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外源电子受体对五氯酚还原脱氯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4 18:31
【摘要】:五氯酚(PCP)在我国被广泛的用作为除草剂、杀虫剂、杀真菌剂以及木材反腐剂。它具有相对持久性、高毒害性,在自然环境下半衰期较长,所以对环境仍产生深远地影响。在长期的淹水条件下,PCP的微生物厌氧脱氯过程是PCP降解最主要的方式。三价铁、硫酸盐和硝酸盐作为自然土壤中重要的竞争性电子受体,其还原过程可与PCP脱氯还原同时发生,这使得厌氧PCP降解过程更加复杂。本论文以PCP作为目标氯代有机污染物,基于泥浆培养和富集硫酸盐还原菌群体系,研究了外源电子受体(硫酸盐和硝酸盐)对PCP还原脱氯的影响以及微生物调控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土中PCP在40天完成完全脱氯,相比于不添加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对照处理,外源添加的硫酸盐和硝酸盐都抑制PCP的还原脱氯,且随着硫酸盐和硝酸盐添加浓度的提高,PCP的还原率依次降低。但因外源补充了电子供体,足够完成培养体系中所有还原过程的电子消耗量,因此,与对照相比,硫酸盐和硝酸盐添加浓度的增加只会抑制培养前期的脱氯速率,至培养末期时还原脱氯无差异。试验中PCP脱氯途径从邻位脱氯开始,再通过邻位、对位和间位脱氯最后形成3-MCP作为最终产物。通过高通量测序水稻土中检测到的主要的属有:Desulfobacca、Syntrophomonas、Pelotomaculum、Geobacter、Pesudomonas、Desulfitobacterium、Desulfovibrio、Clostridium、Sedimentibacter 和 Caloramator。其中,Desulfitobacterium属最可能是本试验中的脱氯菌。细菌群落结构除了具有相似的主要菌属,在硝酸盐和硫酸盐处理中分别具有一些特有的菌属,如硝酸盐处理中的Caldicoprobacter和硫酸盐处理中的Desulfovibrio。(2)硫酸盐土壤中PCP在培养到60天时才发生还原脱氯,至培养90天时,所有处理中20mM Na2MoO4处理的PCP脱氯转化率最大,为22.5%,20mM NaN03处理的转化率最小,为7.5%。PCP在不同硝酸钠处理中的残留量排序为20mM10mM1mM5mM。并且,PCP通过邻位脱氯产生唯一的产物2,3,4,5-TeCP。跟不添加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对照处理相比,硝酸盐的添加对PCP降解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的硝酸盐处理(1 mM和5 mM硝酸盐)促进了 PCP的还原脱氯;而高浓度的硝酸盐处理(10 mM和20 mM硝酸盐)则抑制了 PCP的还原脱氯。硫酸盐土壤微生物主要以Clostridia、Alph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和 Deltaproteobacteria 纲组成;硫酸盐土壤由于其高盐度等特性,所以Dethiobacter和Alkaliphilus两个嗜碱性的属的相对丰富度较高。此外,硫酸盐土中还检测到可能具有还原脱氯功能的脱氯菌 Anaeromyxobacter、Geobacter、Dehalobacter 属。(3)通过富集培养并驯化的方式得到硫酸盐还原菌群,发现SRB菌群能够耐受PCP,但不能够降解转化PCP。随着PCP浓度的增加,SRB菌群的硫酸盐还原率下降,可见高浓度的PCP的存在对SRB菌群具有毒害作用,抑制了硫酸盐还原。本论文通过研究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土壤(水稻土和硫酸盐土)中PCP的还原脱氯情况,发现:通过补充充足的电子供体,则会降低因SO42-和NO3-还原对电子竞争而导致的PCP还原脱氯的抑制效应;此外,通过抑制硫酸盐还原以及施加适量的硝酸盐,则会调控富含硫酸盐、且缺氮的厌氧土壤中PCP的还原脱氯,从而实现PCP高效降解。本论文研究结果为不同土壤类型的PCP污染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德礼,马鲁铭,周荣丰;水溶液中氯代烷烃的催化还原脱氯研究[J];环境化学;2004年06期

2 王弋博;武春媛;周顺桂;;腐殖质在Comamonas koreensis CY01介导的2,4-二氯苯氧乙酸还原脱氯过程中的作用[J];草业学报;2011年01期

3 吴德礼;王红武;马鲁铭;;氯代烃结构特性对其还原脱氯反应速率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谢凝子;邱罡;陈少瑾;;钯铁双金属体系还原脱氯水中二氯苯同分异构体[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5 徐颖华;马昊;刘奇;龚金星;张佳;徐春凤;马淳安;;三氯乙酸在活性银阴极上的电还原脱氯[J];化工学报;2008年S1期

6 肖骁;肖松文;;锌粉对聚氯乙烯的机械化学还原脱氯[J];化工环保;2006年05期

7 曾宪委;刘建国;聂小琴;;基于零价铁的双金属体系对六氯苯还原脱氯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01期

8 吴双桃;陈少瑾;;钯/铁双金属对六氯乙烷的催化还原脱氯[J];化工环保;2007年01期

9 吴德礼,马鲁铭,王铮;氯代有机物结构性质对还原脱氯速率的影响[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5年01期

10 龚金星;徐颖华;马淳安;马昊;祝占根;;锌/银二元金属体系中五氯吡啶的电催化还原脱氯[J];化工学报;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秦振林;陈硕;全燮;张耀斌;;钯修饰阵列碳纳米管电极对多氯联苯的电还原脱氯[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秦振林;陈硕;全燮;张耀斌;;载钯阵列碳纳米管电极对多氯联苯的电还原脱氯[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徐夫元;邓述波;徐杰;张望;朱剑锋;黄俊;余刚;;Fe-Ni合金的机械球磨制备及其对4-氯酚的还原脱氯[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段冬;吴德礼;段志婕;马鲁铭;;2,4-二氯苯氧乙酸的Pd/Fe催化还原脱氯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芳柏;;界面有机氯还原脱氯与铁物种循环转化的交互反应机理[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琚雄飞;还原脱氯微生物的生物固氮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徐艳;厌氧条件下五氯酚还原脱氯动力学及其化学—微生物学耦合调控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3 王向宇;纳米钯/铁双金属体系对氯代有机物催化还原脱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崔春月;具有微结构表面碳电极对水中氯代酚的电催化还原脱氯[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徐江;稳定化纳米级钯铁体系对水中2,,4-二氯苯酚的催化还原脱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童辉;腐殖质促进水稻土中五氯酚厌氧还原脱氯与矿化的微生物学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魏蒙;TiO_2光催化剂对氯酚化合物的还原脱氯性能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2 余辉;微电场刺激下多氯联苯厌氧还原脱氯过程的强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薛丽丽;外源电子受体对五氯酚还原脱氯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4 谢丽红;g-C_3N_4基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含氯有机物还原脱氯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5 秦振林;钯修饰阵列碳纳米管电极对多氯联苯的电还原脱氯[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祝开然;电催化与nZVI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协同还原脱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张健;Al_2O_3改性PVDF纳米钯/铁双金属体系制备及对氯乙酸脱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陈超;纳米钯/铁双金属体系对氯乙酸还原脱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0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40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