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陶瓷纳米材料集成系统烟气脱汞研究
[Abstract]:The integrated system of low temperature plasma and ceramic nanomaterials can effectively remove mercury from flue gas and realize the standard emission of industrial mercury-containing waste gas. By detec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Hg~0 and Hg~ (2) in the inlet and outlet gas of the system,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during the treatmen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Hg~0 was 0.6 mg/m~3, the oxidation efficiency was 97.5% when the water content of flue gas was 0.6 mg/m~3, and the oxidation efficiency was 97.5%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Hg~0 was 0. 6 mg/m~3, and the ceramic nanomaterials had almost no adsorption on elemental mercury, the adsorption rate of mercury divalent was at 90% and 97%,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1 sg ~ (2) was 0.20.3 mg/m~ (3) at the residence time of 1 sg ~ (2). Postadsorption concentration less than 0.03 mg/m~3.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feasibility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the new process of deep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 containing mercur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北京市射线成像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处理含汞废气和二恶英及活性剂增效机制”(11475211)资助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贵州万山汞矿区土壤汞污染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KFZD-SW-304-2) 环保公益项目“含汞废物处置过程污染特征及污染风险控制技术研究”(201509054)
【分类号】:X7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子宏;王翔;贾光;;纳米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及其负面效应[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5期
2 光焕竹,冯树文,杨培霞,袁福龙;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2年02期
3 张泽江,张硕生,冯良荣,邱发礼;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与发展[J];四川环境;2004年02期
4 高红;纳米材料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J];天津化工;2005年05期
5 郑国河;李剑超;卢堂俊;孙洪霞;张晓伟;李晓靖;付格娟;;镧掺杂纳米材料合成及其高氟选择性吸附特性[J];环境化学;2009年06期
6 张邦维;;纳米材料与环境保护[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方婧;余博阳;;3种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不同土壤中运移行为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10期
8 曹勇;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J];当代石油石化;2001年08期
9 李长勇;;利用纳米材料去除水中典型金属离子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19期
10 卓成林,伍明华;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J];化工时刊;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尊东;郭研;;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2 刘景富;刘睿;谭志强;;纳米材料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石瑞芳;黄戊生;贾漫珂;刘烨煊;苏贵金;郑明辉;;钙铁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对十氯联苯的降解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范德玲;刘济宁;丁洁;王蕾;陈英文;沈树宝;石利利;;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5 吴其圣;杨琛;黄伟林;党志;;纳米二氧化钛在水体的沉降特征:离子强度和可溶有机质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张宇;谢腾峰;王德军;;光生电荷在ZnO纳米材料中分离机制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朱琳;朱小山;;人工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董平轩;万斌;郭良宏;;单壁碳纳米管对小鼠原代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9 全燮;;有序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研究及若干科学问题[A];有机污染环境化学前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祥科;;等离子体技术修饰纳米材料及其在污染治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论坛七:中新青年化学家论坛[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与毒性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张孟军;纳米颗粒可对动植物造成危害[N];科技日报;2005年
3 记者 扶建邦;辉煌科技获863项目立项[N];北海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贾科华;广东表示脱汞措施不折不扣落实[N];中国能源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郭力方;火电厂脱汞将提上日程[N];中国证券报;2013年
6 记者 马建胜;华能脱硝脱汞技术研发项目国际领先[N];中国电力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伟欣;氧化亚铜纳米材料的晶面效应在催化消除环境污染物中的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桂新;几种纳米氧化物的生物效应与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3 石良;低维钛基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梁俊婷;双荧光细胞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纳米材料生物有效性评估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武晓丽;几种纳米材料在农药残留和有机污染物分析方面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6 霍颖超;含铁纳米材料用于四氯化碳还原脱氯的相关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7 喻德忠;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污染物处理及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冯珊珊;普鲁士蓝纳米材料对水中铯离子的吸附及其生物毒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9 吴西林;高效检测和去除饮用水中污染物的纳米材料设计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10 林婵;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Altantuya Shijirbaatar(金光);纳米氧化锌在土壤与水体中迁移与团聚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李卓;光谱法结合纳米材料用于环境中危险物质的检测[D];南昌大学;2015年
3 刘学明;两相溶剂热法制备镁基、铝基纳米材料及其处理染料废水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4 王佳立;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许少歆;基于拟南芥同源重组与转录基因沉默实验体系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遗传毒理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娄晨;纳米材料-紫花苜蓿-根瘤菌复合体系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华婷婷;壳聚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郭敏;典型人工纳米材料对水稻的植物毒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黄小明;磁性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6年
10 杨传玺;聚苯胺类/TiO_2纳米材料吸附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试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04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20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