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政府、市场和公众协同促进绿色发展机制构建

发布时间:2018-02-02 11:49

  本文关键词: 绿色发展机制 政府环境管理 市场驱动 公众参与 协同治理 出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推动绿色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政府环境管理机制、市场驱动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其中,政府环境管理机制要建立推动绿色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决策机制、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保障体系和环境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生态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等;市场驱动机制要充分利用市场需求的杠杆倒逼企业绿色发展、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构建市场化多元的投融资机制等;公众参与机制要鼓励和保障公众参与环境监管、发挥环保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建立环境信息公开机制等。政府环境管理、市场驱动、公众参与三种机制协同推动才能使绿色发展机制良性运转。
[Abstract]:The mechanism of promoting green development mainly includes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echanism, market driven mechanism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mong them,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echanism should establish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to promote green development. Construct the green development system safeguard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leading cadre ecolog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mechanism and so on; The market-driven mechanism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leverage of market demand to force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erfect the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and pollutant charging system, and construct a diversified market-oriente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should encourage and guarante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give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news media, and establish an open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nage the environment and drive the market.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three mechanisms can make the green development mechanism work well.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实践要求与实现美丽中国梦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BKS05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项目编号:N151306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22;X32
【正文快照】: 推动绿色发展需要制度的根本保障,这不仅需要着力构建推动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还需要完善机制推动制度的有效运行。建立和完善推动绿色发展机制,应当把握推动绿色发展的政府环境管理、市场驱动、公众参与三种机制的耦合性和联动效应,统筹规划,协调联动,推动它们之间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吉喜;鞠昌华;;构建空间治理体系 提供优质生态产品[J];环境保护;2017年01期

2 吴舜泽;;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核心在于重构发展与保护条块责任体系[J];环境保护;2016年22期

3 秋缬滢;;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如何创新环境治理格局?[J];环境保护;2016年22期

4 牛海鹏;芮元鹏;江河;;以理念创新谋划“十三五”环境保护的新布局[J];环境保护;2016年20期

5 ;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10期

6 陈吉宁;;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地方环保管理体制改革[J];环境保护;2016年18期

7 周国梅;;环境保护支撑供给侧改革的建议[J];环境保护;2016年16期

8 ;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J];中国环保产业;2016年04期

9 常纪文;;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环境保护的重大体制、制度和机制创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之解读[J];环境保护;2015年21期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J];环境导报;2003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晓星;;用改革让环评制度焕发新活力[N];中国环境报;2016年

2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大力度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N];人民日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秦书生;晋晓晓;;政府、市场和公众协同促进绿色发展机制构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03期

2 杨扬;;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环保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J];经贸实践;2017年10期

3 董杰;;试论领导干部的生态法治思维及其培育[J];领导之友;2017年07期

4 常纪文;吴平;王鑫;;地方政府也要对海洋生态环境负责[J];绿叶;2017年01期

5 肖峰;;生态文明建设中党政同责措施的科学实施[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04期

6 常纪文;;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的党政同责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2016年02期

7 葛察忠;翁智雄;赵学涛;;环境保护督察巡视:党政同责的顶层制度[J];中国环境管理;2016年01期

8 常纪文;;生态文明体制全面改革的“四然”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沈明高;;中国经济转型“加减法”[J];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05期

2 特伦斯·斯图尔特;樊瑞;;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和影响[J];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05期

3 高吉喜;;加快“三个落实”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J];环境保护;2016年08期

4 戴慧;;供给侧改革与供给经济学[J];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03期

5 王小鲁;;十三五时期需要怎样的结构调整[J];开放导报;2015年06期

6 高吉喜;;探索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监管[J];生物多样性;2015年06期

7 王灿发;江钦辉;;论生态红线的法律制度保障[J];环境保护;2014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猛;;以良好作风推动绿色发展[J];当代贵州;2010年23期

2 曹利江;金均;李建明;任亚磊;余子真;;浙江省实施绿色发展的基础与战略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年02期

3 ;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获奖名单[J];中国绿色画报;2009年03期

4 唐元;;绿色发展——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准则[J];绿叶;2010年12期

5 ;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获奖名单[J];中国绿色画报;2010年12期

6 ;第三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贺信[J];中国绿色画报;2010年12期

7 ;第三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 第三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主席台贵宾风采[J];中国绿色画报;2010年12期

8 ;第三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颁奖盛典[J];中国绿色画报;2010年12期

9 ;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回顾[J];中国绿色画报;2013年04期

10 第五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全体与会者;;第五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 宣言[J];中国绿色画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军;卢艳玲;;中国绿色发展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翟付群;李洪远;许诺;;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仰法;;创新绿色发展模式 加快后发地区全面转型——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绿色发展实践探索[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4 车秀珍;邬彬;袁博;;深圳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策略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5 杨晓东;;减少船舶排放PM2.5 实现航运绿色发展[A];改革创新不停步,,攻坚克难促发展——2013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爱峰;;绿色发展与廊坊森林城市建设[A];建设廊坊平原森林城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涵养区[C];2014年

7 ;自觉履行社会环境责任,实现绿色发展宣言[A];华东七省市造纸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暨山东造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冯之浚;周荣;;大学通才教育的绿色发展教材——推荐金涌先生主编的《低碳经济的工程科学原理》[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9 黄建欢;许和连;;区域绿色效率的测度方法、模式跃迁和增长动力[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光;李久洲;;优化生态环境 实现低碳绿色发展[A];建设廊坊平原森林城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涵养区[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游本根 周兵;让“绿色发展”理念进村入户[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2 记者 范文举;听取《生态立省与青海绿色发展》专题讲座[N];祁连山报;2010年

3 记者 马昭;强化环评把关 促进绿色发展[N];西安日报;2012年

4 主笔 谢炜 尹朝平 采访协助 杨富东 尹瑞峰 左超 吴清泉 胡晓蓉 季征;最美云南 绿色发展[N];云南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曲倩影;提速“蓝天行动计划” 提升绿色发展空间[N];南昌日报;2013年

6 北京大学法学院资源、能源与环境法研究中心主任 汪劲;建立平衡机制促进绿色发展[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本报评论员;生态立省 绿色发展[N];湖北日报;2013年

8 本报评论员;促进生态立省 加速绿色发展[N];江西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将绿色发展上升为企业战略[N];中国企业报;2009年

10 和葵;云南 成立绿色发展研究会[N];中国花卉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攀攀;武汉绿色发展的综合评价与路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2 王新;国际社会新型发展观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3 袁蛟娇;邓小平的绿色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董敏;江泽民的绿色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陈茜;胡锦涛绿色发展思想探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6 沈琳;毛泽东的绿色发展思想及其时代价值[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7 宋瑞恒;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娅;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的演进历程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9 吴茵茵;“美丽中国”视野下的绿色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10 郑宏娜;中国绿色发展系统模型构建与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4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484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f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