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社会化救济制度 环境责任保险 基金 出处:《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甘肃武威荣华公司沙漠排污案引起了本文的关注,其焦点在于沙漠生态环境修复是否能实现。事实上,后期的治理和修复费用极其昂贵,单纯让该公司履行相关责任,其终究会以不堪重负而以破产告终,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问题最终得不到解决。由于生态环境是公共物品,本文认为:在坚持公众参与、损害者担责原则的基础上,对其应进行社会化制度救济,主要以保险制度和基金制度为主。在我国关于生态环境损害的保险制度和基金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从立法方面来讲,缺乏基本法的规定,存在漏洞。从实践方面来讲,这两项制度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地区差异极大,呈现出了不平衡。在保险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市场作用有限、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保险公司不愿承包等;在基金制度方面:存在着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基金会法律地位不明确、资金来源有限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在立法方面,关于这两项制度应加强立法,使其有法可依,同时增强法律间的协同性,完善法律体系,减少法律漏洞。在实践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调控作用,加强政策优势,鼓励落后地区大力发展,缩小差距。关于保险制度,应加强配套制度的建立、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发展;关于基金制度,应加强监督,实现财务信息100%的透明度、确立基金会的独立法人地位、资金来源多元化等。
[Abstract]:The desert sewage case of Wuwei Rong Hua Company in Gansu Provinc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is paper, which focuses on whether the restoration of deser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be realized. In fact, the cost of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in the later period is extremely expensive, and the company is simply allowed to perform its related responsibilities. After all, it will end in bankruptcy, and the restoration of desert ecosystem will not be solved. A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 public good, this paper holds that: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liability for damage, Social system relief should be carried out, mainly insurance system and fund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insurance system and fund system abou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practice.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erms of legislation, there is a lack of provisions in the basic Law and there are loopholes. In practice, the common problems of the two systems are: there are grea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insurance system, the problems are: limited role of the market, low enthusiasm for insurance, reluctance of insurance companies to contract, etc. In the aspect of fund system, there is not high transparenc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unclear legal status of the Foundation and the limited sources of funding, it is proposed that, in the legislative context, the two systems should strengthen legislation so that it can be governed by the law and at the same time enhance the synergy between laws.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and reduce the legal loopholes. In practice,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egulatory role of the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strengthen the policy advantages,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backward areas, and narrow the gap. With regard to the insurance system,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supporting system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service organization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fund system, realize the transparenc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100%, establish the independent legal person status of the foundation, and diversify the sources of funds, etc.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晰宇;张有贤;;一种新的环保工作绩效评价指标——关于环境损害指数的思考[J];环境保护;2008年02期
2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6期
3 徐以祥;;论生态环境损害的补偿体系[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徐祥民;巩固;;环境损害中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兼论环境法的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5期
5 李丹;;环境损害救济制度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年22期
6 张红振;曹东;於方;王金南;齐霁;贾倩;张天柱;骆永明;;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7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法理依据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3期
8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主体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4期
9 李宗林;;论环境损害[J];魅力中国;2009年25期
10 陈太清;;行政罚款与环境损害救济——基于环境法律保障乏力的反思[J];行政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闫立宏;岳帅伯;;贸易环境损害国际赔偿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秋实;;浅论跨界环境损害[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晓静;;论跨境环境损害的损失分担制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国家危险行为的跨界环境损害责任——从日本排放高放射性污水谈起[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杨萍;;环境损害补偿基金若干问题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潘富石;;法国工业环境法的介绍[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鄢斌;崔然;;政府环境危险行为的责任性质及其承担——以福岛核泄漏事故排污行为为线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9 孔俊伟;邓晓敏;;环境损害民事诉讼中的证明问题——从两份截然不同的判决谈起[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秀英 执业律师;急需补齐环境损害评估的短板[N];东莞日报;2014年
2 张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成立[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李禾;全国性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成立[N];科技日报;2006年
4 英国赫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为人保财险公司理赔管理部高级业务主管 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上)[N];国际商报;2008年
5 英国赫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为人保财险公司理赔管理部高级业务主管 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下)[N];国际商报;2008年
6 中意合作《环境污染事故损失核定技术与鉴定机制》项目培训团;学习意大利经验 建立环境损害评估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9年
7 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N];中国贸易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王从帅 记者 闫艳 见习记者 李苑;企业主当义工补偿环境损害[N];中国环境报;2014年
9 林灿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界损害问题的归责与赔偿研究”负责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从康菲漏油事故看重大环境损害的归责与赔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张红振 王金南 曹东 於方 牛坤玉;环境损害评估国际经验及启示[N];中国环境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华国;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寒;跨界环境损害国际法律责任体系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3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伟伟;论跨界环境损害的法律责任制度[D];复旦大学;2014年
2 吴景瑜;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刘驰;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江小琴;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张瑜;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责任承担及其实践[D];浙江大学;2017年
6 徐海俊;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
7 侯雪t
本文编号:1515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1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