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与配位反应耦合选择性分离重金属离子
本文关键词:EDI与配位反应耦合选择性分离重金属离子 出处:《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以重金属污染问题最为严重。重金属离子在水环境中具有高溶解性,容易被动植物所吸收并且随着食物链放大,从而危害、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在环境和生产中,由于废水中存在混合重金属离子,且浓度含量较低,需要对重金属离子进行选择性分离以便回收。传统的水处理方法难以达到上述目的。因此,本论文建立了配位反应-电去离子耦合的分离过程,为开发一种新型的低浓度混合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论文首先考察无配位反应时EDI过程对低浓度Cu~(2+)、Ni~(2+)混合溶液的分离。为了选择电去离子过程中合适的运行条件,本文研究了在原水连续,浓水循环的EDI过程,对溶液中的低浓度Cu~(2+)和Ni~(2+)进行了选择性的分离应用。考察了工作电流、原水流量和原水浓度对富集倍数和分离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提高电流和原水流量有利于低浓度铜镍溶液的选择性分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膜堆在流量为60mL/min,电流为190mA的条件下运行铜离子富集倍数达到了 119.31,分离比可达7.99。在此基础上,论文考察了分离低浓度Cu~(2+)、Ni~(2+)混合液的EDTA配位反应-EDI耦合过程。加入EDTA时,处理相同质量浓度的铜镍原水,在流量为60mL/min,电流为190mA的条件下运行铜离子富集倍数达到了 159.31,分离比可达11.47。同时结果也表明,在络合剂存在的条件下,EDI选择性分离铜镍离子有更好的效果。.论文进一步考察EDTA、柠檬酸钠、HEDTA、酒石酸钾钠和DTPA等不同配位剂对耦合过程分离选择性的影响。在工作电流为190mA,原水流量为60mL/min的条件下,处理对不同浓度比的原水溶液。EDI在EDTA存在的条件下,处理原水中Cu~(2+)、Ni~(2+)质量浓度比为1:2的混合液,可将Cu~(2+)富集228.90倍,分离比达到41.58。结果表明,EDTA配位反应-电去离子耦合过程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028;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成勇,袁野,,黎丹辉,夏欢耕,诸葛健;选择性分离放线菌[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张凤华;;选择性分离膜法测定氢气含量[J];河北化工;2007年09期
3 郝涤非;唐小平;孟彩龙;;一株产木聚糖酶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和鉴定[J];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12期
4 熊昭春,彭振英,周应芬;痕量价态金的载炭泡塑吸附分离研究[J];岩矿测试;1993年04期
5 吴旺k ;;酵母菌的选择性分离技术[J];甘蔗糖业;1993年04期
6 姚兴东;刘良斌;刘锦春;程介克;;在六偏磷酸锡交换柱上Fe(Ⅱ)-Fe(Ⅲ)的高选择性分离和定量测定[J];分析试验室;1988年10期
7 董进明;付中华;张延玲;仇圣桃;干勇;;CaO-SiO_2-FeO体系中选择性分离锌铅的实验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8 李利君;肖安风;黄智颖;蔡慧农;倪辉;;用Fe~(3+)选择性分离虾青素高产菌株的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洪蔚;;CO_2选择性分离膜[J];广州环境科学;1997年04期
10 周永益;使用SuperLig~(TM)—1选择性分离溶液中的铑和铱[J];有色矿冶;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润润;秦磊;贾蔓;何锡文;李文友;;光接枝表面修饰法制备分子印迹膜选择性分离溶菌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庄令;谢晴宜;林海鹏;洪葵;;深海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及16S rRNA初步鉴定[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江红;Amanda L.Jones;Mike Goodfellow;;智利南部海域海洋沉积物放线菌多样性分析[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阴离子MOFs可选择性分离轻烃[N];中国化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晴宜;疣孢菌的生物勘探、分离与鉴定[D];海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雷航;EDI与配位反应耦合选择性分离重金属离子[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2 高晓劝;黄酮高选择性分离膜及传质机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张秀敏;放线菌选择性分离方法及系统分类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张武;改性高钛渣中金红石相的选择性分离[D];东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35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3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