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不同反应时间内碳源转化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26 05:46

  本文关键词:不同反应时间内碳源转化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反硝化除磷 厌/缺氧反应时间 PHA 糖原 比反硝化吸磷速率


【摘要】:以A~2/O-生物接触氧化(BCO)系统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适宜的碳源(乙酸钠,折合COD为200mg/L)和NO_3--N(30mg/L),考察了反硝化聚磷菌(DPAOs)在不同厌/缺氧反应时间下的内碳源转化利用情况对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反应时间为90min时,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合成量最大,释磷基本结束;厌氧时间过长(120,150min)导致PHA的无效损失,会直接影响缺氧反硝化除磷作用,且对于吸磷作用的抑制明显强于硝酸盐反硝化作用.厌氧释磷良好的条件下,缺氧反应120min时PHA消耗量较大,内碳源利用充分,氮磷去除完全;缺氧时间过短(60min)则反应不完全,时间过长(180,240,300min)会导致糖原(Gly)部分降解,间接影响反硝化除磷作用,不利于反应的长期进行.此外,在短期试验中,因厌氧时间过长造成的PHA无效损失,对反硝化除磷作用的影响明显大于缺氧时间设定过长时Gly的降解.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与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014) 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
【分类号】:X703.1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Kuba等[1]提出了反硝化除磷的概念,很多研究[2-5]发现,在厌氧/缺氧交替的运行条件下,可以富集得到兼有反硝化和除磷作用的反硝化聚磷菌(DPAOs),其能够实现氮、磷的同步去除,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单和污泥产量小等优点[6].在厌氧阶段,DPAOs将胞内聚磷水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金保;王建永;;反硝化除磷理论及运用现状[J];水处理技术;2008年03期

2 王德兴;孙立柱;沈耀良;;废水反硝化除磷影响因素的分析[J];环境科技;2008年05期

3 张红;张可方;张朝升;荣宏伟;;反硝化除磷菌的培养及驯化[J];广东化工;2009年06期

4 张少辉;姜应和;;短程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5 王亚宜,彭永臻,王淑莹,李勇智,潘绵立;反硝化除磷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1期

6 刘丽玲,操家顺,林涛;脱氮除磷新途径——反硝化除磷[J];化工设计;2004年02期

7 张洁;黄仁刚;常建伟;张魁峰;王海燕;;亚硝酸盐等因素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及对策[J];江苏环境科技;2005年S1期

8 王春丽;马放;米海蓉;刘慧;;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启动及其稳定性研究[J];给水排水;2006年S1期

9 张杰;李小明;杨麒;陈瑶;;反硝化除磷技术及其实现新途径[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年03期

10 刘建广;宋武昌;王珊珊;;反硝化除磷菌驯化富集方式的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光灿;王佳;雷晓芬;余冉;吕锡武;;耦合SND与反硝化除磷的SBR系统运行影响因素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微;短程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与微生物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吕小梅;反硝化除磷菌群结构与工艺调控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石玉明;A~2SBR反硝化除磷工艺效能及微生物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刘洪波;低浓度城市污水强化反硝化除磷[D];同济大学;2007年

5 王亚宜;反硝化除磷脱氮机理及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年

6 苗志加;强化生物除磷系统聚磷菌的富集反硝化除磷特性[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相昆;反硝化除磷工艺与微生物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瑞丰;以硝氮为主要氮源反硝化除磷细菌的驯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高会杰;城市污水反硝化除磷工艺及N_2O减量控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梅芳;厌氧—好氧—缺氧模式的SBR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康婷婷;猪场沼液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邹杰;短程反硝化除磷菌培养及分离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李平;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强化反硝化除磷处理城镇生活污水[D];吉林大学;2016年

7 杨胤;改良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的中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徐立然;SND与反硝化除磷耦合过程碳源利用及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郭意;纤维填料型A~2/O工艺生活污水处理及反硝化除磷效能[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10 杨杰;生活污水SBR后置缺氧反硝化除磷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36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36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