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PIOP方法的青岛市生态网络结构要素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CL-PIOP方法的青岛市生态网络结构要素评价 出处:《生态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林地生态网络 湿地生态网络 相关长度 PIOP 青岛市
【摘要】:景观生态学中的生态网络概念,已被国内外越来越多机构与学者所接受。生态网络结构要素的量化评价成为生态网络能否真正发挥在空间上调和自然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作用的关键。图形理论中相关评价指数为量化评价提供了方法。探讨如何基于图形理论中相关评价结果数据,发现对一个地区生态网络连通性有重要影响的斑块与廊道等生态网络结构要素。以青岛作为研究案例区域,使用最小成本路径模型构建了湿地和林地两种生态网络,并以一定阈值为标准对生态网络做等级划分,采用图形理论中的CL-PIOP评价方法作为基础方法,提出两种生态网络结构要素评价标准对结果数据作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等级生态网络斑块的CL-PIOP重要性频次统计可以有效的识别对网络连通性有重要作用的斑块,既涵盖了几乎所有大面积的斑块,同时也包括一定数量的小面积斑块;CL-PIOP评价方法可在众多廊道中快速识别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廊道,且根据CL-PIOP值大小以及在各等级网络中非零CL-PIOP值的频率统计进一步确定廊道的重要程度。此外,不同等级网络中CL-PIOP值存在异常增大的斑块及其相关廊道对于网络构建与连通性增强有关键作用,这些斑块通常与面积等自身的属性无关,而与其在网络所处的位置相关。生态网络模型与图形理论相关方法结合可以快速有效的识别区域重要的生态用地,为相关规划中生态用地的保护、恢复提供量化依据。
[Abstract]: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network in landscape ecology has been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elements of ecological network structure has been the key to the improvement of spatial and natur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344)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4B01) 山东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X826
【正文快照】: 自然生境破碎化是人类在土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两大主要问题之一[1]。表现为自然生境面积的缩小及自然生境之间联系的减弱,限制了物种扩散、迁移以及基因交换的机会,从而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我国城镇化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2014年城镇常住人口7.49亿人,城镇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士洞;生态网络专家会议在西班牙召开[J];地球科学进展;1997年06期
2 张蕾;苏里;汪景宽;程铭;;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鞍山市生态网络构建[J];生态学杂志;2014年05期
3 文宗川;崔鑫;任慧;;基于超系统思维的生态网络城市模式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1期
4 傅强;宋军;毛锋;吴永兴;姚涵;唐剑波;;青岛市湿地生态网络评价与构建[J];生态学报;2012年12期
5 赵士洞;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系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J];资源科学;1999年03期
6 李洪远;闫维;;两型社会战略下城市圈生态网络建设构想[J];中国发展;2009年06期
7 肖桐燕;;生态网络——大自然的保护神[J];科技潮;1996年08期
8 唐怀民;建设森林生态网络 实现安徽山川秀美[J];安徽林业;2001年01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程鹏;桑和会;罗宁;;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2 许克福;;中国森林生态网络战略规划研究[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林媚珍;刘妍;蔡砥;方碧真;林淑玲;;中山市森林景观生态网络动态分析与优化[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丽晔;;基于生态区域视角的战略规划研究——以大理半小时经济圈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程鹏;桑和会;罗宁;;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周秦;;基于“生态网络”理念的盐城生态空间体系构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滨谊;杨星;;无锡市城郊绿地的生态网络建设[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泽莉;生态网络健全环境才宜居[N];中国花卉报;2014年
2 房列胜;枞阳全力构筑森林生态网络[N];安庆日报;2005年
3 钱续坤 胡忠顺;怀宁精心编织新城生态网络[N];安庆日报;2007年
4 记者 刘晓雷邋实习生 李沛;全力构建完备的城郊森林生态网络[N];平顶山日报;2007年
5 记者 刘兴;构筑良好城市生态网络[N];南昌日报;2010年
6 王瑾;我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初具规模[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记者 蔡晓磊 通讯员 李志丽;富民森林生态网络初具规模[N];昆明日报;2011年
8 王瑾;我森林生态网络覆盖23省[N];农民日报;2001年
9 主持人 《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兼21世纪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主任 吴伯凡;对生态网络心存敬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10 张红梅;拒“毒”侵入你的肺[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理臣;生态网络城市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银翔;溧阳南部新城生态网络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3年
2 张敏;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苏锡常地区生态网络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周林;三峡库区多功能生态网络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4 原煜涵;哈尔滨主城区生态网络规划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曾琦芳;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系统构建方式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6 王海珍;城市生态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高枫;哈尔滨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中树种应用现状评价与调整[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侯超;上海市区域生态网络实施政策效率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慧慧;基于GIS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研究与生态网络优化[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10 张林;上海浦东基本生态网络空间格局分析及其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66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6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