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酸性发酵及其产物为碳源的脱氮特性
本文选题:餐厨垃圾 + 反硝化 ; 参考:《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4期
【摘要】:利用餐厨垃圾为基质进行酸性发酵并利用其发酵产物作为反硝化碳源,结果发现发酵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即碳水化合物—乳酸—VFAs,这主要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关系较大.发酵72h后,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达99.3%,乳酸含量达到最大值(45.2g/L).利用不同阶段的发酵液(未发酵、部分发酵、乳酸为主和VFAs为主)作为反硝化碳源时发现,与乙酸钠相似,乳酸为主的发酵液具有良好的反硝化能力(0.15g NO_3~--N/g COD)和较快的反硝化速率[6.1g NO_3~--N/(g VSS·h)],其有机物利用效率较高,厌氧污泥产率低,并在C/N大于5.7时能够实现完全的反硝化.将以乳酸为主的发酵液用于实际污水处理时发现,SBR脱氮效率明显提高.而且不会对硝化过程产生抑制,因此利用餐厨垃圾进行乳酸发酵,不仅能够缩短发酵时间、降低废物处理费用,还能获得优质的反硝化碳源.
[Abstract]:The acid ferment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kitchen waste as the substrate and the fermentation product was used as the carbon source of denitr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had obvious stages. That is carbohydrate-lactic acid-VFAs. this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variation of microbial population during fermentation. After 72 hours of fermentation,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Lactobacillus reached 99.3, and the content of lactic acid reached its maximum value of 45.2 g / L ~ (-1). When the fermentation broth (unfermented, partially fermented, lactic acid and VFAs) was used as carbon source for denitrification, it was found that it was similar to sodium acetate. The fermentation broth dominated by lactic acid had a good denitrification capacity of 0.15 g NO_3~--N/g / COD) and a faster denitrification rate [6.1 g NO_3~--N/(g VSS / h], and its organic mat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was higher, and the anaerobic sludge yield was low, and complete denitrification could be achieved at C / N > 5.7.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nitrification efficiency of SBR was improved obviously when the fermentation broth with lactic acid was used in actu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the nitrification process will not be inhibited. Therefore,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with kitchen waste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fermentation time, reduce the cost of waste treatment, but also obtain high quality denitrification carbon source.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8450) 陕西省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3KCT-13) 博士后基金(2015M582760XB)
【分类号】:X7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雪海,俞凯觎;餐厨垃圾的管理和处置[J];今日科技;2003年10期
2 ;杭州市加强餐厨垃圾管理[J];环境卫生工程;2003年04期
3 俞觊觎,沈雪海;餐厨垃圾的管理和处置[J];杭州科技;2004年02期
4 方战强;吴坚;鲍伦军;;餐厨垃圾处置方法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唐敏;熊强;;重庆城市餐厨垃圾管理对策的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2期
6 赵蔚蔚;闫永强;;沈阳市餐饮业餐厨垃圾性状及产生量的调查[J];环境卫生工程;2007年02期
7 ;北京市餐厨垃圾规范管理试点工作正式启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年05期
8 王莉;刘应宗;;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餐厨垃圾产生量预测的实证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潘丽爱;张贵林;付瑶;蒲红艳;;餐厨垃圾好氧降解工艺的优化试验研究[J];粮油加工;2009年09期
10 ;重庆市严处擅运餐厨垃圾行为[J];环境卫生工程;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平;王文华;;我国餐厨垃圾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李巧莲;朱立奎;;浅析餐厨垃圾的利用和处理[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3 蔡华青;乔鹏程;梁晓霞;;餐厨垃圾管理现状及处理对策概述[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4 ;餐厨垃圾综合治理必须立法[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丹丹;吴畏;;餐厨垃圾发酵制乳酸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6 李澄;;江苏省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C];2012年
7 张画炜;;餐厨垃圾单独处理必要性及基本技术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8 王阳;林聪;侯雨;张倬;;关于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的探究[A];沼气发展战略和对策研讨会文集[C];2010年
9 沈剑山;颜晓英;蒋宏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及综合利用技术[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李爱年;刘爱良;;餐厨垃圾管理立法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小岑鸟;厦门管好餐厨垃圾[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杨涛军;银川餐厨垃圾治理寻求突破[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记者 邱霞;餐厨垃圾今后都要集中处理[N];杭州日报;2005年
4 记者 施建 谢若闲 通讯员 穗仁宣;广州日产“餐厨垃圾”近千吨[N];民营经济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于翔 杨涛军 申东 马钦麟;餐厨垃圾“病”临城下[N];宁夏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涛军 申东 于翔 马钦麟;餐厨垃圾问题不容漠视[N];宁夏日报;2005年
7 记者 于翔 实习生 李峰;首府餐厨垃圾统一处置项目正式启动[N];宁夏日报;2005年
8 记者 吴建龙;兰州定点收集餐厨垃圾[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9 杨涛 周顺新 阎静;治理餐厨垃圾咋就这么难[N];新疆日报(汉);2005年
10 记者 王东亮邋通讯员 郭卫东;奥运签约饭店餐厨垃圾定点消纳[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冯磊;寒冷地区餐厨垃圾干发酵及沼气微氧脱硫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翟宁宁;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稳定性及高效产气工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石姗姗;餐厨垃圾糖化液发酵制丁醇及糖化残渣堆肥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张永梅;餐厨垃圾碳源的有效回收与强化脱氮原理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李田宇;餐厨垃圾生化降解系统的优化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叶志隆;餐厨垃圾同步糖化发酵产乳酸与双水相分离[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邹德勋;以菌糠为调理剂的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技术及其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何清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稳定性检测系统开发与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胡新军;利用大头金蝇幼虫生物转化餐厨垃圾的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营军;杭州市餐厨垃圾现状调查及其厌氧沼气发酵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詹爱平;餐厨垃圾的源头减量处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苗珍珍;餐厨垃圾管理的法律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连红民;干式厌氧消化法处理餐厨垃圾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吴清莲;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红明;脱脂餐厨垃圾燃烧及灰熔融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智博;天水市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路线及主体工艺设计[D];兰州大学;2013年
8 王勇;基于改进型蚁群算法的餐厨垃圾收运路线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刘继舟;餐厨垃圾水解酸化过程中乳酸与丙酸含量的控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10 黄燕冰;餐厨垃圾高温干式厌氧消化工艺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56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956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