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区域异质性、合作机制与跨省城市群环境府际协议网络

发布时间:2018-06-28 17:04

  本文选题:跨省城市群 + 府际协议 ; 参考:《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城市群已成为城市聚集发展的载体,城市间在同一平台竞争与合作,给予区域新的活力。伴随城市群经济腾飞的同时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尤其面对跨省城市群的环境问题,涉及到的行政主体与层级更为复杂,其协调合作的实现更加困难。近年来,在跨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京津冀、长三角等跨省城市群采用了多种府际协作的方式共同治理。这种新型的府际合作治理模式的特征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成文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以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分析框架和社会网络分析框架对城市群的环境府际合作进行探析,对比两个城市群环境合作类别选择的异同、环境合作网络结构特征的不同、城市内部异质性的异同,从而分析城市内部异质性对环境合作网络结构的影响,为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环境府际合作实践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选择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合作形式受到城市间发展差异性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城市间异质性会影响跨省环境治理合作网络结构的变化。京津冀城市群环境合作网络呈现联系不均衡,中心化程度高特征,其环境府际合作网络受到经济和政府能力方面4个指标的影响,而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网络则是联系均衡,去中心性明显的结构,其环境府际合作网络只受经济与环境治理2个指标影响。因此,本文为城市群环境治理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即利用ICA理论和SNA理论对区域治理进行相关实证研究更具有解释性与科学性,运用ICA和SNA分析框架分析我国跨省城市群在环境方面的合作实践,能更具针对性对不同合作网络结构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come the carrier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 Cities compete and cooperate in the same platform to give new vitality to the reg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Especially in the fac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inter-provincial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subjects and levels involved are more complex,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s more difficul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transboundar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ter-provincial urban agglomerations such as Beijing-Tianjin-Hebei,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other inter-provincial urban agglomerations have adopted a variety of ways of joint governa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new mode of 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stitutional collective action theory and social network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a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bjects. Through the use of institutional collective action theory analysis framework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environmental 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compared the two urban agglomeration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type selec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network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heterogeneity on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betwee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cal governments' choice of cooperative forms of collective action 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influenced by the difference of development among cities, 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ter-city heterogeneity will influence the change of network structure of inter-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ooperation. The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network of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unbalanced connection and high centralization. Its environmental intergovernmentally cooperative network is influenced by four indexes of economy and government capacity, while the cooperation network of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is related equilibrium. The structure of decentralization is obvious, and the network of environmental 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is only affected by two indexe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at is, using ICA theory and SNA theory to do empirical research on regional governance is more explanatory and scientific. By using ICA and SNA analysis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practice of cross-provincial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we can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different cooperative network structures.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321;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小林;;城市群环境问题观察与环保模式探寻[J];环境保护;2012年04期

2 李彦军;叶裕民;倪稞;;城市群内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3 黄莉萍,候学钢;论湘中城市群经济的融合耦动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4 蒋欣;;试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生态经济;2009年09期

5 郑明望;;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保护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8期

6 卢伟;;推动城市群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04期

7 黄洁;吝涛;张国钦;李新虎;;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化动态特征对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7期

8 匡文慧;刘纪远;陆灯盛;;京津唐城市群不透水地表增长格局以及水环境效应[J];地理学报;2011年11期

9 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陈志;;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2期

10 陈娟;李景保;卿雄志;;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先扬;陈忠暖;;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赵文;;基于分工与协作的城市群制度探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朱翔;;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晓红;;锐意改革 大胆试验 全面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清平;;建设沿海城市群是广西重要的增长极[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游胜景;戴国平;;论我国城市群的演进与整合——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8 谢莉;彭晓春;杨仁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9 张璞玉;;一体化视角下武汉“1+8”城市群产业整合——基于水平和垂直空间经济结构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10 ;前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世锋;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再现新机遇[N];济南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程小旭;城市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3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冯奎;重在提升城市群的质量[N];经济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谢良兵;地方抢建城市群[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记者 王彬;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N];济南日报;2013年

6 记者 郑代玉;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动员大会[N];东营日报;2013年

7 记者 王端鹏;解放思想 开拓思路 扎实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N];济南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哲 通讯员 宗禾;省发改委与淄签署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N];淄博日报;2013年

9 记者 王端鹏;积极作为 加强协作 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N];济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刘钦涛 通讯员 刘永;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N];济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月娥;同城化与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的厦漳泉城市群空间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何甜;长株潭城市群污染空间更新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陈群元;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书山;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模式及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贾卓;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演变及优化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8 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郭凤城;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学鑫;基于专业化与多样性分工的城市群经济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芸;区域异质性、合作机制与跨省城市群环境府际协议网络[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孙思远;城市群集群评价多维逻辑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宁艳丽;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史敦友;高速铁路的城市群产业发展效应[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邹敏;产业视角下滇中城市群城市分工与发展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春哲;淮海城市群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郝盼;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凯;呼包鄂城市群工业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吴金叶;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史主生;基于产城融合的呼包鄂工业园区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78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078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b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