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过程中接种部分厌氧颗粒污泥促进好氧颗粒化
[Abstract]:The effect of partial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oculation on aerobic granulation process was studied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ve pressure cultivatio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AGS) after the inocula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SBR). With the shortening of settling time, some obvious biomicelles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naked eye on the 6th day. On the 11th day, a small amount of AGS. appeared when the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ith 20% mass fraction was inoculated. After adding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the proportion of bacterial micelles and yellowish AGS in the reactor increased, AGS was dominant at 22 days, and the granulation rate exceeded 90% for the first time at 26 days, which indicated that aerobic granulation was achieved successfully in the reactor.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oculated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underwent the process of disintegration and re-granulation, and it could be used as the crystal nucleus of the new particles to shorten the time required for self-coacervation. The removal rate of COD,TIN and TP was more than 90%, 90% and 87%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organic matter removal and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were achieved successfully in the same reactor.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学院;
【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506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64014;21467009)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健;迟金娟;;厌氧颗粒污泥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1年02期
2 李建金;黄勇;李大鹏;;厌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培养及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11年03期
3 施云芬;孙萌;张更宇;王旭晖;;厌氧颗粒污泥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3年04期
4 郭晓磊,胡勇有,高孔荣;厌氧颗粒污泥及其形成机理[J];给水排水;2000年01期
5 王瑞明,于洪波,韩明林,贾士儒;厌氧颗粒污泥保活脱水方法与应用的初步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李宗义,王海磊,程彦伟,王鸿磊,李培睿;成熟厌氧颗粒污泥的结构及其特征[J];微生物学通报;2003年03期
7 冯亮,吴静,陆正禹;高温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试验研究[J];中国沼气;2003年03期
8 李宗义,王海磊,王鸿磊,李培睿,程彦伟;强化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J];水处理技术;2004年02期
9 傅山岗,李宗义;厌氧颗粒污泥的超微结构分析[J];生物技术;2004年04期
10 方骁;蒋柱武;张亚雷;杨海真;;厌氧颗粒污泥性质与颗粒化研究新进展[J];江苏环境科技;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红;陈皓;陈玲;;厌氧颗粒污泥降解邻氯苯酚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清照;张东安;李咏梅;;高效厌氧颗粒污泥的驯化与培养[A];'2001中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左剑恶;邢薇;孙寓姣;;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方骁;张选军;蒋柱武;张亚雷;杨海真;;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用于低温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的中试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何炜;王世和;;厌氧颗粒污泥流化床处理有机废水的运行特性研究[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任洪强;除坚;伦世仪;;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工作特性[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陈皓;陈玲;黄爱群;;用INT2表征厌氧颗粒污泥ETS活性的方法及应用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富;厌氧颗粒污泥规模化培养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鹿时雨;IC+A/O+物化工艺处理大豆蛋白废水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杰;厌氧颗粒污泥处理含2,4,6-三氯酚废水及其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鲁慧珍;厌氧颗粒污泥处理含铀(Ⅵ)废水的效能及微生物群落分析[D];南华大学;2016年
4 李婷;PVA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启动与运行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5 董婷婷;暗发酵产氢菌的分离及其强化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
6 成雯;厌氧颗粒污泥对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任自成;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的培育及产业化[D];天津大学;2009年
8 朱邦辉;厌氧颗粒污泥特性和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丁养城;厌氧颗粒污泥群感作用及调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谢海宁;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2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47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