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协调发展及一致性模型研究——宏观低碳经济的数理分析
本文选题:正特征矢量 + 碳排放 ; 参考:《中国管理科学》2017年04期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未来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制度改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因此,调整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可以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实现碳排放总量下降。在科技进步不变的情况下,即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二者之间仍存在正相关时,从华氏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出发,给出了碳排放减少优化模型,通过将二者合并得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协调发展的分式规划模型,并给出其求解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和证明经济增长率、Frobenius根的关系、消耗系数、消耗碳排放系数之间关系,得出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一致性模型和解决方法。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future will rely more on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refore, adjust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 ensur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realize the reduction of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t the same time.When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s,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s given from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Fahrenheit economic growth.The fractional programming model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s is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two models, and its solution is given. At the same time, by analyzing and 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the Frobenius roo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the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is given.The consistency model and solu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 are obtained.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0118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分类号】:X22;F1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国兴;张振华;刘鹏;刘明星;;我国碳排放增长率的运行机理及预测[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12期
2 李明贤;刘娟;;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年09期
3 徐大举;尹金生;李爱芹;刘吉晓;周玲丽;;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特征值的经济意义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1期
4 李爱华;宿杰;贾传亮;杨雨;;推广的实用华氏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及参数估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21期
5 徐大举,刘家壮,孔淑兰;华氏宏观经济模型的推广[J];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05期
6 徐大举,刘家壮,陈晓兰;多部门经济平衡增长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5期
7 华罗庚;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Ⅸ.基本定理的证明[J];科学通报;1985年01期
8 华罗庚;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数学理论——(Ⅳ)数学模型(矛盾论的运用) (Ⅴ)论调整 (Ⅵ)生产能力的上限,表格[J];科学通报;1984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华;宿洁;贾传亮;;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协调发展及一致性模型研究——宏观低碳经济的数理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7年04期
2 田伟;谢丹;;中国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与分析——基于碳排放的视角[J];生态经济;2017年02期
3 范金;姜卫民;刘瑞翔;;全要素生产率、增加值率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效果比较——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J];桂海论丛;2016年06期
4 何钦晖;;宁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10期
5 田伟;谢丹;;湖南省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与分析——基于碳排放的视角[J];菏泽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6 吕康娟;王梦怡;吴涛;;中国工业细分部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基于产业网络分析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年02期
7 刘贤贤;刘满芝;冯倩茹;;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演变[J];消费经济;2016年01期
8 杨勇;包菊芬;;长江流域碳排放量的测算及减排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9 武康平;童健;储成君;;环境质量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从追求健康水平的消费动机出发[J];技术经济;2015年06期
10 方德斌;董博;;基于GPR模型的中国“十三五”时期碳排放趋势预测[J];技术经济;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书平;胡爱梅;吴振信;;基于多尺度组合模型的铜价预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08期
2 孙辉煌;;我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10期
3 曹广喜;杨灵娟;;基于间接碳排放的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1995~2007年细分行业面板数据[J];软科学;2012年09期
4 阮连法;包洪洁;;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房价周期波动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2年03期
5 王芳;周兴;;人口结构、城镇化与碳排放——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02期
6 吴登生;李建平;汤铃;邓若鸿;杨晓光;;生猪价格波动特征及影响事件的混合分析模型与实证[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11期
7 孟磊;郭菊娥;郭广涛;;基于延期交割费的我国燃料油期现货价格关系辨析[J];管理评论;2011年06期
8 张松;金亮;;中国能源消费的EMD分析与预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2期
9 李楠;邵凯;王前进;;中国人口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10 郑长德;刘帅;;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2 莱斯特R.布朗;李康民;;美国向大规模降低碳排放迈进:两年下降9%[J];世界环境;2009年06期
3 李皓;;算一算自家的碳排放[J];科技潮;2010年01期
4 ;碳泄露[J];求是;2010年04期
5 张秀梅;李升峰;黄贤金;李颖;;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4期
6 ;法国政府宣布搁置碳排放税计划[J];节能与环保;2010年04期
7 ;香港特别行政区:年人均碳排放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四川建材;2010年04期
8 张超;;碳排放、家庭与城市发展[J];产经评论;2010年04期
9 姜鑫民;;正确看待中国碳排放增加[J];中国石油石化;2010年20期
10 ;欧盟将制定2013年碳排放目标[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初枝;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红光;刘卫东;;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初枝;黄贤金;;江苏省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黄贤金;胡初枝;;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婕;肖荣波;江海燕;艾勇军;;广州居住社区碳排放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华斌;今年下半年将开征碳排放税[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学梅;法搁置碳排放税计划[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国网能源研究院博士 陈武 国网能源研究院硕士 常燕;中国碳排放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一般规律[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任佳;寻求碳排放计算新方法[N];中国建设报;2013年
5 记者 雷新;2011年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量的24%[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暨南大学教授 孙东川;是碳排放,还是碳消费?[N];光明日报;2013年
7 公管学院;齐晔、何建坤等与美英科学家辨析中国碳排放之谜[N];新清华;2013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王小川;北京碳排放权指标交易开放在即[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李荣;上海出台碳排放管理办法[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记者 杨汛;碳排放罚款“第一单”两周内下发[N];北京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贤;基于3E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地域差异及碳排放空间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黄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炎亭;甘肃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钱明霞;产业部门关联碳排放及责任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5 鲁力;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及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尔俊;碳排放约束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统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杜刚;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欧元明;中国省域碳排放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陈立芸;公平与效率权衡下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及减排成本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10 陈亚楠;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2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牛晓婧;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行业碳排放强度贡献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4 赵明;城市化对上海市碳排放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何伟;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竞;河北省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王天格;基于我国碳排放制度下的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吴梅;江苏省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9 刘柏利;碳排放视角下的绿色住宅项目成本效益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10 柯晓蕾;民法视野下的碳排放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0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75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