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边界层高度时间演变及尘卷风对总沙尘量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8-02-19 21:56

  本文关键词: 对流边界层厚度 尘卷风 起沙量 贡献率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干绝热曲线法,计算了敦煌地区每日最大对流边界层高度(简称:CBL_(max))并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尘卷风对大气年沙尘气溶胶的贡献.结果表明:CBL_(max)具有非常显著的年变化特征,呈单峰分布,12月最低,5月最高.年平均高度为2.2km,极端时出现接近6km.热力因素对CBL_(max)的贡献具有决定性,云量的多寡可影响CBL_(max)的变化.尘卷风的起沙量对大气年均沙尘气溶胶总量的贡献至少在54.4%以上.
[Abstract]:Using the dry adiabatic curve method, the maximum convection boundary layer height of Dunhuang area is calculated and the possible influence factors are analyzed. On this basi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dust convoluted wind to the annual dust aerosol in the atmosphere is calculated. The annual mean height is 2.2 km / m, which is the lowest in December and the highest in May. The annual mean height is nearly 6 km / m at the extrem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rmal factors to the contribution of CBL _ max) is decisive. The amount of cloud cover can influence the variation of CBL _ S _ max). The contribution of dust volume to the average annual aerosol amount is more than 54.4%.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5158)
【分类号】:P425.55;X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WANG Minzhong;WEI Wenshou;HE Qing;YANG Yuhui;FAN Lei;ZHANG Jiantao;;Summer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in the hinterland of Taklimakan Desert,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2016年06期

2 栾兆鹏;赵天良;韩永翔;杨兴华;LIU Feng;何清;刘冲;;干旱半干旱地区尘卷风研究进展[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6年02期

3 尚立照;陈翔舜;王小军;高斌斌;丁乾平;赵洪民;;基于RS和GIS的敦煌市沙漠化动态监测[J];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02期

4 牛生杰;吕晶晶;岳平;;半干旱荒漠化草原春季边界层特征的一次综合探测[J];中国沙漠;2013年06期

5 张杰;张强;唐从国;;极端干旱区大气边界层厚度时间演变及其与地表能量平衡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3年08期

6 段佳鹏;韩永翔;赵天良;宋昊冬;;尘卷风对沙尘气溶胶的贡献及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1期

7 李岩瑛;张强;胡兴才;王荣基;;西北干旱区和黄土高原大气边界层特征对比及其对气候干湿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12年05期

8 王民俊;韩永翔;邓祖琴;赵天良;;全球主要沙源区沙尘气溶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04期

9 邓祖琴;韩永翔;白虎志;赵天良;;中国北方沙漠戈壁区沙尘气溶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11期

10 沈凡卉;王体健;庄炳亮;李树;;中国沙尘气溶胶的间接辐射强迫与气候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WANG Minzhong;MING Hu;HUO Wen;XU Hongxiong;LI Jiangang;LI Xingcai;;Detecting sand-dust storms using a wind-profiling radar[J];Journal of Arid Land;2017年05期

2 罗汉;韩永翔;李岩瑛;;边界层高度时间演变及尘卷风对总沙尘量的贡献[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7期

3 丁文广;耿怡颖;张慧琳;陈利珍;;近40 a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沙漠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7年03期

4 刘新春;代亚亚;陈红娜;陆辉;杨兴华;霍文;何清;;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天气过程粗细颗粒中水溶性离子组分垂直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7年06期

5 何永晴;朱宝文;;西宁市灰霾天气现状及成因分析[J];青海气象;2017年01期

6 万云霞;张宇;张瑾文;彭艳秋;;感热变化对东亚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影响[J];高原气象;2017年01期

7 徐鑫强;曲宗希;赵艳茹;李海飞;张馨月;刘婧晨;张文煜;;东亚干旱、半干旱区范围与边界层高度变化的关系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8 张之贤;张强;;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对流降水的边界层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7年01期

9 周旭;张镭;孙乃秀;高兴艾;;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气溶胶对辐射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6年05期

10 吕睿;于兴娜;沈丽;于超;朱俊;夏航;;北京春季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祥德;王寅钧;魏文寿;赵天良;徐洪雄;;特殊大地形背景下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过程及其大气水分循环结构[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4年02期

2 李建刚;奥银焕;李照国;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巴丹吉林沙漠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J];中国沙漠;2014年02期

3 梅卓华;;基于TM影像的县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J];中国环境监测;2013年05期

4 段佳鹏;韩永翔;赵天良;宋昊冬;;尘卷风对沙尘气溶胶的贡献及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1期

5 王小军;陈翔舜;魏金平;尚立照;高斌斌;赵洪民;;甘肃省2004—2009年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分析[J];中国沙漠;2013年01期

6 王柯;何清;王敏仲;胡月宏;李晓辉;;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边界层风场特征[J];中国沙漠;2012年04期

7 王敏仲;魏文寿;何清;郑伟;胡文峰;;风廓线雷达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晴天边界层的探测分析[J];气象;2012年05期

8 顾润源;武荣盛;周伟灿;王欣;;内蒙古半干旱草原沙尘天气对近地层微气象学特征影响分析[J];中国沙漠;2012年03期

9 王民俊;韩永翔;邓祖琴;赵天良;;全球主要沙源区沙尘气溶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04期

10 刘永强;何清;张宏升;艾力·买买提明;;Improving the CoLM in Taklimakan Desert Hinterland with Accurate Key Parameters and an Appropriat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之;南疆戈壁滩上的尘卷风[J];气象;1983年04期

2 顾兆林;邱剑;鲁录义;赵永志;;尘卷风的研究进展[J];中国沙漠;2007年05期

3 顾品强;;一次局地尘卷风带来的灾害影响[J];生命与灾害;2011年11期

4 邓万祥;;怪风揭秘[J];生命与灾害;2011年01期

5 张锐,,汪根元;扬沙与尘卷风不能同时记录[J];河南气象;1995年04期

6 段佳鹏;韩永翔;赵天良;宋昊冬;;尘卷风对沙尘气溶胶的贡献及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01期

7 雷向杰,李亚丽,杜继稳,缪启龙;陕西龙卷、尘卷风时空分布和日变化规律分析[J];灾害学;2005年02期

8 孙化南;龙卷风与尘卷风[J];百科知识;2004年10期

9 ;进展[J];科学新闻;2014年01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张淼淼;北京遭遇的旋风是龙卷风?[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栾兆鹏;塔克拉玛干沙漠尘卷风结构的观测及大涡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2 段佳鹏;尘卷风热力学效率初探及其对沙尘气溶胶的贡献[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8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18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