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质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及其屏蔽方法
本文选题:腐殖质 切入点:剩余污泥 出处:《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巴黎气候协定》的签署意味着污水处理碳中和运行时代的来临,这就需要将剩余污泥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甲烷(CH4).细胞破壁、木质纤维素破稳及腐殖质解抑制是提高污泥厌氧消化能源转化率的主要技术手段.相对于细胞与木质纤维素,腐殖质不仅结构更为复杂、自身难以生物降解,而且还会抑制其它有机物水解.虽然腐殖质亦有促进酸化、产氢/乙酸、产甲烷过程的微弱可能,但它对水解过程的抑制是肯定的、显著的、难以逆转的.因此,需要深入了解污泥中腐殖质来源、形成、结构及性质,综合分析它对污泥厌氧消化水解、酸化、产氢/乙酸、产甲烷阶段的各种影响,探讨消除腐殖质抑制水解过程的不同技术路径,重点描述外加金属离子对腐殖质的屏蔽作用.以期为提高污泥厌氧消化能源转化率制定可行的技术路线.
[Abstract]:The signing of the Paris Climate Agreement signifies the advent of an era of carbon neutralization for sewage treatment, which requires the maximum possible conversion of excess sludge into renewable energy-methane CH4. The degradation of lignocellulose and the inhibition of humus degradation are the main technical means to improve the energy conversion rate of anaerobic digestion of sludge. Compared with cells and lignocellulose, humus is not only more complex in structure, but also difficult to biodegrade. But it also inhibits the hydrolysis of other organic compounds. Although humus also has the weak possibility of promoting acidification, hydrogen / acetic acid production and methane production, its inhibition on hydrolysis process is certain, significant, and difficult to revers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source, formati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humus in sludge, and analyze its effects on anaerobic digestion,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hydrogen / acetic acid production and methane prod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technical paths of eliminating humus inhibiting hydrolysis process, and describes emphatically the shielding effect of added metal ions on humus, in order to make a feasible technical route for improving the energy conversion rate of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持续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578036)~~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冀;;浅析污水厂污泥厌氧消化成分及其变化过程[J];环境卫生工程;2007年01期
2 李志东;李娜;张勇;魏莉;张洪林;刘丹;酒井裕司;;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7年09期
3 尹洪军;蒲贵兵;吕波;;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超声预处理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09年09期
4 孟成林;李荣平;李秀金;;用于污泥厌氧消化的温室-太阳能热水器组合增温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5 徐贵华;陈少华;石建稳;;超声促进污泥厌氧消化效能及其机理[J];化工进展;2010年11期
6 宋晓雅;杨向平;王东生;;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调控[J];给水排水;2011年03期
7 叶彩虹;袁文祥;袁海平;朱南文;楼紫阳;;添加剂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2年04期
8 陈汉龙;严媛媛;何群彪;戴晓虎;周琪;;温和热处理对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3年02期
9 丁贵生;刘影;;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及运行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年07期
10 李琳;;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发展应用现状及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史骏;李军;;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设置及工艺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李志东;张洪林;;影响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环境因素[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3 郑正;袁守军;张继彪;;γ-射线辐照预处理加速污泥厌氧消化[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戴前进;李艺;方先金;;铁盐调质污泥厌氧消化产气降硫技术试验研究[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雪见;污泥厌氧消化期待技术集成整合[N];中国建设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雪;微生物法预处理污泥厌氧消化过程性能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杨洁;碱和超声波预处理技术促进污泥厌氧消化效能及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刘畅;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泾涛;生活污泥厌氧消化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杨翠翠;污泥厌氧消化精调池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钱燕云;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行为特征[D];浙江大学;2015年
4 赵鑫;絮凝污泥厌氧消化与强化处理效果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5 张晓红;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运行分析与强化产沼气生产性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6 徐明哲;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7 张晓娜;超声—热水解破解污泥厌氧消化有机物释放及减量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汪中宇;超声波碱解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及脱水性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陈玲波;氧化锌纳米颗粒对污泥厌氧消化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代璐;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特性及硫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32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63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