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太湖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来源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20 12:38
【摘要】:选取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太湖流域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等级均处于安全至中度污染之间,Hg、Cu和Zn对其土壤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较大,其中Hg的影响最为深刻,起到决定作用,Cr是唯一未对其土壤环境质量造成危害的元素;由重金属元素来源分析结果发现,太湖流域土壤中的Hg、Cu和Zn主要源自于工业源,As、Pb和Cd主要源于农业上施用的化肥农药,其中Pb和Cd也同时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Cr的来源相对天然,未受到明显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Abstract]:The Taihu Lake Basin 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and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situation was evaluated by 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 method and Nemero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method, and the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grade of heavy metals in Taihu Lake Basin was between safe and moderate pollution. Hg,Cu and Zn caused great harm to their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among which Hg had the most profound influence and played a decisive role. Cr was the only element that did not cause harm to its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it is found that Hg,Cu and Zn in the soil of Taihu Lake Basin mainly come from industrial sources, As,Pb and Cd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applied in agriculture, Pb and Cd are also affected by natural factors, and the sources of Cr are relatively natural and are not affected by obvious human factor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531)
【分类号】:X53;X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锡文;任洪吉;史慧明;;因子分析与分析化学[J];分析化学;1987年04期

2 孙联;;因子分析法在环境统计和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1992年04期

3 翟航;周俊;李世梅;张丹;辛欣;;因子分析法在污染源解析方面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2014年01期

4 王庆杰,马民涛;因子分析在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5 王力勤,韩玉英;环境保护中因子分析等方法的某些应用与进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7期

6 袁丙;因子分析及其在土壤背景值调查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6年04期

7 谢柏林;;工业废水污染的因子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7年04期

8 何文琪;;因子分析—光度法分析多环芳烃混合物[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9年05期

9 邓朝生,尚金城,陈鹏;我国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3年03期

10 戴树桂,曾幼生;目标识别因子分析及其在空气污染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林军;周红;吕凤兰;胡俊杰;张鑫;;因子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快速筛选高危害化学品[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震;陈景文;田福林;杨萍;姚子伟;;辽宁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贡献率解析[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作权;;复杂度方法及其在重庆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平仙隐;韩金娣;沈新强;;基于因子分析的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渔业环境质量研究[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吴启堂;黄国锋;蒋成爱;;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A];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与管理论文集[C];2000年

6 冯晔;陈仁忠;谢晓丽;骆伟尧;张文志;;广州市蔬菜产区环境质量评价与开展无公害生产对策[A];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与管理论文集[C];2000年

7 张庆军;梁合诚;周爱国;;九江市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原霞;;血液中铅及镉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王祖伟;;天津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质量评价[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孟令尧;;城市社会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及应用[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龙邹霞 通讯员 何建华;北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组成立[N];中国海洋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薛辰;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类图书 专业社掌握资源[N];新华书目报;2014年

3 张新战 陈东升 河南省内乡县环保局;多措并举保护土壤环境质量[N];中国环境报;2014年

4 梅广欣 记者  叶滨;哈市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良好[N];哈尔滨日报;2007年

5 张伟;全国首个土壤环境质量地方标准开编[N];中国矿业报;2011年

6 陈林艳 中共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区委办公室;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亟待加强[N];中国环境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薇;微生物—蓖麻联合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潘峗;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毒性行为及其资源化利用过程的风险评估[D];上海大学;2015年

3 万甜;超声溶胞污泥回流-SBR工艺典型重金属再分配及累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杨婷;微生物细胞表面的化学/基因改性调控用于重金属分离及(形态)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5 刘小雪;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特征[D];吉林大学;2016年

6 杨成方;金属硫化物矿区稻田土壤中硫素的迁移转化及次生硫酸盐矿物中重金属的溶出机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海燕;大蒜重金属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8 李其林;重庆市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薛红喜;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吸附机制及污染生态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陆引罡;铅镍富集植物的筛选及其根际微生态特征[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帅;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2 魏其功;基于石油荧光特性的Logistic回归鉴别海上溢油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3 黄静;淮南潘谢采煤塌陷区水污染源解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4 周旋;基于GIS的辽源市矿区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5 臧艺鹏;基于竞争性评价模型的青岛市各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与比较[D];青岛大学;2010年

6 王丽梅;黄土残塬沟壑区农林复合系统环境质量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7 王喜红;人工神经网络在资阳市小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颖;阜新市环境质量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9 吕焕哲;桃花江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建平;西乡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8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28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2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