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多环麝香在土壤-小麦系统的对映体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
本文选题:多环麝香 + 气质联用法 ; 参考:《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11期
【摘要】:佳乐麝香(HHCB)和吐纳麝香(AHTN)是多环麝香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手性化合物,采用Agilent Cyclosil-B和HP-5MS毛细管柱串联,在气质联用仪上对两种多环麝香的对映体进行了同时拆分;采用盆栽实验,以HHCB和AHTN商业标准外消旋品中的对映体比率(ERs)作为参照,对小麦幼苗及根际土中HHCB和AHTN的ER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中HHCB的ERtrans和ERcis值分别为1.13和1.09;小麦体内HHCB的ERtrans和ERcis值分别为1.32~1.50和1.17~1.57,且茎和叶中的对映体比率显著高于外消旋品。根际土中AHTN的ERs值为1.06;小麦体内AHTN的ERs值为1.46~1.68,与外消旋品有显著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说明HHCB和AHTN在根际土中发生对映体选择性降解的能力很低,但易于在小麦体内发生对映体选择性吸收,且(4S,7R)-HHCB、(4S,7S)-HHCB和3R-AHTN是小麦体内容易吸收累积的类型。
[Abstract]:Musk musk (HHCB) and musk (AHTN) are the two most widely used chiral compounds in polycyclic musk, in series with Agilent Cyclosil-B and HP-5MS capillary column, and the enantiomers of two kinds of polycyclic musk are simultaneously separated on GC-MS, and the enantiomers in HHCB and AHTN commercial standard racemes are tested by pot culture. The ratio (ERs) was used as a reference to analyze the ERs of HHCB and AHTN in wheat seedlings and rhizosphere so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Rtrans and ERcis values of HHCB in rhizosphere soil were 1.13 and 1.09 respectively. The ERtrans and ERcis values of HHCB in wheat were 1.32~1.50 and 1.17~1.57, and the ratio of enantiomers in stem and lea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uter raceme. The ERs value is 1.06, and the ERs value of AHTN in the wheat is 1.46~1.68,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race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ility of HHCB and AHTN to selectively degrade the enantiomer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is very low, but it is easy to take selective absorption of enantiomers in the wheat, and (4S, 7R) -HHCB, (4S, 7S) -HHCB and it is easy to absorb in the wheat. The type of accumulatio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07068,21037002,U113300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JCQNJC08400)~~
【分类号】:X503.231;X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多宏;曾祥英;盛彦清;毕新慧;桂红艳;谭吉华;盛国英;傅家谟;;典型污染源中多环麝香的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08年01期
2 曾祥英;张晓岚;钱光人;邵文兰;熊英;盛国英;傅家谟;;苏州河沉积物中多环麝香分布特点的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3 陈多宏;胡学玲;盛彦清;曾祥英;毕新慧;盛国英;傅家谟;;典型污水处理厂中多环麝香的污染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1期
4 桂红艳;曾祥英;盛国英;傅家谟;;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多环麝香的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9期
5 李贵梅;项敏;毕东苏;陈东辉;;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多环麝香的迁移转化途径研究[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李贵梅;项敏;陈东辉;黄满红;;城市污泥中多环麝香的微波萃取-气质联用检测研究[J];环境化学;2011年02期
7 韩潇;陈东辉;黄满红;;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测定水体中痕量多环麝香类化合物[J];分析试验室;2012年04期
8 周海东;黄霞;高密军;;城市污水中典型多环麝香的分布[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1期
9 罗庆;孙丽娜;张耀华;;土壤中多环麝香微波辅助提取与其它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1年07期
10 吴希睿;王峰;杨海真;;环境中多环合成麝香的污染现状和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翠红;周启星;;土壤中多环麝香和镉对小麦的联合毒性及其机理[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刘丽艳;冯柳;朱宁正;齐虹;马万里;王鹏;李一凡;;松花江水环境中多环麝香时空分布特征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朱宁正;刘丽艳;冯柳;李一凡;;松花江水体中多环麝香的分布特征[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献刚;周启星;;利用GC-MS测定天津市河流底泥中的多环麝香污染物[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原珂;王晓玮;林里;栾天罡;;全自动动态液相微萃取测定水体中多环麝香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祥英;污水处理厂多环麝香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去除途径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谢婧倩;三类典型手性除草剂的对映体选择性[D];浙江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冯柳;松花江水环境中多环麝香的分布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贵梅;城市污水厂痕量多环麝香的检测和迁移转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韩潇;污水中痕量多环麝香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4 李晓云;污泥堆肥过程中多环麝香的降解与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关系[D];东北大学;2012年
5 孙勇;青藏高原中部表层土壤中PCBs和OCPs的分布和手性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刘颖;六溴环十二烷手性对映体对玉米的选择性毒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年
7 陈尊委;手性除草剂2,4-滴丙酸对拟南芥体内氮铁元素及气孔行为调节的对映体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8 张晓翔;微量水对正相体系中2-丙酸类衍生物对映体分离的选择性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0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960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