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漓江地表水体有机碳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30 10:18
【摘要】:科学辨识河流有机碳来源是碳循环研究的关键.本文选取典型岩溶流域漓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同位素示踪法、相关分析法、端元混合模型,利用碳稳定同位素、C/N对其2016年7~9月有机碳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DIC浓度空间分布特征为:岩溶区岩溶区与非岩溶区的混合区非岩溶区;干流区DIC浓度从上游到下游递增,主要受控于流域碳酸盐岩的空间分布比例.(2)DOC是构成漓江水体TOC的主体,TOC来源以内源有机碳为主,内源碳浓度空间分布特征为:岩溶区混合区非岩溶区,可能与岩溶区水生植物丰茂、碳酸酐酶活性较强有关,TOC中内源碳的浓度介于1.02~5.14 mg·L~(-1),平均为2.54 mg·L~(-1);TOC中内源碳的比例空间分布差异不大,平均为73.07%.(3)POC浓度、POC中内源碳的浓度及POC中内源碳的比例空间分布差异不大,POC来源以外源碳为主,POC中内源有机碳浓度介于0.01~0.16 mg·L~(-1),平均为0.05mg·L~(-1),水生生物量对漓江流域POC贡献平均为17.31%.(4)DOC浓度及内源DOC浓度空间分布均为:岩溶区混合区非岩溶区,DOC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的初级生产力,DOC中内源碳的浓度介于0.97~5.10 mg·L~(-1),平均为2.48 mg·L~(-1);DOC中内源碳的比例空间分布差异不大,平均为79.51%.研究水生光合生物对流域有机碳的影响,可以为岩溶碳汇稳定性科学问题的解答提供基础.
[Abstract]: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organic carbon in rivers scientifically is the key to the study of carbon cycle. In this paper, the source of organic carbon from July to September of 2016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isotope tracer method,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end-element mixed model. Carbon stable isotope and C / 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ource of organic carbon in Lijiang River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C concentration are: the mixed area of karst area and non-karst area; The concentration of DIC in the main stream is increasing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which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ratio of carbonate rocks in the basin. (2) DOC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OC in the Lijiang River, and the internal source organic carb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TOC.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ndogenous carbon concentrations are as follows: the non-karst areas in mixed karst areas may be related to the aquatic plants Fengmao and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ity in karst areas. The concentration of endogenous carbon in TOC is between 1.02 and 5.14 mg L ~ (-1). The average was 2.54 mg L ~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dogenous carbon in TOC, with an average of 73.07. (3) the concentration of endogenous carbon in POC and the proportion of endogenous carbon in POC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POC. The concentration of endogenous organic carbon in POC ranged from 0.01 to 0.16 mg L ~ (-1), with an average of 0.05mg L ~ (-1). The contribution of aquatic biomass to POC in Lijiang River basin was 17.31 on average. (4)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C concentration and endogenous DOC concentration were as follows: in mixed karst area, DOC wa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aquatic organisms. The concentration of endogenous carbon in DOC was between 0.97 mg L ~ (-1) and 5.10 mg L ~ (-1), with an average of 2.48 mg L ~ (-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dogenous carbon in DOC was not significant, with an average of 79.51. Th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quatic photosynthetic organisms on organic carbon in the watershed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solu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karst carbon sink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YWF201639)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GXNSFAA380064)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6JCYJYS0003)
【分类号】:X1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唐文魁;陶贞;高全洲;毛海若;姜光辉;焦树林;郑雄波;张乾柱;马赞文;;桂江主要离子及溶解无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J];环境科学;2014年06期

2 焦念志;张传伦;李超;王晓雪;党宏月;曾庆璐;张锐;张瑶;汤凯;张子莲;徐大鹏;;海洋微型生物碳泵储碳机制及气候效应[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1期

3 申泰铭;李为;张强;张阳;张红辉;余龙江;;流域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中水体碳酸酐酶活性特征——以桂江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2012年04期

4 焦念志;;海洋固碳与储碳——并论微型生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10期

5 ZHANG Cheng;WANG Jinliang;PU Junbing;YAN Jun;;Bicarbonate Daily Variations in a Karst River:the Carbon Sink Effect of Subaquatic 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2年04期

6 张永领;;河流有机碳循环研究综述[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韩耀全;周解;吴祥庆;;漓江的自然地理与水质调查[J];广西水产科技;2007年02期

8 刘再华,李强,孙海龙,汪进良,吴孔运;云南白水台钙华水池中水化学日变化及其生物控制的发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6期

9 陶贞,高全洲,姚冠荣,沈承德,邬俏钧,吴志才,刘冠超;增江流域河流颗粒有机碳的来源、含量变化及输出通量[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原雅琼;水生光合生物对漓江流域水化学和岩溶碳汇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2 邢长平;华南亚热带森林土壤~(14)C年龄及~(14)C示踪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99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钰;杨万勤;谭波;梁子逸;吴福忠;;降雨季节高山森林溪流水体中溶解碳的含量与输出特征[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2 张倩;焦树林;梁虹;袁热林;;西南喀斯特地区河流水化学研究综述与展望[J];贵州科学;2017年03期

3 丁薇;;河流水体有机碳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09期

4 李汝伟;徐大鹏;刘强;姚天舜;赵淑江;焦念志;;浙江近海海域超微型光合自养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J];西南农业学报;2017年04期

5 张瑶;赵美训;崔球;樊炜;齐家国;陈鹰;张永雨;高坤山;樊景凤;汪光义;严重玲;卢豪良;罗亚威;张子莲;郑强;肖伟;焦念志;;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04期

6 杜文越;何若雪;何师意;孙平安;莫建英;覃新行;于Ym;;桂江上游水化学特征变化及离子来源分析——以桂林断面为例[J];中国岩溶;2017年02期

7 刘运涛;张东;赵志琦;;南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水化学以及同位素组成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7年02期

8 赵海娟;肖琼;吴夏;刘凡;苗迎;蒋勇军;;漓江地表水体有机碳来源[J];环境科学;2017年08期

9 李瑞;肖琼;张陶;李建鸿;李丽;;人类活动影响下岩溶地下河水-岩作用强度时空差异分析[J];地球化学;2017年02期

10 张庆珍;腾格尔;秦建中;谢小敏;边立曾;;微生物在有机质沉积和埋葬过程中的作用——古老的沉积记录[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原雅琼;水生光合生物对漓江流域水化学和岩溶碳汇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2 尹其悦;天然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碳组分特征[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连凯;覃小群;杨慧;黄奇波;刘朋雨;;珠江流域河流碳输出通量及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2013年08期

2 张笑微;周小萍;徐尚全;王鹏;;农业活动对表层岩溶泉溶解无机碳及稳定碳同位素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2期

3 张东;黄兴宇;李成杰;;硫和氧同位素示踪黄河及支流河水硫酸盐来源[J];水科学进展;2013年03期

4 黄奇波;覃小群;唐萍萍;刘朋雨;;桂林地区不同类型岩溶地下水中δ~(13)C_(DIC)、δ~(18)O的特征及意义[J];地球化学;2013年01期

5 申泰铭;李为;张强;张阳;张红辉;余龙江;;流域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中水体碳酸酐酶活性特征——以桂江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2012年04期

6 焦念志;;海洋固碳与储碳——并论微型生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10期

7 张红波;于Ym;何师意;刘齐;李幼玲;;桂林岩溶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分析[J];中国岩溶;2012年03期

8 贾国东;陈法锦;邓文锋;;北江河水溶解无机碳同位素的季节变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9 刘再华;;岩石风化碳汇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展望[J];科学通报;2012年Z1期

10 蒋忠诚;覃小群;曹建华;蒋小珍;何师意;罗为群;;中国岩溶作用产生的大气CO_2碳汇的分区计算[J];中国岩溶;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长平;华南亚热带森林土壤~(14)C年龄及~(14)C示踪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99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波;;从有机碳营养的视角透视农作物现象[J];磷肥与复肥;2013年05期

2 贾晓红;李新荣;陈应武;李元寿;;植被恢复对旱区表土颗粒中有机碳和氮分布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6年05期

3 张建兴,刘启;有机碳评价仪校准方法的研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3年06期

4 吴洪珍,宋彬,李淑珍,张颖,万奎;含金物料中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分析方法研究[J];有色矿冶;1995年06期

5 曹军,李本纲,徐福留,陶澍,林健枝;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与铜的相互影响[J];环境化学;2001年06期

6 曹文秀;岩石中有机碳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J];河南化工;2004年06期

7 李俊鹏;郭英燕;张亚雷;周雪飞;;河流中有机碳的环境效应及其研究方法概述[J];四川环境;2011年06期

8 早川秀和,坂本充,Jun MURASE,宋学良,张子雄;抚仙湖有机碳的分布状况与动态变化(英文)[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年02期

9 陈顺喜,鞠少枚,李凡庆;P-E240C元素分析仪对土壤中有机碳的测定[J];分析测试通报;1986年03期

10 赵卫红,崔鑫,王江涛;切向超滤技术分离海洋胶体有机碳性能的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迟凤琴;匡恩俊;宿庆瑞;张久明;;北方寒地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有机碳分解规律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瑞蕊;林先贵;王一明;王俊华;王锐;;无机氮对农田土壤内外源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及相关酶活性比较[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于光;张小全;刘学端;Wu Liyou;肖烨;;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有机碳降解基因的多样性研究[A];首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会程与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高建华;汪亚平;潘少明;张瑞;李军;白凤龙;;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沉积物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对海域环境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暴春平;郭岩彬;杨景娜;吴文良;孟凡乔;;~(13)C标记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变化规律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新肥料资源研究中心 教授 廖宗文;有机碳肥补天缺[N];农资导报;2014年

2 郭姜宁 通讯员 张自强;专家揭示沙漠化过程农田退化机理[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玲;北大港水库沉积物中有机碳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艳;千阳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有机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18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418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5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