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监测_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本文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是发展的生命。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报告提出,江阴的生态环境建设正处于负重爬坡的关键期,必须义无反顾、强势推进,不断夯实硬件基础,以最坚韧的决心、最严厉的举措,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努力打造宜人宜居的良好环境,以环境改善的显著成效让广大市民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目标追求】
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报告指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就是要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治水治气、节能减排作为首要任务,掀起一场遍布城乡、轰轰烈烈的环境革命,把江阴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家园。
【路径创新】
有了目标方向的指引,江阴生态环境发展之路也愈发清晰:要下决心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把住产业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三高两低”企业,落实节能减排责任,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下决心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全市热电企业提标改造、关停整合,推进全市域热网整合重组,加快“煤改气”进程和水煤浆、煤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广应用,切实降低煤炭消耗、减少煤炭依赖;下决心优化生态治理结构,严格控制建设强度,加强生态修复,保护生态湿地,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供水、供热、绿化、污水处理、环卫保洁等生态网,不断健全绿色信贷、区域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环保体制,让美丽宜居的环境成为全市人民共享的福祉。
【众志成城】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家园,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各级、各部门正迅速行动、加快推进,确保生态建设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抓好产业更新,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市经信委主任沈伟旗认为,节能降耗、减少排放是江阴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下阶段,市经信委将优化节能举措,加快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加大对重点节能项目的挖掘、跟踪和服务力度,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编制6大行业50项节能技术目录;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鼓励企业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着力构建六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力争全市30家以上企业通过综合利用认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部门联动,会同环保、安监、工商、质监等部门,年内关停“三高两低”企业80家,化工企业全面整治到位。
我市从去年开始就启动了热网整合工程,坚决关停一批小热电厂,目前全市9家热电企业的整合工程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年内将全部竣工。市发改委主任陆礼平表示,待我市热电企业提标改造、关停整合到位后,全市减煤减碳工作将取得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我市还将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重点推进品质减煤、结构减煤,加大煤泥、褐煤、进口低品位煤等“限燃”管控;实施企业用热用能“煤改(天然)气”、“煤改(蒸)汽”,大力引进上游气量资源、建设中游燃气设施、发展下游气化改造,以及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和企业发展风、光、电、气(汽)互补的分布式智能能源系统,加快实施分布式光伏电站规划和项目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市农林局局长胡品洪表示,作为农林部门,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强生态修复,保护生态湿地,发展生态农业,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利用等技术和措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低碳循环农业,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和农村沼气工程;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还田等综合利用途径。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造林绿化力度、林业修复力度,加强湿地保护,大力推进河流湿地、五福岛湿地、月城双泾湿地等湿地的修复保护,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绿肺功能。
本文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7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6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