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焦炉烟道气双氨法一体化脱硫脱硝:从实验室到工业实验

发布时间:2018-01-04 14:33

  本文关键词:焦炉烟道气双氨法一体化脱硫脱硝:从实验室到工业实验 出处:《化工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一体化 脱硫 脱硝 双氨法 臭氧 资源化 工业实验


【摘要】:针对目前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方法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偏高的不足,提出双氨法一体化脱硫脱硝工艺,充分利用焦化自产浓氨水作为脱硫脱硝剂,利用焦化自有硫铵工序作为脱硫脱硝产品的资源化平台,将脱硫脱硝工艺有机"镶嵌"入焦化主工艺。实验研究了臭氧用量、氨水浓度、温度等对脱硫脱硝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优化了浓氨水用量、循环喷淋量等工业脱硫脱硝塔的关键参数,最终设计了双氨法一体化脱硫脱硝工业实验流程,并选择自分布式多降液管斜孔塔板作为一体化脱硫脱硝塔的内件。结合工艺设计、设备设计,最终建成处理10×104m~3·h~(-1)的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工业实验装置,脱硫脱硝后烟道气SO_2和NO可分别降至10 mg·m~(-3)和150mg·m~(-3)以下,完全满足GB 16171—2012的要求。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hortage of high investment and running cost of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of coke oven flue gas at present, an integrated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with double ammonia process is put forward, which makes full use of concentrated ammonia water produced by coking plant a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gent. The process of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as used as the resource platform of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roducts. The organic "inlay" of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main process of coking. The amount of ozon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water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as studied. The key parameters of industrial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ower such as the amount of concentrated ammonia water and the amount of circulating spray were optimized by simulation. Finally, the industrial experimental process of double ammonia integrated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as designed. The self-distributed inclined orifice tray is selected as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tegrated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ower, combined with the process design and the equipment design. Finally, an industrial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of flue gas in coke oven was built and treated with 10 脳 10 ~ 4mg ~ (3 路h ~ (-1)). After 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he SO_2 and no of flue gas can be reduced to less than 10 mg 路m ~ (-1) and 150 mg 路m ~ (-1) respectively, which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B 16171-2012.
【作者单位】: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中国炼焦协会专家委员会;济南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分类号】:X784
【正文快照】: 3济南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300)引言随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国家和各级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限制性政策和法规,如史上最严的“大气十条”等[1]。相应地,不少行业协会也提高了行业排放标准,以炼焦化学工业为例,新颁布的GB 16171—2012标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宪;齐庆杰;刘新;黄声和;董子文;周新华;;SNCR技术水泥脱硝氨水脱硝反应动力学机理分析[J];化学工程;2016年06期

2 崔海峰;谢峻林;李凤祥;董盼盼;何峰;;SCR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硅酸盐通报;2016年03期

3 王禹;;络合吸收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J];科技视界;2016年03期

4 杨业;徐超群;朱燕群;林法伟;马强;王智化;岑可法;;臭氧氧化结合硫代硫酸钠溶液喷淋同时脱硫脱硝[J];化工学报;2016年05期

5 张顾;王世杰;李富智;朱平;王志勇;宋孝红;;氨-Fe(Ⅱ)EDTA法同步脱硫脱硝中试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12期

6 林杉帆;杨岚;张博浩;卫泽华;马晓迅;;液相氧化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J];煤化工;2015年05期

7 张明慧;马强;徐超群;朱燕群;周俊虎;;臭氧氧化结合湿法喷淋对玻璃窑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5年01期

8 张甲;;等离子体技术在燃煤烟气脱硝脱硫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4年21期

9 姚刚;黄广宇;;烟气脱硝活性炭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4年08期

10 顾兵;何申富;姜创业;;SDA脱硫工艺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少鹏;湿式氨法烟气脱硫及结合臭氧氧化实现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柳龙;烧结烟气NID半干法脱硫实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2 赵南;臭氧氧化结合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及吸收添加剂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蒋思国;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及其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ZHAO Yan;ZHU Xiao Lei;MENG Ji An;LI Zhi Xin;;Waste heat recovery and denitrification of flue gases from gas-fired boiler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6年12期

2 马双忱;华继洲;苟发全;文晓春;杨静;张立男;;白泥脱硫浆液与石膏理化特性[J];化工进展;2016年S2期

3 朱燕群;杨业;黄建鹏;林法伟;马强;徐超群;王智化;岑可法;;橡胶厂60000m~3/h炭黑干燥炉烟气臭氧脱硝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10期

4 陈康;胡美权;杜光晨;;焦炉低NO_x排放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燃料与化工;2016年04期

5 郄俊懋;张春霞;王海风;郦秀萍;于恒;;铁矿烧结烟气污染物治理趋势及协同治理工艺分析[J];环境工程;2016年10期

6 王佳;王孝敏;张妍;邢娜;;烧煤烟气脱硫脱硝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7 古勇坤;赖双苑;李秀芳;彭青;;简易喷雾法烟气脱硫工艺研究及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年04期

8 龚佑发;刘江楠;谢丹丹;;烧结烟气SDA脱硫工程实践及运行优化[J];鞍钢技术;2016年01期

9 杨业;徐超群;朱燕群;林法伟;马强;王智化;岑可法;;臭氧氧化结合硫代硫酸钠溶液喷淋同时脱硫脱硝[J];化工学报;2016年05期

10 武春锦;吕武华;梅毅;俞宝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及运行经济性分析[J];化工进展;2015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竟宪;NID半干法脱硫工艺和脱硫反应器的模拟与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嘉宇;WFGD过程中脱硫浆液液滴夹带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洪巧巧;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生命周期评价[D];浙江大学;2015年

4 许晨;聚乙烯亚胺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5 姜利;基于小型隧道窑炉的烟气脱硫除尘工程实践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刘昭;柠檬酸钠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7 孔祥杰;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运行参数及控制系统优化[D];山西大学;2013年

8 姜诗慧;烧结烟气脱硫灰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庞皓;工业烟气赤泥脱硫中试装置的初步设计及设备选型[D];郑州大学;2013年

10 李冠男;某技改扩能电场烟气脱硫系统的重建升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庆;高继慧;黄启龙;戴维葆;蔡培;吴少华;秦裕琨;;钙基脱硫工艺协同脱硝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5年10期

2 王为术;上官闪闪;姚明宇;王保文;路统;;300MW燃煤锅炉SCR脱硝系统导流装置的设计优化[J];煤炭学报;2015年07期

3 朱天宇;李德波;方庆艳;陈刚;;燃煤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流场优化的数值模拟[J];动力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4 张明慧;马强;徐超群;朱燕群;周俊虎;;臭氧氧化结合湿法喷淋对玻璃窑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5年01期

5 凌庭生;;浅析水泥窑炉烟气SCR脱硝技术的现状[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4年06期

6 刘颖祖;朱燕群;马强;徐超群;王智化;周俊虎;岑可法;;臭氧多脱副产物亚硝酸钙的复盐沉淀试验研究[J];化工学报;2014年12期

7 张小红;刘炼烨;陈喜红;;长沙地区雾霾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8期

8 张涛;徐冰冰;吴丰昌;;腐殖酸对苯并三唑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4年05期

9 薛晓军;贾广信;何俊辉;李婷;;二甲醚与合成气反应制乙醇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J];化工进展;2014年05期

10 李春雨;;我国玻璃、水泥炉窑脱硝技术及应用现状研究[J];环境工程;201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灵;氧化结合钙基湿法脱除NO_x的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效流态化滤泡法脱硫脱硝技术通过鉴定[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8年03期

2 吴静,于瑛妍,李岩;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初探[J];东北电力技术;2004年05期

3 宫野;张建红;王晓东;孙继忠;刘悦;马腾才;;应用特雷纳法和吉尔法求解脱硫脱硝中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J];计算物理;2006年01期

4 宋立民;赵毅;赵音;刘凤;;液相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J];电力环境保护;2007年01期

5 杜黎明;刘金荣;;燃煤锅炉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工艺性分析[J];中国电力;2007年02期

6 赵毅;赵音;刘凤;张玉海;;液相同时脱硫脱硝技术[J];中国电力;2007年12期

7 本刊通讯员;;广州市珠江电厂脱硫脱硝项目[J];煤气与热力;2008年05期

8 赵毅;刘凤;郭天祥;赵音;;液相同时脱硫脱硝实验及反应特性[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03期

9 张宗宇;赵改菊;尹凤交;盛成;吴静;;液相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09年10期

10 谢红银;熊源泉;;一种新型脱硫脱硝吸收装置[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脱硫脱硝一体化初获战绩[A];2011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环保·阻燃·镁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白敏冬;初庆东;李连健;扈群;;干法脱硫脱硝存在的问题及强电离放电脱硫脱硝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任先文;王保健;吴彦;李国锋;陈伟华;商克锋;;添加链烃催化的脱硫脱硝实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4 ;脱硫脱硝改造进入白热化警惕“大跃进”隐患[A];《电站信息》2013年第07期[C];2013年

5 裴伟征;尹华强;刘勇军;程琰;陈军辉;;脱硫脱硝技术研究新进展[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瑜;;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可再生胺法脱硫技术[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7 ;“十二五”节能减排:全面推进火电脱硫脱硝[A];《电站信息》2012年第9期[C];2012年

8 黄昆明;李江荣;岑望来;李立松;李新;尹华强;;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A];2013年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绿色能源技术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换届(第三届)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杨玲;李建军;尹华强;;具有发展前景的烟气同步脱硫脱硝技术[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10 黄昆明;李江荣;岑望来;李立松;李新;尹华强;;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A];2013 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绿色能源技术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换届(第三届)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玉珍;13个钢铁水泥脱硫脱硝工程仅完成2个[N];江西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谢忠设;山东推出无毒脱硫脱硝催化剂[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记者 张秀凤;腐殖酸脱硫脱硝产肥技术成套化[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记者 冯tD 通讯员 陈晓众;宁波21家燃煤电企脱硫脱硝工程全部完成[N];宁波日报;2014年

5 记者 郭薇;脱硫脱硝技术专业展会为酸雨治理提供新装备[N];中国环境报;2004年

6 记者 王翰林;国产脱硫脱硝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减排需求[N];科技日报;2006年

7 小梁;中国国际脱硫脱硝技术与设备展将在北京举行[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8 任丽梅;第二届国际脱硫环保技术设备展即将召开[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小雪;脱硫环保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在京开幕[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记者 刘莉;完成“十一五”脱硫任务形势严峻[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润龙;燃煤烟气中SO_2、NO和Hg~0一体化控制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孙承朗;燃煤工业锅炉臭氧氧化结合镁基湿法联合脱硫脱硝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刘凤;喷射鼓泡反应器同时脱硫脱硝实验及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4 罗永刚;易再生高比表面脱硫脱硝剂的设计及其机理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5 王淑勤;纳米助燃添加剂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6 郭天祥;新型复合吸收剂液相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赵莉;光催化氧化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8 潘巧媛;氧活性粒子注入烟气资源化脱硫脱硝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韩静;基于可见光催化TiO_2/ACF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10 赵清森;CuO/γ-Al_2O_3及其改性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恒;铜渣/Ca(OH)_2/H_2O_2混合浆液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胡宇航;Mg-AI复合氧化物用于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及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王力;CFB锅炉脱硫脱硝脱汞联合脱除试验与优化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刘怡宁;钛铝复合载体催化剂对以CO为还原剂的同时脱硫脱硝反应的研究[D];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5年

5 姚盛翔;改进双碱法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田雪洁;吸收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吸收剂的研究[D];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5年

7 何欣;氢氧化镁脱硫脱硝新工艺[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8 马震;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催化剂放大制备及工艺条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9 肖武;活性半焦负载Fe-Zn-Cu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10 陈珂;富氧燃烧烟气加压脱硫脱硝过程的动力学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78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78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