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类型的重构
本文关键词:环境侵权类型的重构 出处:《中国法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关于环境侵权类型的认识难以适应实践的需求。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环境侵权的类型化只注重理论演绎,而忽略了立基于实践,从司法判例中寻找素材。环境侵权的类型化应以法条和判决为基础,考察"侵害"和"权益"在具体案件中的表现,据此确定实证法中的类型。环境侵权的类型化不同于普通民事侵权,不仅要体现侵害行为的不同,更要体现公益与私益的差别。环境侵权案件应分为三类,即环境污染侵害个人私益的纠纷、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侵害环境公益的纠纷、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侵害个人私益与环境公益的纠纷。对不同类型案件的裁判应当根据各自的特性适用不同的处理规则。由于环境侵权案件类型的复杂性,环境司法应当专门化。
[Abstract]:At present, the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tort types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practice. To a large extent,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typology of environmental tort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deduction, while neglecting the establishment based on practice.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tor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rticles of law and judgment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infringement" 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specific ca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tort is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civil tort. It should not only reflect the difference of infringement behavior, but also refl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and private benefit. Environmental tort cases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at i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fringes on personal interes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r ecological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welfare disput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r ecological damage infringes the disputes between private interests and environmental public welfare. The adjudic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ses should apply different rul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environmental infringement cases. Environmental justice should be specialize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22.68;D925.1
【正文快照】: 确定案件的类型是法院进行裁判的前提,这关系到请求权的正确适用以及法律关系的妥当处理。然而,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环境侵权案件的类型化现状难以满足案件妥当裁判的需求。现行适用的民事案由对环境侵权案件的分类无法起到准确指引和区分处理的作用,法官要么虚置不用,要么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肖建国;;利益交错中的环境公益诉讼原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2 肖俊;;不可量物侵入的物权请求权研究——逻辑与实践中的《物权法》第90条[J];比较法研究;2016年02期
3 竺效;;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J];中国法学;2015年02期
4 焦富民;;环境保护相邻权制度之体系解释与司法适用[J];法学;2013年11期
5 蔡守秋;;从环境权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环境公益诉讼[J];现代法学;2013年06期
6 张宝;;环境侵权归责原则之反思与重构——基于学说和实践的视角[J];现代法学;2011年04期
7 吕忠梅;张宝;;环境问题的侵权法应对及其限度——以《侵权责任法》第65条为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吕忠梅;;环境侵权的遗传与变异——论环境侵害的制度演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阳 ;金晶;;清镇环保法庭:“第三方监督”确保案件执行力[N];人民法院报;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超;;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多元共治之论证与路径展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8期
2 窦海阳;;环境侵权类型的重构[J];中国法学;2017年04期
3 刘倩;;环境法中的生态损害:识别、本质及其特性[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04期
4 惠大帅;;数个企业环境侵权责任承担的法经济学分析[J];中国物价;2017年07期
5 陈海嵩;;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程序规则的争议与完善[J];政法论丛;2017年03期
6 罗丽;;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法学;2017年03期
7 黄易;郑逸芳;;公众参与县域中小河流治理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福建永春为调研区域[J];科技和产业;2017年05期
8 吕忠梅;窦海阳;;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J];法学研究;2017年03期
9 吴凯杰;;论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J];理论与改革;2017年03期
10 张震;;宪法环境条款的规范构造与实施路径[J];当代法学;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忠民;;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审判对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2 蔡学恩;;专门环境诉讼的内涵界定与机制构想[J];法学评论;2015年03期
3 于颖;林一;;我国海洋环境公益诉讼规则的差异化配置——以海洋环境公益类型化为视角[J];行政与法;2015年04期
4 张卫平;;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实施策略研究[J];政法论坛;2015年01期
5 魏汉涛;;从破窗理论看环境公害治理[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6 孙洪坤;;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证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04期
7 张辉;;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承担方式[J];法学论坛;2014年06期
8 王旭光;;论当前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若干基本关系[J];法律适用;2014年11期
9 徐祥民;王丹;;笑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新《环境法》的“积极”解释[J];中国环境法治;2014年01期
10 纪海龙;;法律漏洞类型化及其补充——以物权相邻关系为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仁玲;;论环境侵权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张瑞萍;;论环境侵权法律救济的实现[J];社科纵横;2008年08期
3 张艳丽;;由血铅中毒看我国环境侵权的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年30期
4 魏正龙;;浅谈我国环境侵权制度[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孙昌兴;周彦;;我国企业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的思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周莹莹;聂佳;刘辉;;环境侵权的内涵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7 张浩强;论共同环境侵权[J];当代法学;2002年02期
8 吴继刚;环境侵权的类型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王星;浅议环境侵权及其救济[J];兰州学刊;2004年05期
10 王秀红;论相邻环境侵权中停止侵害的适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宗廷;;环境侵权的公益诉讼研究[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2 程守太;;浅论我国环境侵权法律的完善和发展——从一起黄磷泄露侵权案件谈起[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秘明杰;;环境侵权及其不确定性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孙法柏;;法经济学视野下的环境侵权问题探讨[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文燕;;论环境侵权社会责任的应然状态[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马洪;;环境侵权的归责追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蒋亚娟;赵君;;论大规模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实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8 佘云龙;;浅议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9 莫神星;闫子皎;;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问题的探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10 刘秋妹;戚道孟;;论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马圆园;环境侵权公益诉讼特征简论[N];江苏经济报;2014年
2 中国政法大学 高菲斐;环境侵权民事司法救济的主要特点[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竺效;对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思考[N];法制日报;200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刘志月;湖北法院审结一起新型环境侵权案[N];法制日报;2014年
5 吴情树;为环保法庭有效运作提供智识支持[N];法制日报;2014年
6 毛涛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关键[N];中国环境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中星;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晶;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3 张程;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
4 田晓宇;跨国公司环境侵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贾飞萍;我国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曾敏;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7 陈溢诗;论我国环境侵权中忍受限度论的法制化[D];清华大学;2015年
8 丁盼;环境侵权责任构成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郭霞霞;试论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陈昭;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91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9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