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蓝细菌聚集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5 14:52
【摘要】:抗生素的广泛、大量使用,导致其进入生态环境。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生物学效应,对其研究已不止局限于作为一种污染物。抗生素如何影响微生物的生理机能,以及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受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据报道,在环境中检出的抗生素多为亚抑菌浓度。与高浓度抗生素的效能相比,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微生物生理活动的影响不仅为抑菌性,还将作为信号分子改变微生物的群居性、运动性、抗压性和生物膜形成,并促进微生物之间的协作或竞争关系。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致病菌及模式微生物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而很少有研究考察环境中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具有生态效应的微生物的影响。蓝细菌作为一种典型的,具有重要生态环境效应的功能微生物,既是全球碳循环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可能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过度增殖导致水华或赤潮。鉴于蓝细菌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现状,亚抑菌浓度抗生素与蓝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本章研究选用两种典型的抗生素(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对细长聚球藻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体系中存在亚抑菌浓度抗生素时,细长聚球藻聚集率有所提高。当抗生素浓度为0.1μg/ml时,聚集率明显提高30%~40%。相似的现象在短时接触(24 h)实验中也有存在。通过分析表面性质发现,在亚抑菌抗生素存在情况下,细长聚球藻的表面电荷、亲疏水性及形态均发生改变,而这些变化导致聚集的增加。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胞外聚合物中胞外蛋白和多糖的相对含量,发现抗生素的存在改变胞外蛋白的分泌量,导致细长聚球藻表面性质的变化,进而影响聚集。为了进一步模拟在自然水体中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长聚球藻的作用,本研究考察了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pH和离子强度下,细长聚球藻的聚集能力更易受抗生素的影响。(2)铜绿微囊藻过量生长是导致水华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铜绿微囊藻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2μg/ml卡那霉素或0.01 μg/ml妥布霉素浓度下,铜绿微囊藻聚集率分别增加约14.9%和25.4%。经表面性质分析发现,表面电荷和亲疏水性只发生了微弱的变化。在短时接触实验中,铜绿微囊藻与抗生素作用后聚集率和表面性质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这一方面说明了表面性质在聚集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表明,在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存在条件下,不同蓝细菌菌株有着不同的生理变化。(3)微生物的聚集是生物膜形成的第一步,结合第二章研究结果,本章研究以细长聚球藻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亚抑菌浓度卡那霉素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通过转录分析考察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O.05~0.1 μg/mL卡那霉素能够促进蓝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通过对细长聚球藻的表面性质及形态分析发现,胞外蛋白对于调节生物膜形成起重要作用,且蓝细菌形态的变化也对生物膜形成产生影响。同时,通过对抗生素存在条件下蓝细菌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及碳酸酐酶的转录分析,发现两种酶的表达均发生了变化。综合细长聚球藻生物膜及酶表达量的变化,我们推断在亚抑菌抗生素存在情况下,由蓝细菌介导的生物钙化作用可能提高,而钙化过程的提高可能间接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产生较大的生态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2;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昭;;我国植物蓝细菌共生研究进入世界前沿[J];科技经济市场;2002年12期

2 柯为;;一种多功能的蓝细菌[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4期

3 Rabindra N.Padhy;孙熙年;;可以用作肥料和处理废物的蓝细菌[J];世界科学;1986年07期

4 肖天,孙松,张武昌,李超伦,金明明;白令海蓝细菌分布[J];极地研究;2001年01期

5 王志方,艾秀莲,李晨华,王玮,王成,张伟,王博;蓝细菌多糖研究进展[J];新疆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6 施庆珊,冯方平;蓝细菌肽研究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2期

7 杨斌;董俊德;杨志浩;张燕英;;中国南海蓝细菌的化学成分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07年04期

8 刘荣;于海峰;逄圣慧;贺韵雅;;蓝细菌中紫外吸收物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11期

9 应天翼;余涛;姚戈;;蓝细菌神经毒素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12年06期

10 郑典元;;蓝细菌的固氮[J];生物学通报;199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定基;;研究蓝细菌(蓝藻)生物反应器的回顾[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孙晟;李洪波;;黄海蓝细菌生态分布特点研究[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李民;吴庆余;;蓝细菌谷氧还蛋白的性质及其目标蛋白的鉴定[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兴国;吴庆余;;蓝细菌藻胆体及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动态变化和功能[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高媛;陈彬;郑伟文;;共生蓝细菌PCD相关基因的克隆和测序[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吴忠兴;陈坚;郑伟文;;23种固氮蓝细菌的ITS间隔区的PCR-RFLP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李东霞;王莉;陈雯莉;;MreB在鱼腥蓝细菌PCC 7120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功能研究[A];2012年鄂粤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姜红霞;吴亚生;蔡春芳;;重庆老龙洞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中的管状蓝细菌化石及其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9 赵梦溪;江永亮;何永兴;周丛照;;2-OG对蓝细菌氮代谢调控转录因子NtcA的DNA结合能力影响的结构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于海峰;贾士儒;;不同营养模式培养条件下发状念珠藻细胞的生长特性[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常亮富;我国蓝细菌固氮研究走在世界前列[N];农民日报;2002年

2 记者 吴鹤年;我植物蓝细菌共生研究进入世界前沿[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梦溪;鱼腥蓝细菌异形细胞分化调控关键蛋白质的结构与调节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谭慧;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细菌酪氨酸激酶和小分子量酪氨酸磷酸酶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薛林贵;增强UV-B胁迫下蓝细菌NO信号的产生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孙雅芳;蓝细菌光受体色素化及晶体结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5 周吟;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复制起点oriC的鉴定及其相关区域对异形胞发育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吴璇;小分子化合物S-(3,4-二氯苯甲基)异硫脲对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细胞分裂相关事件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少然;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严谨反应相关基因rel_(ana)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琳睿;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蓝细菌聚集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黄晓珍;蓝细菌核糖体23S rRNA的剪切现象[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万莉;细菌荧光素酶标记的蓝细菌磷酸盐生物传感系统的建立和初步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尹文翠;发状念珠蓝细菌细胞的优化生长及其活性成分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5 吴忠兴;固氮蓝细菌与小麦共生体系的创建及亲和藻株的筛选[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史明科;逆境胁迫对发状念珠蓝细菌细胞生理生化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7 孙晟;东黄海海洋蓝细菌(Synechococcus)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8 陈彬;蓝细菌与苏铁重组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9 晋虎;蓝细菌融合标签技术分离纯化蛋白质方法的建立与优化[D];天津大学;2014年

10 王永强;细菌荧光素酶标记的蓝细菌磷酸盐生物传感器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3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23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f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