源研究[J];环境工程;2017年04期
10 雷雨梦;刘云根;梁启斌;王妍;侯磊;梅涵一;;云南不同类型农村沟渠底泥磷形态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彬;范德江;郭志刚;王亮;李巍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细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及沉积通量[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年11期
2 张小勇;杨茜;孙耀;黄建生;;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生物可利用性[J];生态学报;2013年11期
3 于婕;李怀恩;;西安市对渭河水质的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4 宋倩文;李永峰;;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磷形态垂直分布特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5 谭吉华;段菁春;;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控制建议[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02期
6 杨文澜;蒋功成;王兆群;张书海;黄辉;;洪泽湖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J];地球与环境;2013年01期
7 赵海超;王圣瑞;焦立新;杨苏文;刘文斌;;洱海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8 朱磊;李怀恩;李家科;高凡;;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保障的水质水量响应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9 李婷;麦戈;刘永红;徐伟嘉;朱倩茹;;近年来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1期
10 余秀娟;霍守亮;昝逢宇;赵广超;席北斗;苏婧;;巢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J];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衡;南淝河治理问题的几点意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2 吕亮;张良璞;;单因子模糊评价在南淝河水质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孟玉;吴东彪;曹光暄;李光;杨立华;;南淝河示范段清淤方式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5期
4 合晚;合肥斥资7亿元治理南淝河[J];江淮法治;2005年07期
5 孙世群;南淝河水体环境单元分类的模糊聚类方法及结果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6 聂磊,孙世群,何琼;南淝河COD削减模式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张雷;;小童谣唱出大环保[J];绿色视野;2006年10期
8 许甘芸;陈骏;;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修复探讨——以合肥南淝河为例[J];科技信息;2013年10期
9 ;合肥水殇[J];绿色视野;2013年07期
10 何琼,孙世群,聂磊;南淝河水质S-P模型参数K_1、K_2的估值[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鸣 通讯员 凌泽泉;南淝河源头保护启动[N];安徽日报;2009年
2 汪庆才 陈梅;力促南淝河清水穿城[N];江淮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鸣;南淝河寻源——让省城母亲河更美丽[N];安徽日报;2009年
4 本报通讯员 李晓军 本报记者 毛学农 实习生 廖莹莹;南淝河源头治理工程启动[N];江淮时报;2010年
5 刘静;“合肥塞纳河”何时现庐阳[N];中国旅游报;2003年
6 王强;“母亲河”秀颜初现[N];中国水利报;2001年
7 何小龙;省城:南淝河最大污染源切断[N];江淮时报;2008年
8 记者 胡海燕 特约记者 何宏祥;合肥“母亲河”治理工程启动[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潘骞;执法要做到六亲不认[N];中国环境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洪波;合肥旅游:水域风景开发潜力巨大[N];安徽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秀;南淝河水—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2 潘宝;南淝河主要水体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与污染源解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3 吕辉;南淝河水污染控制的模糊规划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林芳秀;南淝河董铺水库至当涂路桥段水质的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28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2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