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再制造分级回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8 16:39
【摘要】:考虑旧件回收质量与回收数量的不确定性特征,在分析再制造系统与回收行为的基础上,构建再制造分级回收系统动力学模型,尝试借助分级回收机制调节回收不确定性,并对再制造系统的长期表现展开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合理分级回收有利于减少回收流的不确定性,降低相关再制造成本,促使再制造更快进入良性发展状态;再制造产能扩大决策兼顾再制造收益与再制造规模,是再制造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保证;检测成本越低、回收质量波动幅度越小,最优分级数越多.再制造企业实施分级回收机制,既可以促进再制造的持续发展,也可以激励消费者提供高回收质量的旧件并改进使用习惯.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overy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old par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the recovery behavior,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remanufacturing hierarchical recovery 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an attempt is made to adjust the recovery uncertainty with the help of the hierarchical recovery mechanism. And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the re-manufacturing system is stud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able grading recovery can reduce the uncertainty of recovery flow, reduce the cost of related remanufacturing,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manufacturing. The decision of remanufacturing capacity expansion takes into account both the remanufacturing income and the remanufacturing scale, which is the favorable guarantee for the continuous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remanufacturing. The lower the detection cost, the smaller the fluctuation of recovery quality, and the more the optimal classification number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recovery mechanism in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manufacturing, but also stimulate consumers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old parts and improve their usage habits.
【作者单位】: 上海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2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15ZDB161) 上海开放大学重点项目(JF1501)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项目(CXJJ-2013-340)
【分类号】:N941.3;X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波;虞朝晖;孙强;李顺;黄明祥;王利强;;系统动力学简介及其相关软件综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02期

2 聂雅;李秀芬;;系统动力学与学习型组织[J];商场现代化;2008年23期

3 杨钢;薛惠锋;;高校团队内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6期

4 孔丽娟;伯大辉;徐学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制造企业劳动力与库存的关*系[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丁婕;李川;苏思斯;胡佳佳;;系统动力学在我国城市发展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6 马国丰;陆居一;;国内外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6期

7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论及其发展展望[J];未来与发展;1984年04期

8 张保平 ,昝廷全;系统动力学流图的泛系分析[J];天水师专学报;1991年04期

9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5年02期

10 肖广岭;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动力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延拓[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徐鉴;;时滞诱发的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A];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裴伟民;刘树安;徐梅;徐绍良;李长辉;;系统动力学——复杂问题决策的工具[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甄富允;杜国志;;系统动力学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刘宇熹;杨波;;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贾仁安;涂国平;陆伟锋;管春;;用系统动力学研究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论及其功能[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其藩;蔡雨阳;贾建国;;回顾与评述:从系统动力学到组织学习[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8 张伟;姚明辉;;高维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理论及应用[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舒蔡菊;刘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动物学习过程分析[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万祥;丁旺才;;高维含间隙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数值分析[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丁志军;思考层次的进化与思维的革命[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管股权激励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宏江;公共项目管理过程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李济;可换系统动力学与格点系统的扩散轨道[D];南京大学;2012年

4 贾启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复杂供应链系统协同策略建模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孟令兴;系统动力学建构下交通枢纽型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钟立新;基于博弈模型的复杂系统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宋喜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马鞍山市钢铁产业政策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晨雪;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光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刘玉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某省TCL电器销售公司物流成本仿真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4 匡川;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廖静云;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民办高校项目经济评价[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6 罗家静;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郑州市私家车需求仿真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7 秦彩燕;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张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能源动态价格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年

9 卢磊;基于系统动力学易腐商品供应链库存仿真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10 汪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异质性多主体国际区域合作机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19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319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