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执法中的“以罚代刑”现象当休矣
发布时间:2018-04-13 13:29
本文选题:环境执法 + 刑事司法 ; 参考:《人民论坛》2017年15期
【摘要】: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是保护环境最为有力的措施。环境污染案件相对复杂,调查取证存在一定困难。同时,我国现有法律对环境污染相关罪名的界定并不清晰,造成环境执法部门和刑事司法部门都具有管辖权,相关法律之间的衔接明显不足,从而滋生"以罚代刑"现象。
[Abstract]:Cracking down on the crim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se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nd it is difficult to investigate and obtain evidence.At the same time, the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lated crimes is not clear in the existing law of our country, which results in the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department and the criminal judicial department having jurisdiction,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levant laws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thus breeding the phenomenon of "substitute punishment with punishment".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冬雪;;为合力打击污染犯罪叫好[J];环境;2014年01期
2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庆畅;“以罚代刑”不行了[N];人民日报;2014年
2 通讯员 张宁 记者 耿建扩;石家庄“两法衔接”避免以罚代刑[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潘从武;严戒执法中以罚代刑[N];法制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武卫政;污染犯罪不再“以罚代刑”[N];人民日报;2013年
5 易志斌;网络环境下谨防以罚代刑[N];光明日报;2002年
6 记者 李轩甫 通讯员 高冰雁 申小青;监督“以罚代刑” 老板美梦落空[N];检察日报;2011年
7 张涛;“以罚代刑”贻害无穷[N];中国改革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胡凤娟;如何杜绝以罚代刑?[N];宝鸡日报;2008年
9 张涛;“以罚代刑”贻害无穷[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王博;甘肃规定食品安全案件不得以罚代刑[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本文编号:1744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74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