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城市热力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本文选题:遥感 + 地温反演 ; 参考:《西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下垫面和地表温度发生变化,对城市生态和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利用单窗算法反演西安-咸阳地区8个辖区的地表温度,划定热力景观等级,分析了各类热力景观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来定量分析城市热力景观的演变格局和尺度效应,并分析城市化对热环境的响应,对热力景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6年,中温区热力景观面积变化显著,2005年次中温区所占总面积比例最大;2016年次高温区面积扩增明显。1995~2016年,灞桥区裸地明显转化为植被热力景观;未央区和渭城区建设用地热力景观面积增加108.7 km2,热力等级明显升高;秦都区和渭城区裸地明显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植被,中温区热力景观面积增加107.7 km2。(2)1995年整体的热力景观的多样性最强;2005年和2016年整体热力景观向城市建设用地区域聚合;景观格局各类指数中斑块面积(CA)、最大斑块指数(LPI)、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指数(PLAND)和集聚度(AI)对尺度的依赖性较明显,在像元大小为60m和180m时响应敏感。(3)城市下垫面的不透水面盖度和地表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788,说明不透水面盖度和热力等级呈正相关关系;植被覆盖度、公园绿地斑块面积/周长和热力等级呈负相关。(4)模拟预测2021年的城市热力景观得出该年份相比2016年热力景观等级的变化趋于极端化,低温区和高温区等级的热力景观面积增大。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urban scale, the underlying surface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city have changed,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urba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Landsat series remote sensing data, this paper uses the single window algorithm to retrieve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8 districts in Xi'an-Xianyang area, delimits the thermal landscape grade, and analyzes the dynamic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all kinds of thermal landscape in time and space.The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evolution pattern and scale effect of urban thermal landscape, and the response of urbanization to thermal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rmal landscape is simulated and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landscape area in the middle temperature area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1995 to 2016,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area in the middle temperature region was the largest in 2005,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area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area in 2016 was obvious. From 1995 to 2016, the bare land in Baqiao district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vegetation thermal landscape.The thermal landscape area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in Weiyang and Weicheng District increased by 108.7 km2, and the thermal grade increased obviously, while the bare land in Qindu District and Weicheng District was transformed into construction land and vegetation.The thermal landscape diversity of the whole in 1995 was the strongest, and the whole thermal landscape in 2005 and 2016 converged to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rea.Patch area, maximum patch index, patch area index, patch area index (PLAND) and aggregation degree (AII) were significantly dependent on the scale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such as the patch area index (CAA), the maximum patch index (LPI), the patch area index (PLAND) and the aggregation degree (AII).When the pixel size is 60m and 180m)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impermeable surface coverage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s 0.788,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mpermeable surface coverage and thermal grade, vegetation coverage, vegetation coverage,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tch area / perimeter and thermal grade of park green space.) the prediction of urban thermal landscape in 2021 shows that the change of thermal landscape grade in this year is more extreme than that in 2016, and the thermal landscape area of low temperature reg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area is larger than that of 2016.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87;X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小鲁;孙帆;;都陵河流域景观类型分化与繁殖鸟类群结构的研究[J];地理科学;1991年02期
2 柯美红;东山县景观空间格局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谢双喜;林媚珍;马秀芳;;广州市花都区景观动态变化研究[J];生态科学;2007年01期
4 吴晓旭;邹学勇;;基于3S的毛乌素沙地腹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J];中国沙漠;2010年04期
5 喻斐涵;欧西成;程明;徐聪荣;;景观类型水平景观指数的空间粒度效应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11年01期
6 魏伟;石培基;周俊菊;王兰英;王旭峰;;近20多年来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2期
7 陈初才;;浙西天目山区的景观分异和区域整治[J];地理科学;1987年01期
8 俞孔坚;景观敏感度与阀值评价研究[J];地理研究;1991年02期
9 ;景观[J];环境;1995年09期
10 赵焕庭;南沙群岛景观的类型和演化[J];热带地理;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滨章;李婷婷;;从《欧洲景观公约》看我国景观的安全与保护[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赵洁;林箐;;对当代纪念性景观“纪念性”表达的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张捷;唐文跃;张宏磊;;中国城镇书法景观空间分异现象的测量[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利顶;傅伯杰;赵文武;;“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李露;谢冶凤;张玉钧;;村镇景观乡土性特征探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邱斓俊;裘鸿菲;;重构城市“绿色”网络——废弃铁路景观的更新设计[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青;胡玉敏;陈玲;陈志斌;;景观生态学原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A];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魏建兵;肖笃宁;解伏菊;;拜泉农田林网景观宏观布局空间表达与定量辨识[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曹娟;梁伊任;章俊华;;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景观调查与评价初探[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10 谢苗苗;王仰麟;;景观类型的热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深圳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凌翌;未来五年把龙泉山脉装扮成一条景观风景带[N];成都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孙爽;让绿色成为今日社区的主题[N];中国花卉报;2003年
3 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 尤再健 王兴达;城市街角景观设计初探[N];中国花卉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基于RS和GIS的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2 余洋;景观体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肖红生;基于“3S”技术村级景观长期动态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邓荣根;森林声景观品质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5 李丽媛;基于目标系统的景观策划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郭文华;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陈卫平;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规划[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李艳菊;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淑娟;帽儿山地区森林景观动态过程及景观生态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0 顾凤霞;生态城市用地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宁;有效种群容量下景观格局及尺度对景观遗传模拟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彬;成都平原乡村酒店建筑与景观融合的设计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爱芝;村镇景观的形成条件与保护[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年
4 王环杰;基于RS的西宁市森林景观动态格局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白红艳;宁夏泾源县龙潭街带状公园提升改造设计[D];宁夏大学;2015年
6 庞新坤;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的景观热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薛静;艾比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下土壤表层盐分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玉苏普江·艾麦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乌鲁木齐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9 徐谅慧;岸线开发影响下的浙江省海岸类型及景观演化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10 苏日嘎拉图;鄂尔多斯土地荒漠景观动态变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34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73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