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2014年6月南京大气复合污染观测

发布时间:2018-01-02 08:45

  本文关键词:2014年6月南京大气复合污染观测 出处:《环境科学》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气复合污染 潮解相对湿度 硝酸盐 分压积 气溶胶液态水


【摘要】:二次无机盐是PM_(2.5)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污染过程中二次无机盐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是提高对污染过程认识的关键.以2014年6月南京地区两次污染事件为例,研究了污染过程中二次无机盐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次污染过程均表现出显著的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污染初期,臭氧浓度较高,大气氧化性强,气态硝酸具有较高的生成潜势,为细颗粒物中NO-3的快速生成创造前提条件,后期相对湿度(RH)升高对NO-3的生成起决定性作用;当RH大于多组分的共同潮解相对湿度(DRH*)时,NH_4NO_3潮解平衡时NH_3和HNO_3的理论分压积显著降低,低于观测得到的分压积,有利于NO-3生成,同时,观测和理论的分压积差异能够很好地表征NO-3的浓度变化特征.
[Abstract]:Two inorganic salt is PM_ (2.5)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clarify the factor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wo inorganic salts in the process of pollu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pollution. In two pollution incident in June 2014 in Nanjing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wo inorganic salts in the process of pollution tw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lution process showed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air pollution complex; initial contamination,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ozone, atmospheric oxidation, formation potential of gaseous nitric acid is high, the precondition for rapid generation of NO-3 fine particles in the later period, relative humidity (RH)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of NO-3 a decisive role; when RH is greater than the deliquescence of multicomponent relative humidity (DRH*), NH_4NO_3 NH_3 and HNO_3 deliquescence equilibrium theory of hematocri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observed the hematocrit, is benefi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NO-3,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cept of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product difference between measurement and theory can well characterize th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3.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5030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5113,4157512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22B04)
【分类号】:X831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能源消耗居高不下,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上升,我国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最为突出.而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十条”)明确要求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到2017年,长三角地区可吸入的细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东美,王玉军,仓龙,郝秀珍,陈怀满;土壤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复合污染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年10期

2 ;北京大学在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何勇田,,熊先哲;复合污染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1994年06期

4 游植麟;土壤受镉铬铅复合污染了生物效应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7年03期

5 任安芝,高玉葆;铅、镉、铬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青菜种子萌发的生物学效应[J];生态学杂志;2000年01期

6 郑振华,周培疆,吴振斌;复合污染研究的新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3期

7 康立娟,霍庆来,谢忠雷;铜镍铅砷对水稻复合污染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华珞,白铃玉,韦东普,陈世宝;镉锌复合污染对小麦籽粒镉累积的影响和有机肥调控作用[J];农业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9 胡莹,朱永官,黄益宗,刘云霞,王凯荣;钒镉复合污染对水稻吸收积累镉、钒和磷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杜心;朱永官;刘文菊;赵晓松;;汞、砷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及吸收汞、砷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飞;周昊;朱悦;;开展辽宁省中部城市群复合污染现状与趋势研究的探讨[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2 陈怀满;郑春荣;周东美;;土壤复合污染与交互作用研究——土壤圈污染物循环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3 程金平;皮帅帅;王茜;顾金敏;王文华;;甲基汞与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效应[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邓军;尹华;彭辉;叶锦韶;秦华明;何宝燕;张娜;;苯并[a]芘-镉复合污染微生物修复初步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程金平;王文华;顾金敏;;汞与PCBs/PBDEs/PFOA的复合污染效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栾和林;田野;汪鑫;喻晗;陈彩霞;汤淑芳;于力;章连香;刘春锋;李继梅;;矿山污染为复合污染[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7 王林;徐应明;梁学峰;孙约兵;;介孔材料及其复配处理钝化修复镉铅复合污染土壤[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刘燕;蒋光霞;;硒对镉、铅复合污染下油菜重金属抗性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陈智林;尹华;叶锦韶;彭辉;秦华明;张娜;何宝燕;;黑麦草对水体铜-芘复合污染的修复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姚敏;张宇峰;俞斌;;不同环境条件下对铜-铅复合污染土壤中铜的解吸行为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爱方 通讯员 赵鸣婵;宁波向大气复合污染全面“宣战”[N];宁波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钟兆盈;整治大气复合污染 加快建设美丽杭州[N];中国环境报;2013年

3 记者 曹爱方 通讯员 陈晓众;中心城区空气复合污染态势明显[N];宁波日报;2013年

4 记者 郄建荣;揭示重点区域复合污染特征[N];法制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戴丽昕;“复合污染”亟须综合治理[N];上海科技报;2013年

6 通讯员 裴斐 钟兆盈 记者 陈栋;杭州持续加大整治大气复合污染力度 营造美好蓝天[N];杭州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敏;京津冀的污染主要是复合污染[N];中国企业报;2013年

8 袁海键;打好防治大气复合污染持久战[N];中国环境报;2013年

9 闻哲;大气复合污染困扰珠三角[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居其明;浦东超级监测站紧盯复合污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晶晶;Cd、Cr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赤子爱胜蚓的毒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侯芸芸;呰草根系分泌物在芘—铅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作用[D];上海大学;2016年

3 王传花;固定化菌群联合水蜈蚣修复芘—铬复合污染土壤实验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4 王志增;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农药的复合污染机理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朱宇林;银杏对镉、铅及其复合污染的生理响应与抗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冯天才;高盐或砷复合污染条件下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侯宪文;铅—苄嘧磺隆/甲磺隆复合污染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曹梦华;基于零价铁的复合污染土壤化学修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军;铜对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农药主要环境行为影响及复合污染生态效应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王凯;镉—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强化作用及机理[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琦;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区农田土壤复合污染调查与生物修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程治文;镉芘单一和复合污染对龙葵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倩;黑麦草对山西工矿区PAHs和汞复合污染土壤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4 蔡翔;高岭土负载双金属纳米铁镍同步去除复合污染中铜和硝酸盐[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5 闫赛红;恩诺沙星与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赵茜;风化煤对铜锌铅镉复合污染的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和小白菜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7 魏晓洁;城郊复合污染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迁移及健康风险分析[D];河南大学;2015年

8 马莎;四环素和重金属(Cu~(2+)、Cd~(2+))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白菜的毒性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9 郭天佑;旱柳对大气SO_2-Pb复合污染的吸收净化能力及抗性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10 刘运坤;炭改良剂对复合污染土壤Cu的钝化效果[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68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68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7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