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石油污染对土壤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陕北石油污染对土壤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 出处:《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球囊霉素(Glomalin)是丛枝菌根真菌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总球囊霉素代表土壤长期积累的糖蛋白总浓度,易提取球囊霉素则反应近期分泌的浓度值。本研究以陕北川口采油厂油井土壤和安塞原油泄漏土壤为研究样地,采集石油污染土壤样品,测定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土壤总球囊霉素、易提取球囊霉素的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并进一步分析球囊霉素与各类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陕北土壤石油污染为点污染,10个样点中有5个点土壤石油烃含量超过500 mg·kg-1达到污染。由泄漏事故造成的原油污染最高达到16 980.0 mg·kg-1,远远超过日常生产带来的危害。川口油井旁样点0~20 cm土层孢子密度为0.48~4.8个·g-1干土,安塞样点0~20 cm土层孢子密度为2.5~10.1个·g-1干土,川口和安塞都是荒地对照点6点的孢子密度显著较高。川口油井旁样点0~20 cm土层总球囊霉素的含量在1.02~2.73 mg·g-1,0~20 cm土层易提取球囊霉素的含量在0.31~0.85 mg·g-1;安塞样点中0~20 cm土层总球囊霉素的含量在1.05~2.77 mg·g-1,0~20 cm土层中易提取球囊霉素的含量在0.14~0.88 mg·g-1,都是显著低于当地无污染对照土样。土壤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均与AM真菌孢子密度极显著正相关,并与土壤速效氮、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易提取球囊霉素与土壤石油烃浓度负相关,说明近期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活性和次生代谢受到石油污染的显著抑制。
[Abstract]:Glomalin (Glomalin) is a glycoprotein produced by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the total Glomalin represents the total glyco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soil accumulated, easily extractable Glomalin reaction concentration. Recent secretion in this study in Chuankou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Ansai oil leakage of soil and soil as the research sample, acquisition oil contaminated soil samples, determina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spore density and total soil Glomalin, easy to extract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Glomalin content and soil, and further analysis of Glomalin and all kinds of factor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rth Shaanxi oil contaminated soil to point pollution, 10 samples in 5 the soi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content more than 500 mg / kg-1. Achieve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leakage of crude oil pollution reached 16980 Mg - kg-1, far more than the harm brought by daily production. Kawaguchi wells near the sample 0~20 and cm soil spore density The degree of 0.48~4.8 / g-1 dry soil samples in Ansai, 0~20 cm 2.5~10.1, a soil spore density was g-1 dry soil, Sichuan and Ansai are wasteland control spore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6 points. The content of Kawaguchi wells near the sample 0~20 cm soil total Glomalin in 1.02~2.73 mg and g-1,0~20 cm soil layer easily extract Glomalin content in 0.31~0.85 mg g-1 0~20 cm; content of soil total Glomalin samples in Ansai at 1.05~2.77 mg g-1,0~20 in cm layer, easy to extract Glomalin content in 0.14~0.88 mg g-1,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ocal pollution control of soil samples. The soil total Glomalin and easy extract Glomalin and AM fungal spore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oil available nitrogen,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soil ure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ies. Easily extractable Glomalin and petroleum hydrocarbon concentration in soil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indicating that the recent soil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 it The activity of bacteria and secondary metabolism a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oil pollution.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延安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5CHTD-04)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6JK1855) 延安大学引导项目(YD2015-14)
【分类号】:X53
【正文快照】: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是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的互惠共生体,能够增强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性[1]。球囊霉素(Glomalin)是丛枝菌根真菌产生的一种含金属离子的糖蛋白[2],为葡萄糖或蔗糖亚单位的碳水化合物,储有丰富的碳素。球囊霉素在自然状态下极为稳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斯科利用农作物废料清除石油污染[J];交通环保;2003年03期
2 张涛;张启鸣;;土壤石油污染对两种藜科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刘继朝;张燕平;邹树增;;土壤石油污染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3期
4 吕长智;;石油污染及其治理[J];科技传播;2010年13期
5 ;应用雷达监测石油污染[J];环境保护;1975年03期
6 李树华;伏尔加河的石油污染与治理[J];交通环保;1981年04期
7 本刊编辑部;防治石油污染的新法[J];海洋环境科学;1983年01期
8 吕璜;日本加强生物清理石油污染技术的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1991年02期
9 钟晓红;石油污染(续)[J];世界环境;1994年03期
10 孙健;;“海洋沙漠化”与石油污染[J];青苹果;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柱;唐谋生;余雷;李开军;;海洋与港口水体环境石油污染与防治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孙清;陆秀君;梁成华;佟玲;;土壤的石油污染研究进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高永超;李丹;迟建国;邱维忠;王加宁;;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土壤的石油污染联合修复技术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4 何欣;陈硕;全燮;;盘锦地区油井口处石油污染调查与分析[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袁建梅;展惠英;陈慧;;降解石油菌株的分离以及pH值的选择[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杨思齐;杜晓文;张盼;李薇;;不同形态铁介质在PRB中处理石油污染地下水的反应机理[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7 刘建立;朱学愚;陈余道;;淄博市大武水源地地下水石油污染的数值模拟及敏感性分析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8 王文婷;王云海;赵景联;;有机膨润土在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史凤红;李舫;;石油污染滨海湿地的微生物修复实验探讨[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齐建超;郭婷;王贺;张清敏;;微生态菌剂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系统[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谭勇 通讯员 周强;昔日石油污染地 今可复耕成良田[N];河南日报;2012年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影响判定专家系统可查影响程度[N];中国渔业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董映璧;用金谷壳“吃”黑石油[N];科技日报;2003年
4 高晖;我市举办石油污染治理成果图片巡回展[N];延安日报;2007年
5 记者 高原;中美合作发现能“吸食”石油的细菌[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宣金祥;破坏海洋环境的罪魁——石油污染[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本报驻基辅记者 朱冬传;俄拟生态立法破解污染赔偿难题[N];法制日报;2011年
8 江南;美向海洋排污者开出天价罚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童玲;石油污染含水介质的水理和力学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聂明;芦苇及其根围微生物对石油污染响应的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夏文香;海水—沙滩界面石油污染与净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阳艾利;基于模拟的地下水石油污染风险评估与修复过程优化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师合林;延安地区北部石油勘探开发的环境污染与控制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兰;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生物修复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韩园园;油菜素内酯对土壤石油污染下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彩成;滩涂沉积物石油污染高级氧化修复及健康风险后评估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王钧漫;不同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石油污染及种植刺槐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鲁燕飞;石油污染对紫茉莉及根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6 张静;电动—微生物技术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翰良;石油污染场地胶体对菲的易化运移行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8 郭春华;石油污染土壤胶体对多环芳烃的易化运移作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9 徐倩男;石油污染胁迫下紫茉莉XTH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10 张金;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根际修复潜力评价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72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7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