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环境影响评价协同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京津冀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参考:《河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京津冀地处一域,环境问题又具有区域性,三地在环境保护上面临共同的难题,有共同的环境需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堵住环境污染的“防火墙”,是治理环境问题的核心抓手,是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制度。因此,京津冀三地非常有必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协同。本文从比较京津冀三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状况入手,分析三地在环境影响评价主体、对象、审批程序、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京津冀三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协同的对策建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协同虽然尚缺乏成熟的理论支撑,但区域协同合作在实践中势如破竹,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治理模式是区域合作的典型代表,能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借鉴。尽管京津冀三地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管理水平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协同难度很大,但其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上的协同已是“箭在弦上”,成为三地当前环境保护合作的重大课题。我们需要破除万难,尽快找到京津冀三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协同的合理路径。比较分析京津冀三地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各个环节的差异并找出可以协同之处是三地进行制度协同的最大前提。秉承统一标准、科学配置、一体化保护、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原则是协商解决协同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基本。对环境影响评价主体进行统一规范,提升专业能力,建立统一、严格的审批程序制度,健全信息公开机制以及完善最大范围的公众参与,是京津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协同的科学、合理路径。
[Abstract]: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re located in one area,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regional. The three places face common problems and common environmental need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is the "firewall" to block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he core grasp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the fundamental system to prevent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from the source.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to coordin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Starting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in the three places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places in the main body, object,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 information publicity, public participation, etc.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ord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betwee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re put forward.Alth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is still lack of mature theoretical support, but regional cooperative cooperation in practic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overnance model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in the three places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oordin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But its coordin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operation among the three places.We need to overcome all difficulties and find a reasonable way to coordin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s soon as possibl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among the three place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institutional coordination among the three places.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unified standards, scientific allocation, integrated protection, fair competition and win-win cooperation are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solving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through negotiation.To unify and standardize the subjec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establish a unified and strict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 system, to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o improve the maximum scop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It is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 to coordin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蕾;;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民参与[J];法制与社会;2006年23期
2 郭布;罗润麒;;东京都环境影响评价条例[J];环球法律评论;1982年04期
3 宋殿棠;;论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J];法学评论;1984年02期
4 汪丽;;联合国跨国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公约[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2年04期
5 李德杰 ,车俊山;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松、乱、假现象必须纠正──对宁津县宁苏化工有限公司不搞环评被关停的思考[J];山东环境;2002年01期
6 彭东昱;;环境影响评价:预防环境破坏从决策开始[J];中国人大;2002年22期
7 高焰,孔庆珍,李大秋;从《环境影响评价法》看我国当前环境评价制度的进步与不足[J];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03期
8 梁亚荣;陈利根;;环境影响评价中公民参与权的保障——兼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王丽丽;;浅谈构建人文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J];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11期
10 王磊;亓玉军;王冬令;;影视、摄制等文化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与分析[J];理论学习;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秋妹;;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其启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欧阳晓光;赵东波;韩奇;孙汉坤;贾小梅;赵志杰;赵芳;钱永涛;刘书娟;;关于火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毛庆国;;深港边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问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郭爱娣;;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弄虚作假可究刑责[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广君;孙迎春;刘丽敏;刘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伊春林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6 李宇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管理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胡小华;;世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对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启示[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8 李丛欢;孙义利;张启众;;环境影响评价中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建议[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李越越;;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方法的探讨[A];首届贵州环境影响评价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10 岳沙丽;;浅析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荣;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及其实施[N];中国环境报;2002年
2 陈荣;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及其实施[N];中国环境报;2002年
3 甘肃省金昌市环境保护局 梁胜春;重视环境影响评价 减少西部环境风险[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张强;蚌埠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荣获“青年文明号”[N];蚌埠日报;2008年
5 记者胡昕;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专项执法检查组来衡[N];衡水日报;2010年
6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大事记[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健康应列入环境影响评价[N];中国环境报;2013年
8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红光;将健康影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N];人民日报;2013年
9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第二次公示)[N];安康日报;2013年
10 记者 陈丽平;环境影响评价规定应当细化[N];法制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光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2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杨晓艳;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铁柱;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5 林驰;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黄正;我国建设项目健康影响评价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满萍;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理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袁X;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3 陈杰;中国香港与内地环境影响评价施行状况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王丽丽;环境影响评价人文指标体系的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任彩银;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兴隆环境影响评价为例[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张亮;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张琳悦;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志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运鹏;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何其明;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38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73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