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磷素面源污染产生与输移空间分异特征
本文关键词: 流域 面源磷 河道迁移过程 空间分布 SWAT模型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u6于面源污染物从坡面产生后至向流域出口输出过程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在河道迁移过程发生的沉降衰减,基于污染物产生与输出空间分布识别关键区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研究选取面源污染较为严重的高原湖泊洱海典型小流域,以子流域为空间分析单元,采用经实测数据验证后的定量模拟工具-SWAT模型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流域面源磷产生与输出的空间分布及差异,评估河道迁移过程对两者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面源流失磷产生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不同子流域流失磷的产生强度在1.52~1.82kg/hm~2之间变化,高强度区主要集中在有坡耕地分布的水文敏感区和植被覆盖度差的土壤侵蚀敏感区;不同子流域流失的磷经河道迁移后发生了-25.6%~21.6%的变化,导致流失磷的输出与产生空间分布出现差异,较高产生强度区,磷流失高输出强度区缩小为土壤侵蚀敏感区;不同子流域流失磷经河道迁移后发生的不同变化受流失磷产生强度与径流迁移时间的综合影响.
[Abstract]:U6, a series of changes will take place in the proces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output from the slope to the outlet of the river basin, such as the subsidence attenuation in the course of river course migra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 generation and outp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key areas.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the typical small watershed of Erhai Lake, a plateau lake with seriou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s selected as the spatial analysis unit, and the sub-watershed is used as the spatial analysis uni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ce of the generation and output of non-point phosphorus in the watershed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tool -SWAT model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method, which were verified by the measured data. The effects of channel migration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los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nsity of phosphorus loss from non-point sourc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the intensity of phosphorus loss varied from 1.52 to 1.82 kg / hm ~ (-2) in different subbasins. The high intensity area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hydrological sensitive areas with sloping cultivated land distribution and soil erosion sensitive areas with poor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the phosphorus loss in different subbasins has changed by -25.6% after the river course migration. As a resul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output and the generation of phosphorus loss is different, and the high output intensity area of phosphorus loss is reduced to the sensitive area of soil erosion. The changes of phosphorus loss in different subbasins were affected by the intensity of phosphorus loss and the time of runoff migration.
【作者单位】: 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89) 国家标准委科研项目《农村生态环境重要标准前期研究》
【分类号】: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桂玲,王丽萍,罗阳;河北省面源污染分析[J];海河水利;2004年04期
2 吴迪;何俊仕;;鞍山市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3 邱钰棋;付永胜;朱杰;华迪;房景燕;;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对策措施[J];新疆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4 张亚丽;;青海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青海科技;2007年02期
5 杨艳霞;曾红娟;张亚玲;;流域面源污染危害及治理与管理对策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8年06期
6 王洪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2008年06期
7 崔海英;;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1期
8 刘陶茂;王克勤;;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与进展[J];硅谷;2008年11期
9 文正华;徐国祥;;桃源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8期
10 张小青;;海安县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晨;;东平湖湖区农业面源污染及驱动因素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叶华香;李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研究[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杜传德;孙维山;孙航;谢峰;姜宝义;;哈尔滨市农业面源污染初步调查及防治对策[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兆良;;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迫在眉睫[A];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4年
5 温荣夫;胡明;;徐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防治措施与效果[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6 李廷友;林振山;谢标;;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现状与治理对策研究[A];农村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傅强;杨仁斌;李蓓;佘佳荣;王钟;;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及控制措施[A];农村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朱兆良;孙波;;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原因和控制对策[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宏艳;;新农村建设中面源污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靳秀英;宋文波;;利用“加减乘除”措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家印;高度重视协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N];贵州日报;2006年
2 方家印;高度重视协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N];贵州政协报;2006年
3 特约记者 方家印;贵州将全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记者 罗昆娅;市农业局:年内完成控制面源污染任务[N];昆明日报;2007年
5 孟秀华;主要农区农业面源污染研究项目启动[N];农民日报;2011年
6 记者 范南虹 通讯员 田婉莹;专家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献策[N];海南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马洪香;农业面源污染亟待治理[N];联合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唐蓓茗;“面源污染”不治,难有清水潺潺[N];解放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刘毅 余建斌;防治面源污染,难在哪儿[N];人民日报;2013年
10 吕晟君;兰州整治生活低空面源污染[N];西部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鹏;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肖新成;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李春哲;饮马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及污染物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4 徐建锋;农业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对氮磷盈亏平衡的响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5 周早弘;农业面源污染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杨志敏;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冯孝杰;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经济分析[D];西南大学;2005年
8 葛继红;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庄艳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复杂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模拟[D];武汉大学;2013年
10 胡永定;徐州沛沿河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乐雅娟;农业面源污染成因与治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王莉;秦岭北麓俞家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种植业污染途径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林雪原;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及控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梁增芳;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农户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陈冲;福建省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治理[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宋丽婧;贵州典型饮用水源地农药面源污染迁移与水质响应模型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7 郭天舒;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赵柳惠;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及经济驱动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9 马静;淮河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10 包信;城市暴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及负荷核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01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0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