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中国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发布时间:2018-08-16 08:23
【摘要】: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污染加剧的双重压力。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协调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划分和指标体系构建是开展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基本指标体系模式法、专家咨询法和实例验证法,确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及指标体系,提出了将占比最大、影响最直接的县级农业规划纳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建议;构建了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大大简化了农业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提高了农业规划环评的可操作性,将为推进中国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is under the dual pressure of the tightening of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ontrol agricultural pollution and coordinate environmental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source.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pplicable scop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x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re the important basic work of carrying ou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dopting the basic index system model method,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and the example verification method, the applicable scope and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re determined, and the maximum proportion is put forward. The most direct county-level agricultural planning is brought into the scop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planning, and the index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planning of plant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is constructed, 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index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The feasibility of EIA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is improved, which will provide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in China.
【作者单位】: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农业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环保部2015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参与综合决策支持项目“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课题
【分类号】:X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超;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建成[J];中国氯碱;2003年01期

2 周剑;;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6年05期

3 王彬;;关于建立中学生环境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J];环境;2010年S2期

4 张保生;黄哲;李俊飞;;环境友好型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方环境;2011年Z1期

5 张敄濂;;地勘部门物资利用效益[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89年02期

6 ;我国采用新指标体系考核企业[J];石油企业管理;1998年01期

7 《公民环境科学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学及试点研究》课题组;;构建公民环境科学素质评价指标体系[J];绿叶;2013年03期

8 ;国家采用新指标体系考核企业[J];牙膏工业;2000年01期

9 荆克晶,尚金城,鞠美庭;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探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袁雯,郑丽;基于公众参与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伟;兰亚鹏;;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立综合化的信息指标体系[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2 孙士超;;构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A];2013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何爱国;;现代性与本土性交融: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演化、特点与反思[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邢彦;孙钰;;高速公路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津滨高速公路为例[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5 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陶平;;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7 王德伟;;高新技术产品中科技含量的指标体系[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张运平;;小康生活质量评估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振华;岑晏青;王伟;;行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10 刘家彦;;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思考[A];贵州省生态立省研究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明慧;加紧出台“法治政府”指标体系[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彦语;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即将出炉[N];中国电子报;2012年

3 记者 麻蓉生 开永丽;依法治省指标体系初稿形成[N];四川法制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蔡新华 见习记者 刘静;上海探索构建环境宜居指标体系[N];中国环境报;2014年

5 记者 庞莹;《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出台[N];四川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王逸吟 靳昊 整理;以科学的指标体系助推法治建设[N];光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梁志超;本市将建人居环境指标体系[N];房地产时报;2006年

8 记者  孟知行;闵行推出民生指标体系[N];解放日报;2007年

9 杨雪虹;“福利指标体系”意味“民生本位”[N];南方日报;2006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李怀今;市民将从指标体系中受益[N];深圳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德峰;迈向新型现代性的科学发展观[D];苏州大学;2008年

2 朱军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及政策保障[D];复旦大学;2004年

3 姜涛;县域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李远远;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顾晓薇;国家环境压力指标体系及减量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李海华;矿建剥离工程评标决策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雪明;经济国力的国际比较[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刘红;中国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毛毛;造纸行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谯婧;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效能评估的权值优化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上扬;教育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苏发努冯大学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翔;基于EM-AHP-FE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继磊;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程蓼;基于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基金会能力建设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郭海宁;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乔巧;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郝杰璐;河北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王壬;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85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185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3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