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重污染小时工业源对空气质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3 17:08

  本文选题:工业源 + 重污染小时 ; 参考:《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28期


【摘要】:利用CALPUFF模型,结合济南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模拟分析济南市东部老工业区重点工业源在7个重污染小时下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老工业区重点工业源对济南市环境空气例行监测点位NO_2、SO_2和PM_(10)的占标率和贡献率均较小,不足3%,且随气象条件变化不明显。说明在重污染小时下,大气边界层高度较低,污染物不易达到近地面,其对近地面一次性大气污染物的影响较小。从污染物类别上看,重点工业高架点源对近地面NO_2和SO_2的影响较大,对近地面PM_(10)的浓度影响较小,说明近地面一次性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气态污染物传输。在重污染小时条件下,重点工业高架点源主要影响济南市建成区的中部和东部。
[Abstract]:Based on CALPUFF model, combined with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data a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in Jinan, the effects of key industrial sources in the eastern industrial zone of Jinan on ambient air quality under seven heavy pollution hours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and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key industrial sources to the number of no _ 2O _ 2 and PM10 in the routine monitoring points of ambient air in Jinan are smaller, less than 3, and not obvious with the change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ight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is lower and the pollutant is not easy to reach the near surfa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eavy pollution,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one-time atmospheric pollutant near the surface is smal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llutant category, the point source of key industrial overhea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NOS-2 and SO2 near the ground, and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PM10 near the ground, indicating that the one-of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are mainly transported by gaseous pollutan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heavy pollution, the point source of the key industrial overhead mainly affects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s of the built area in Jinan.
【作者单位】: 济南市环境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基金】: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2110301) 济财建指[2014]13号资助
【分类号】:X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瑞海;;我国工业源碳减排的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2年10期

2 谷宪文;舒立斌;苗万强;;浅谈动态工业源填报易出现的问题[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0年03期

3 史立杰;;葫芦岛市工业源二氧化硫普查结果分析与对策[J];北方环境;2011年06期

4 颜润润;晁建颖;张磊;崔云霞;庄巍;;太湖流域江苏片区工业源污染负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年03期

5 郑毅,金瑛,郝明家;工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系统控制[J];环境保护科学;2001年02期

6 周学双;童莉;郭森;何少林;;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建议[J];环境保护;2014年13期

7 彭军霞;李明光;关阳;梁志斌;张治明;;广州市重点工业源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减排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2期

8 车均;姜宗林;;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排与控制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3期

9 巢国良;;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资讯;2012年24期

10 李森;金亚军;倪丽;李益群;孙小锋;;如皋市工业源COD产排污强度及其产业构成分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莉;;基于CAMx模型的工业源选址合理性分析新方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2 薛亦峰;;国外工业源PM_(2.5)及前体物污染防治策略[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C];2014年

3 何静;王同健;;锅炉大气污染物的防治与控制[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江玉华;王强;李子华;马力;;大气污染物对城市浓雾中边界层结构的影响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陈彬彬;林长城;蔡义勇;杨凯;王宏;;福州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火电钢铁环评将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A];《电站信息》2013年第03期[C];2013年

7 周志恩;张灿;向霆;;关于重庆市“十二五”大气污染物减排的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李霞;王磊;杨静;赵逸舟;;峡口地形城市影响大气污染物变化的气象因素研究[A];城市气象论坛(2012年)·城市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12年

9 刘荣;潘南明;;排气筒高度与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关系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10 肖纯凌;李舒音;尚德志;赵肃;赵辉;王任群;;模拟大气污染物对大鼠肺功能影响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蒋菡;治霾应管控好大型工业源的减排[N];工人日报;2014年

2 日报记者 刘丽虹;普查入户调查有方法[N];柳州日报;2008年

3 陈文 记者 蔡晓磊;寻甸工业源废水排放量下降61.69%[N];昆明日报;2011年

4 记者  解悦;南京长江水源地消除工业源污染[N];南京日报;2006年

5 木佳;首次污染源普查重点指向工业源[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6 记者乔磊;钢铁工业主要气污染物减排压力很大[N];中国冶金报;2010年

7 杨涛利;新疆顺利进入普查数据汇审[N];中国环境报;2008年

8 记者 辜迅;成都开展第二阶段专项督察[N];中国环境报;2008年

9 记者 木佳;经济发达地区“绿色债”最多[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杨涛利;严把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关[N];中国环境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雯婧;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居民死亡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刘阳荷;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变动影响因素分析与精准减排[D];山东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明艳;基于GIS平台的成都市工业源PM_(2.5)空间分布特征[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黄络萍;基于GIS平台的成都市工业源VOCs空间分布特征[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黄薇薇;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征及其控制技术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邱凯琼;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潜力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杨利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时空分布特征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余月娟;成都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总量分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林娜;四川省大气污染物输送规律及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祁心;重庆市北碚城区大气污染物的组成特征与变化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刘冉冉;太原市中学室内外大气污染物成分分析及健康-效应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10 王玲;12种常用乔木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效益及抗性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57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057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