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面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面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面的应用
10/2009草业科学(第26卷10期)
53
部的各指标数据则被平均化地看待,而在现实世界中,这些指标在各统计单元内部的差异性仍然存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方法并不能准确反映这些差异性,统计数据空间定位不精确的问题突出。相同等级的政区面积相差也很大,按统一的分类分级标准生成的统计调查数据可能有失真的印象,甚至产生误导L121引。
1.2
GlS技术空间分析功能在生态环境评
价方面的应用
GIS技术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
处理功能。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数据模型可以采用矢量数据结构,也可以采用栅格数据结构n6。1川,,虽然栅格数据存储时数据量较大,但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容易,逻辑代数运算简单,可以避免矢量数据叠加产生很多碎小多边形单元的麻烦,恰恰满足了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和评价的需要[16。副。左
伟的论文——基于RS、GIS和model的区域生态
环境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中,对数据栅格化,运用GIS的基于数字地形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域进行小流域分割。以小流域作为综合评价分析单元,在栅格基本评价分析单元的评价分析结果基础上,进行信息集成,该方法克服了栅格数据精确性的微观特性,便于宏观上认知和把握整体的分异规律。王振华在ARCGIS9.0支持下对选定指标的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数据进行内插,得到栅格大小为30m的数据。为了显示图像的宏观变化,对属性值为连续的图像按照一定的阈值进行重新的归并【2引,即重分类。但该方法在进行重分类分级时增加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贾艳红将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统计数据展布到一定尺寸的地理格网上,构建统计空间数据库,并与各种自然要素数据联合应用[1引。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传统定性研究方法以及随后发展起来的以行政区划单元为评价对象的定量研究方法的缺陷,将精确的基于地理格网的定量分析手段引入生态环境状况评价领域[2引,提高各种数据与现实世界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格网化打破行政区域,但是划分单元格,为单元格编码,无疑增加了数据处理量及工作量。
2研究方法2.1评价指标的选取
2006年5月1日《生态
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实施,为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提供了规范化的模式,该《规范》使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指标的统一性[221。研究依据该《规范》,选取生物丰度指数(Abi。)、植被覆盖指数(A。)、水网密度指数(A。。)、土地退化指数(A。。)、环境质量指数(A。。,)4个一级指标[2引,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2.2各评价指标参数的计算
2.2.1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能否正确地对生
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指标量化是关键技术之一【引。由于各生态评价指标专题数据来源不 致,类型复杂,量纲不统一,没有可比性,单位差异也很大,无法进行综合计算,因此直接用他们去进行生态评价是很困难的Cza-zs]。评价指标与生态环境有正逆2种关系,无论从指标的分级值还是从计量单位上看,都不具有可比性[副。因此,需要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使其在参与多因子综合分析计算时,能够真实反映因子要素间的公平性与合
理性圳。
根据《规范》,归一化系数一100/A.。。(其中A。。为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以及归一化指数常见算法:归一化指数一A;/A一。为了便于理解,对《规范》中各指数的计算进行变形。具体如下:
(1)对生态环境有正相关作用的因子生物丰度指数(A。i。)一100×(生物丰度指数的实际值/生物丰度指数的最大值);
植被覆盖指数(A。)一100×(植被覆盖指数的实际值/植被覆盖指数的最大值);
水网密度指数(A。)=100×(水网密度指数的实际值/水网密度指数的最大值);
土地退化指数(A。。)…100
(2)对生态环境有负相关作用的因子
100×(土地退
化指数的实际值/土地退化指数的最大值);
环境质量指数(A。)一100—100×(环境质量指数的实际值/环境质量指数的最大值)。2.2.2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及其计算方法
生
本文关键词: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面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7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