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内蒙古废水排放量预测分析
本文选题:废水排放量 + 系统动力学 ; 参考:《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年22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蒙古废水排放日益增多,过量的废水排放会导致生态系统的衰退,最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安全,因此,合理地预测出废水排放量对于控制废水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模型和方法构建了内蒙古废水排放系统,通过参数的设定定量地预测出2016年到2025年内蒙古废水排放情况.预测结果显示:在9%的工业废水治理累计投资增长率情况下2016年到2025年内蒙古废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但是增加速度有所放缓,2025年废水排放总量达到13.22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2025年达到12.03亿吨;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下降,2025年下降到1.18亿吨.如果要使得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需要每年的工业废水治理累计投资增长率至少为6%.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discharge of waste water in Inner Mongolia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excessive discharge of waste water will lead to the decline of the ecosystem and ultimately affec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afety of human beings themselves. It is important to reasonably predict the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to control the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The wastewater discharge system of Inner Mongolia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model and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 and the waste water discharge from 2016 to 2025 was quantitatively predicted by setting the parameters. The forecast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9% cumulative investment growth rate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total amount of waste water discharged from 2016 to 2025 in Inner Mongolia increased year by year, but the increase rate slowed down,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wastewater discharge reached 1.322 billion tons in 2025. The discharge of domestic sewag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reaching 1.203 billion tons in 2025, and the discharge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decreased year by year, to 118 million tons in 2025.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scharge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the cumulative investment growth rate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at least 6% per year.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贻名,张礼兵,万飚;系统动力学在累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孙烨;梁冬梅;;系统动力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3 胡亮;;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环境保护中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Z1期
4 杨根子;;系统动力学[J];金属矿山;1989年04期
5 史培军;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地学前缘;1997年Z1期
6 崔亚伟;;系统动力学在中国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保科技;2008年03期
7 陈书忠;周敬宣;李湘梅;肖人彬;;城市环境影响模拟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8期
8 荣绍辉;王莉;刘春晓;;系统动力学在水污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生态经济;2012年04期
9 汪彦博;王嵩峰;周培疆;;石家庄市水环境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3期
10 王雄军;赖健清;孔华;张建东;李德胜;周继华;王建武;;系统动力学在太原盆地重金属地球化学预警模型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论丛;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贤凤;王建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2 赵锐;金桥;钟绍卓;毛毓;;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对碳标签体系实施政策的响应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季英德;山东限定造纸废水排放总量[N];中国环境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桥;基于碳标签体系的政府行为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秦彩燕;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庚哲;基于系统动力学与贝叶斯网络的第二松花江流域水质模拟—诊断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刘琪;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天津市碳减排路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5 周晓;碳标签体系实施的企业行为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6 吴灵玲;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深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党辉;基于系统动力学和云模型模糊数据挖掘的生态安全仿真预警[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景林;系统动力学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9 王暖;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龚宇波;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南通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02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00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