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中国碳排放交易权机制的政策效果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发布时间:2018-04-08 18:24

  本文选题:碳排放交易权 切入点:双重差分模型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6期


【摘要】:在控制地区环境规制等重要解释变量下,检验碳排污交易权试点机制在中国是否能促进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局DEA框架下,考察期内,碳排放交易权试点省份与非试点省份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乏力.从潜在双重红利来看,相对于试点省份,非试点省份的减排手段缺乏灵活性,其经济红利和环境红利仍有较大的释放空间.基于核匹配双重差分模型的政策效应分析可知,碳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现阶段碳排放总量,但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微弱;碳排放交易权试点政策并没有提高试点省份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对技术进步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碳排放交易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技术创新的"弱波特假说",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强波特假说"并未显现,碳排放交易权机制应该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措施.
[Abstract]:Under the important explanatory variables such as controlling region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tests whether the pilot mechanism of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right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global DEA,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industry in the pilot and non-pilot provinces of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rights is weak.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tential double dividend, compared with the pilot provinces, the non-pilot provinces lack flexibility in reducing emissions, and their economic dividends and environmental dividends still have more room to release.The policy effect analysis based on the nuclear matching double difference model shows that the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mechanism reduces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has a weak effect on the economic output.The pilot policy of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rights does not improv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industry in the pilot provinces, bu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Therefore, the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right mechanism supports the "weak Porter hypothesi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some extent, but the "strong Porter hypothesi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oes not appear.The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right mechanism should be the necessary measure to realize the low-carbon economy transforma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042,71571035)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WJQ2014031)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JG16DB1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DZA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089)
【分类号】:X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伯章;;碳排放交易启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年01期

2 ;欧盟将在碳排放交易中引进拍卖机制[J];华电技术;2008年02期

3 莉;;我国碳排放交易有望明年开始[J];化学分析计量;2009年06期

4 艾米里·福林卡茨;徐新明;;碳排放交易权能解除地球污染吗?[J];世界环境;2010年01期

5 钟祥财;;推进中国碳排放交易的原则和思路[J];中国发展;2010年06期

6 ;澳大利亚将在2015~2016年向碳排放交易机制过渡[J];中国煤炭;2011年03期

7 姚晓芳;陈菁;;欧美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4期

8 ;我国将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1年08期

9 ;我国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7期

10 鲍彦苓;;全球碳排放交易机制对中国的启示[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邵诗洋;;浅论碳排放交易制度[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迈出“标志性”步伐[A];《电站信息》2012年第9期[C];2012年

3 李妍;孙振清;;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4 周永章;杨海生;王祖伟;王鹤立;刘祥伟;王音;;中国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杨涛;李艳梅;;航空运输业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理论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张伟华;;WTO主要发达成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评述[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7 刘昌义;;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政策工具选择:理论评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扬;澳碳排放交易议案再次被投票否决[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李山;德碳排放交易系统遭“钓鱼”欺诈[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吕东浩;王名委员呼吁建立国家级碳排放交易平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记者 陈嘉佳;中俄就欧盟将航空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发表共同声明[N];中国民航报;2011年

5 驻印度经商参处;印度拟抗议欧盟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N];国际商报;2011年

6 记者 邱登科;发改委:全力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N];民营经济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汪s,

本文编号:1722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722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c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