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沉水植物对不同营养条件和水深梯度的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10:02

  本文关键词:沉水植物对不同营养条件和水深梯度的响应研究 出处:《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营养条件 水深 沉水植物 生长 氮磷积累 快速光响应曲线


【摘要】:沉水植物是构成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控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和调解物质循环等多种功能,对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的加重和湖泊极端水位的频繁出现,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沉水植被的衰退。因此,明确沉水植物对不同营养条件的响应和水位对沉水植物生长、生理以及光合特征等方面的影响是进行沉水植被恢复、重建和富营养型湖泊生态修复的关键内容。本文通过设置实验分别从水体营养和水深环境两个方面模拟,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营养和水深环境的响应特征,以期为沉水植物恢复、重建和管理提供数据基础。水体营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指标方面,苦草、狐尾藻、金鱼藻在中浓度条件(TN:1 40mg.L~(-1),TP:0.072 g.L~(-1))下的生物量增长幅度最大;植物茎叶指标随水体营养的变化与根长变化趋势不一致。(2)植物各器官氮、磷含量均随水体营养变化保持相似的规律,且植物氮含量为叶茎根,植物磷含量为根茎、叶。(3)氮磷积累方面,4种沉水植物的叶片氮元素积累的能力显著高于茎和根;低浓度(TN:0.47 mg·L~(-1),TP:0.021 mg·L~(-1))下狐尾藻的氮积累量最大,苦草磷积累量最大,两者适合低浓度下种植收割去除水体环境中的氮、磷;中浓度和高浓度(中浓度 TN:1.40 mg.L~(-1),TP:0.072 mg·L~(-1);高浓度TN:2.18 mg·L~(-1),TP:0.090 mg.L~(-1))下金鱼藻的氮磷积累量均为最大(中浓度下N:6587.37 mg·m~(-2),P:744.63 mg.m~(-2);高浓度下 N:6096.63 mg·m~(-2),P:692.36 mg·m~(-2)),其可作为较高营养浓度下种植、刈割转移水体氮磷的理想物种。水深环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随水深梯度的增加,株高的增速均受到抑制;最大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减小;水体透明度显著增加;水下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指数型衰减。(2)马来眼子菜,具有较强的株高延伸性以适应水深变化。(3)不同水深下,各水深植物叶片中SOD和POD呈现出不同的规律,随着水深的增减同步增减或者波动;Chl-a含量: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且马来眼子菜叶片中Chl-a含量对水深的变化更敏感。(4)存活率方面,两种沉水植物对水深的耐受性表现为: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①微齿眼子菜在3.5 m水深下65 d时死亡率才超过50%;②马来眼子菜3.5 m处快速死亡,30 d内死亡率就超过了 50%,全部死亡用了 45 d。(5)综合而言,在较短时间的(30 d)水位上升期,马来眼子菜具有良好的水深适应性和对水深胁迫的抗逆性,但是持续性深水环境(水深为3.5 m以上)会导致植株死亡;微齿眼子菜对水深变化形态塑性能力小于马来眼子菜,但综合株高持续性监测结果和存活情况可以得出两种沉水植物对水深的耐受性: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的耐受水深为3.5 m,马来眼子菜的耐受水深为3.0 m。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173;X5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龙;胡维平;翟水晶;陈桥;韩红娟;;水深对马来眼子菜生长及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韩红娟;翟水晶;胡维平;;马来眼子菜腐烂分解氮磷转化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2010年06期

3 章宗涉;张扬东;;水生高等植物马来眼子菜和金鱼藻的初级生产率(黑白瓶法)[J];湖泊科学;1992年04期

4 王博;李法云;范志平;;初春马来眼子菜分解对水体和底泥碳、氮和磷积累及释放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5 李振国;王国祥;马久远;张佳;欧媛;;马来眼子菜群丛对太湖不同湖区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7期

6 刘伟龙;胡维平;陈桥;;不同底质和透明度下马来眼子菜的表型可塑性研究[J];生态环境;2007年02期

7 胡陈艳;葛芳杰;张胜花;刘碧云;王静;高云霓;吴振斌;;马来眼子菜体内抑藻物质分离及常见脂肪酸抑藻效应[J];湖泊科学;2010年04期

8 雷泽湘;陈光荣;谭镇;李永胜;刘正文;;富营养水体中3种沉水植物的生长竞争及其净化效果[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李宏文,梁娜,Paulk.Chien;水生植物的生态敏感度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任久长,戴长亮,董巍,乔建荣;京密引水渠常见沉水植物的生态位和群落演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曹勋;草藻残体分解过程及其对水质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金美;鄱阳湖区典型真水生植物组织中碳、氮同位素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3 樊恒亮;沉水植物对不同营养条件和水深梯度的响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4 郑桂来;铜绿微囊藻与马来眼子菜、金鱼藻间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薛维纳;水体生态修复中几种沉水植物的生理生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49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49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