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湿地立法的保护范围研究
本文关键词: 湿地 保护 范围 立法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重要财富。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的认识较为浅显,随着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保护湿地已成为人类共识。我国地方湿地保护立法较为积极,然而自然湿地总面积削减之势却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湿地的保护范围作为立法的保护对象,处于基础性地位,研究意义重大。湿地的保护范围是本文的研究主体,从湿地概念出发,划分湿地保护类型进而明确哪些湿地需要纳入保护范围。明确的湿地保护范围使得湿地保护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文章包括四部分,湿地概述,我国立法中的湿地保护范围分析,国外湿地立法的保护范围分析,我国湿地的保护范围立法建议。其中,第一部分湿地概述,包括湿地的概念和价值,其中湿地概念包括国内外湿地的自然科学概念和湿地的法律概念,法律概念以科学概念为基础。湿地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由于本文研究的湿地的保护范围侧重湿地概念的外延,因此湿地的概念研究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我国立法中的湿地保护范围分析,对从地方层面到国家层面的湿地立法分别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国家层面湿地专门立法效力等级低,湿地的保护范围有待完善的不足,以及地方层面的立法中湿地保护范围狭窄,规定模糊,缺乏地方特色等问题。第三部分是国外湿地立法的保护范围分析,介绍了美国与澳大利亚的湿地立法体系和保护范围以及湿地监管,并以纽约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湿地立法为例进行了湿地保护范围的梳理和总结。需要指出的是划定湿地保护范围的目的也是为了有力监管,因此该部分介绍了国外湿地监管情况。第四部分,根据以上论述,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的保护范围立法建议,首先应加快湿地保护国家立法进程,出台国家湿地保护法律,解决部门规章效力低的问题,由该法统领地方,树立范围划分标准。其次,明确地方湿地的保护范围,并扩大保护范围,兼顾地方特色。再次,协调立法,加强湿地专门法与湿地要素资源法之间协调,强化国家湿地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协调,完善湿地立法与《湿地公约》的协调。最后通过各个主体有序参与湿地保护的法律实施形成湿地保护共治局面等。
[Abstract]:Wetland, as the kidney of the earth, is an important wealth endowed by nature. For a long time, people have a relatively simple understanding of wetl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related knowledge, Protection of wetland has become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mankind. Local wetland protection legislation in China is more active, but the trend of reducing the total area of natural wetland can not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s the object of legislation, the protection scope of wetland is in a basic position. The scope of wetland protection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wetland, The paper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summary of wetland, the analysis of wetland protection scope in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Analysis of the protection scope of foreign wetland legislation,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on wetland protection scope in China.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wetland, including the concept and value of wetland, The concept of wetland includes the natural science concept of wetland and the legal concept of wetland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ncept of law i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The value of wetland is divided into economic value and ecological value. Because the scope of wetland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extension of wetland concept, the research on wetland concep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study. The second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scope of wetland protection in the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It analyzes the wetland legislation from the local level to the national level, and concludes that the national level of wetland special legislation is low. The scope of wetland protec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protection scope of wetland in local legislation is narrow, vague, lack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etc. The third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ection scope of foreign wetland legisl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egislative system and protection scope of wetla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as well as the regulation of wetlands. Taking the wetland legislation of New York State and New South Wales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cope of wetland protection.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purpose of delineating wetland protection scope is also for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 regulation. Therefore,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wetland supervis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Part 4th, according to the above discussion,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on the scope of wetland protection, first of all, we should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legislation on wetland protection. To issue the national wetland protection la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of department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lead the local authorities and establish the standard of scope division. Secondly, to define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of local wetlands, and to expand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so as to take into account local characteristics. Again, To coordinate the legislation,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pecial wetland law and the wetland factor resource law, and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wetland legislation and the local legislation, Finally, through the orderly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subjec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of wetland protection, the situation of co-management of wetland protection is formed.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兵,王曦;中国的湿地保护政策与法律[J];中国环境管理;2000年04期
2 刘洋,鲁奇;中国湿地保护初探[J];生态经济;2001年12期
3 吴志勇,黄川友;湿地构成变化与湿地保护[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S2期
4 朱再保;岳阳市绿色志愿者保护湿地宣传行动[J];环境教育;2001年02期
5 ;青海湖湿地保护工程启动[J];吉林水利;2001年10期
6 张铁楼 ,徐庆元;北京湿地保护行动[J];绿化与生活;2001年06期
7 谢文海,王晓平;中国的湿地及保护[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刘振杰;认识湿地 保护湿地[J];中国林业;2001年21期
9 路永诚,孟德辉;无棣湿地进入自然基金计划[J];资源·产业;2001年10期
10 ;让“城市之肾”焕发青春 北京市已建湿地5万余公顷[J];海河水利;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岩;;黑龙江省湿地保护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对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陶信平;商原李刚;袁婧;;湿地保护问题初探[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郭广军;贺芳丁;窦友杰;王少军;藏其运;;湿地与水环境[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4 郭广军;贺芳丁;窦友杰;王少军;藏其运;;湿地与水环境[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5 任青萍;;重视我国的湿地保护工作——以江苏、浙江、上海湿地为例[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王志宝;;湿地与环境[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施葵初;;安徽湿地保护的几点思考[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星泽;;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田竹君;;水资源与湿地保护[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王蓓蓓;湿地保护不能没钱[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王志宝 原国家林业局局长;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刻不容缓[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马吉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部门应该在湿地保护中发挥作用[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陈楚荣;珠海成为“湿地之市”[N];广东建设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慎元 陈晓莉;湿地社区:矛盾与冲突[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6 雷昆 张定;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7 王金元;走进伦敦湿地中心[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8 张田勘;世界湿地保护喜忧参半[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9 ;让北京湿地永续利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10 崔丽娟;湿地为人类带来什么?[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志民;基于土壤水分胁迫与稳定同位素的鄱阳湖湿地生态水文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刘雁;吉林省西部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的气候水文效应及情景模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闫虎;塔里木河湿地生态需水量及植被变化特征[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金辛;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曹星星;基于水化学与稳定同位素的岩溶湿地流域地球化学过程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6 张月;黑龙江干流沿江区域湿地水禽生境质量变化遥感评估[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年
7 沙晨燕;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福田;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评估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9 刘凯;基于知识发现的珠江口湿地识别监测及演变规律挖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10 袁勇;干旱情景下湿地生态水文演变及综合应对[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彦超;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李婷;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解妍秋;连云港市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吴翠翠;济—菏高速公路建设对稻屯洼湿地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静;我国地方法律中的湿地保护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楠楠;湖北省湿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马恒天;宁夏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国庆;西部地区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9 夏惠;北京市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10 陈颜;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18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1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