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中国环境治理的体系转型与制度构建——基于麦肯锡7S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4 21:10

  本文选题:麦肯锡S模型 切入点:环境治理体系 出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现行环境治理体系存在治理战略不清、定位不明,管理分散、治理主体孤立、手段单一,整体性治理制度供给不足、法律制度间缺乏有效衔接与组合等弊端,亟需进行转型以便适应中央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的时代需求。麦肯锡7S模型具有社会治理的普适性特征,可与环境治理形成结构对应,且具有整体管理的系统优势、符合现代治理体系要求的主体型构优势、便于执行的效率优势和制度绩效激励的强化优势,契合了中国环境治理转型的内生需求。中国的环境治理体系制度构建应从硬件和软件二维展开,硬件要素是中国环境有效治理的外部保证,包括环境治理战略、环境治理结构和环境治理制度;软件要素是中国环境有效治理的内部动力,包括共同理念、治理人员、治理风格和治理技术。环境法律制度的条理、改造、整合是整个治理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
[Abstract]: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in China has some drawbacks, such as unclear governance strategy, unclear positioning,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isolated governance subject, single means, insufficient supply of holistic governance system, lack of effective connection and combination between legal systems, etc. The McKinsey 7S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ality of social governan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the system advantage of overall management. The advantages of subject structure, efficiency and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incentive, which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governance system,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wo dimension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Hardware elements are the external guarantee of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 including the strategy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Software elements are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 including common concepts, governance personnel, governance styles and governance techniques. Integration is the key link and key element of the whole governance system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GL10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FX002)
【分类号】:X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自娟;施本植;;以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流域生态补偿准市场化模式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2 李健芸;;生态文明观视角下环境法律制度建设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3 宋萍;;选择市场路径,确立环境法律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6年09期

4 周珂;史一舒;;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法律责任的制度建构[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5 杨健燕;;公众诉求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制度改进[J];中州学刊;2015年10期

6 李彩红;葛颜祥;;水源地生态保护外溢生态效益评估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7 刘国翰;;水环境社会治理的法制建设——“五水共治”长效化的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8 孙佑海;;依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J];法学杂志;2014年05期

9 黄莉培;;整体政府理论对我国环境治理的启示——基于英美德三国环境治理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蒋洪强;张静;;环境技术创新与环保产业发展[J];环境保护;2012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华锋;论环境协同治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进;魏洁琼;;多元共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机制的实现路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2 卢晓燕;刘萍萍;蔡政英;;水华成因及法制控制对策的研究——以香溪河为例[J];科技展望;2017年21期

3 宋健;宋娜;余玉婷;;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论企业社会责任约束机制的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7年14期

4 王莉;;中国环境治理的体系转型与制度构建——基于麦肯锡7S模型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5 李晓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与监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6 何成兵;;关于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年17期

7 黄萍;;环境服务机构侵权责任探讨——基于《环境保护法》第65条的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8 何璐希;;环境污染防治中第三方治理制度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7年13期

9 向佐群;;日本公害事件受害者的救济体系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10 贺光银;张林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地方规范初论[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静;我国食品安全“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U,

本文编号:1612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612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