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
本文关键词:铜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 出处:《金属矿山》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铜渣是一种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同时也是有较高附加值的二次资源,其铜含量通常超过0.5%,铁含量更是高达40%以上,因此,开发利用这种二次资源对缓解土地资源和环境污染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不同熔炼方法获得的各类铜渣的成分差异、性质特点;较详细介绍了铜渣中主要有益元素铜、铁的回收工艺,列举了铜的火法贫化、选矿法和湿法回收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及以磁选为中心的选铁工艺研究与应用情况;并从整体利用的角度介绍了铜渣在水泥制取、作为建筑与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从控制铜渣形成环节入手,既实现铜渣中有价组分的高效回收,铜渣物理性质的充分利用,还实现熔融铜渣余热利用的思想。
[Abstract]:Copper slag is a large industrial solid waste, but also a secondary resource with high added value. Its copper content is usually more than 0.5, iron content is as high as more than 40%, s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is secondary resour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various copper slag obtained by different smelting methods are analyzed.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copper and iron in copper slag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pper pyrolysis, ore dressing and wet recovery are listed. An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ron separation technology with magnetic separation as the center; It also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copper slag in cement making as a building and road engineer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utilization. Finally,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efficient recovery of valuable components in copper slag can be realized by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copper slag.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pper slag also realized the idea of residual heat utilization of molten copper slag.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分类号】:X758
【正文快照】: 铜是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和国防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有色金属,我国约有97%的铜由铜精矿火法冶炼而来[1]。根据2016年我国精炼铜产量844万t推算,年产铜渣近2 000万t。如此巨量的铜渣中,只有少量有价元素被回收利用,其余都被堆存处理,这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对周围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廉;研究利用铜渣开发二次资源[J];有色矿冶;1992年04期
2 廖亚龙;锡精炼除铜渣直接电解新工艺研究及工业实践[J];湿法冶金;2001年01期
3 石玲斌,郑顺德;富铟铜渣氯化挥发铟初探[J];采矿技术;2002年04期
4 王斌;镉车间铜渣中有价金属铜的回收[J];云南冶金;2002年S1期
5 刘纲;朱荣;;当前我国铜渣资源利用现状研究[J];矿冶;2008年03期
6 马国军;王战仁;李光强;朱诚意;向喜;;诺兰达铜渣中有价元素的回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罗光亮;谭凤娟;李帅俊;;熔融铜渣回收铜及铜铁合金工艺研究[J];干燥技术与设备;2010年05期
8 刘增林;;浅谈铜渣含镍的控制[J];新疆有色金属;2010年S2期
9 谭春梅;;智利铜渣还原:一个废物管理项目的案例[J];中国有色冶金;2011年06期
10 廖曾丽;唐谱;张波;张怀伟;石晓燕;李秋菊;洪新;;铜渣在中低温下氧化改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有色冶金;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常化强;张廷安;牛丽萍;豆志河;杜彦君;;铜渣贫化技术的研究进展[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秦庆伟;张丽琴;黄自力;李密;李光强;廖广东;;反射炉炼铜渣回收铜技术探索[A];第十二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蒋龙奎;;Fe~(3+)/Fe~(2+)的变化对铜渣中磁铁矿析出的影响[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4 陈廷扬;钱建东;贾玉斌;;阜康冶炼厂铜渣处理工艺[A];2002年全国铜冶炼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怀伟;基于直流电场和碳—氢复合还原改性的铜渣贫化过程的试验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磊;贫化铜渣铁资源还原回收的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积锴;湿法炼锌除氯铜渣处理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谢晓峰;从铜渣氯化烟尘中湿法回收铜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马晶;熔炼铜渣处理工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陈彩霞;黑铜渣中铜砷分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6 常化强;天然气热解还原铜渣过程及夹杂物分析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刘继磊;铜渣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取合成气的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鑫;铜渣提铁综合利用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9 宫晓然;铜渣直接还原改性实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张东阳;从FRHC炼铜炉渣中回收铜的实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71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7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