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菹草腐烂分解对污染物释放及对沉积物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2-14 05:22
【摘要】:沉水植物(Submerged macrophyte)是湖泊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在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由于氮、磷等营养盐过剩导致沉水植物在许多湖泊中过度生长且泛滥成灾。当季节转换过程中,大量的沉水植物凋落、衰亡,其残体及枯落物腐烂分解所造成严重的 二次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基于此,本论文选取典型沉积物植物—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及室内试验,研究菹草腐烂分解速率及氮、磷等营养物的释放规律;研究不同初始生物量(0g、10g、40g、80g)下菹草腐烂分解过程对上覆水及金山湖(J)、玄武湖(X)、太湖(T)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的影响,并通过三组沉积物厌氧氨氧化细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群落结构、丰度、多样性等变化特征,阐明菹草腐烂分解对硝化作用及其氮循环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菹草分解速率为0.028 d-1,分解50%干物质量所需时间为25天,分解95%干物质量需要时间为107天。菹草的分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快速淋溶分解、中速分解、慢速难分解阶段。菹草分解过程中总磷(TP)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TP积累指数呈净释放。总氮(TN)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TN积累指数表现为先积累后释放的变化规律。(2)菹草腐烂分解过程对上覆水质有明显的影响。分解初期,水体溶解氧(DO)含量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初始生物量越大,水体DO的损耗越多。此外,初始生物量越大,p H值的下降幅度越大,随后p H值缓慢上升,最终保持在一定范围。菹草的腐烂分解显著增加上覆水TN、氨态氮(NH4+-N)及TP含量,随初始生物量的增加,上覆水TN、NH4+-N、TP含量的增幅越高。上覆水中硝态氮(NO3--N)在菹草腐烂分解初期,含量迅速下降,随后呈缓慢上升趋势。(3)菹草腐烂分解可引起沉积物理化因子的变化。在其腐烂过程中,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对沉积物p H值的影响不大。此外,菹草的腐烂分解会增加沉积物TN、NH4+-N负荷,且随初始生物量的不同,对沉积物TN、NH4+-N含量增幅率亦有明显的影响。试验验结束后,J、X组沉积物中TN含量的顺序为40g80g10g0g,T组为80g10g40g0g。菹草腐烂分解对沉积物NO3--N含量的影响较为复杂。沉积物TP、铁/铝磷(Fe/Al-P)含量随菹草的腐烂分解呈增加趋势,试验结束后,TP表现为80g40g10g0g的变化顺序。J和T组钙磷(Ca-P)相对稳定。三组沉积物NH4+-N含量与上覆水体p 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菹草的腐烂分解显著改变沉积物中Anammox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丰度、多样性等生态分布特征。其中,J、X、T沉积物Anammox丰度表现为:J40J0J80J0、X80X40X0X10、T0T10T40T80。菹草的腐烂分解会降低Anammox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丰度指数(Chao1)。J组Shannon指数与NO3--N含量显著正相关,Chao1指数与TP显著负相关;T组Shannon、Chao1指数与亚消态氮(NO2--N)、NO3--N显著正相关;X组Anammox丰富度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菹草的腐烂分解将导致Anammox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随菹草初始生物量的增加,J组沉积物中Kuenenia属所占比例逐渐减少,Brocadia属所占比例增大,J80组中Brocadia所占比例达100%。X组沉积物Brocadia属随初始生物量增多所占比例逐渐减少,Kuenenia属所占比例则有所增加,X40、X8组Kuenenia属所占比例达到100%。T组沉积物中Brocadia属占主导地位,菹草腐烂分解后,T10、T40组Brocadia属所占比例为100%,T80组Brocadia属所占比例为96.87%,而Anammoxglobus/Jettenia属所占比例仅为3.13%。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文君;田在锋;胡晓波;刘霞;宁国辉;王小敏;谢建治;;白洋淀菹草不同生长期生物量与水质指标动态变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霍耀东;邹联沛;温从汉;孙瑞茹;;水体底质中磷对菹草生长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12期

3 陈小峰;陈开宁;肖月娥;张守栋;王庆亚;;光和基质对菹草石芽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效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8期

4 谭雪梅;张颖;伍亿;王超;;生态型河道应用菹草修复受损水体的实验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4期

5 李强;王国祥;;冬季降温对菹草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年05期

6 丁玲;李巍;施蓓;李强;逄勇;王国祥;郑磊夫;;透明度胁迫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生长的定量影响及其生长动力学模型[J];生态学报;2009年01期

7 曹昀;王国祥;黄齐;;水深对菹草生长的影响研究[J];人民黄河;2009年11期

8 华玉妹;杨长明;朱端卫;张金林;;逐级分离沉积物锌吸附特性受菹草影响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10期

9 王华光;李小平;刘剑彤;敖鸿毅;刘碧波;;冬季不同生境下菹草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03期

10 陈洪达;;菹草的生活史、生物量和断枝的无性繁殖[J];水生生物学报;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泽军;陈敏;蒋建辉;;菹草爆发性生长对水库安全运行的影响及防治[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湖泊健康与水生态修复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文斌;王国祥;冯冰冰;潘国权;刘玉;何伟;;玄武湖菹草的拓殖与生态管理策略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周晓红;王国祥;冯冰冰;李强;;弱光胁迫对菹草(Potamogeton cripus)幼苗生长发育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曹毅;;骆马湖菹草过度繁殖原因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5 计汪栋;施国新;张慧;徐勤松;许晔;杜开和;;菹草对Hg~(2+)胁迫的生理和结构应答反应[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植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学术报告及研究论文集[C];2007年

6 迟杰;郑岩;;酞酸酯在海河菹草根际环境中的分布特征[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张军毅;庄严;沈建荣;江岚;吴蔚;罗清吉;;太湖梅梁湾菹草繁殖的原因探讨及其生态管理[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南湖上演“人草大战”[N];长春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鸣远;菹草腐烂分解对污染物释放及对沉积物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6年

2 郑岩;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在海河干流菹草中的分布特征[D];天津大学;2009年

3 任俊龙;白洋淀菹草生长特性、氮磷积累量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4 罗媛;菹草根/叶对钙的吸收/释放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李源;菹草的抑藻效应及其对富营养盐胁迫的抗性机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6 蔡晓丹;天然水体中菹草对酞酸酯的富集降解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贾荣;重金属汞对菹草无菌苗的毒害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苏胜齐;环境对菹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及菹草对富营养化水净化能力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杜加春;菹草根际环境磷迁移转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陈小峰;不同光照环境条件下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生物学特征、形态解剖及其生理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8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378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