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两种邻苯二甲酸酯抗体的制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03-19 21:04

  本文关键词:两种邻苯二甲酸酯抗体的制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是一种增塑剂,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食品包装材料中。然而,由于PAEs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很容易解离并进入环境中,可造成PAEs在环境中的普遍残留,从而对环境与人类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调查环境中此类污染物的分布状况,评估其潜在的环境危害,有必要建立一种针对环境中痕量PAEs高效可靠的分析方法。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及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DEP)是环境中被普遍检出的两种典型PAEs。目前,DBP与DEP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液质联用(LC-MS/MS)等仪器方法,这些方法具有准确定量的优势,但是,检测成本高、样品预处理复杂和检测周期长等不足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与此相比,基于抗原/抗体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则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和简单快速等特点,在环境分析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合成了两种针对DBP与DEP的半抗原,免疫动物分别得到了相应的抗体。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DBP与DEP的ELISA分析方法,并将其成功用于实际水体及食品介质中该类塑化剂的分析检测,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的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成功合成了半抗原—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DBAP),并以重氮化法制备了免疫原DBAP-BSA,对新西兰大白兔免疫后,得到了DBP的多克隆抗体,其效价为25.6×104,本抗体仅对邻苯二甲酸丁苄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有交叉反应,其交叉反应率分别是22.5%和1.08%。通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建立了DBP残留检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IC50值为421 ng/mL,线性范围为70~1600 ng/mL,相关系数R2为0.9918,LOD为66.6 ng/mL,加标回收回收率在79.7%~105.4%之间,变异系数在3.25%~10.2%之间。2.本研究成功合成了半抗原—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DEAP),并以戊二醛法制备了免疫原DEAP-BSA,对Balb/C小鼠免疫后,成功制备出DEP单克隆抗体细胞株4G2,其效价为9×104,本抗体仅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单乙酯及邻苯二甲酸丁苄酯有交叉反应,其交叉反应率分别是4.29%、2.03%、0.035%。通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建立了DEP残留检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IC50值为72 ng/mL,线性范围为20~320ng/mL,相关系数R2为0.9916,检测限LOD为11.9 ng/mL,加标回收率在76.3%~103.6%之间,变异系数在2.67%~11.48%之间。3.利用上述建立的方法对镇江地区部分小型浅水河流中水体、底泥以及牛奶、咖啡、白酒等常见食品中的DBP和DE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市区河流中均存在DBP与DEP的污染(除玉带河因定期清淤,故水质较好),且污染较为严重,亟需治理。而食品中DBP与DEP的残留分别为:ND~300.8ng/mL和ND~112.3 ng/mL,其中DBP在食品中的分布为:白酒咖啡牛奶。总体表明,所检食品中两种PAEs浓度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抗体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环境水体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30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缩略词12-13
  • 第一章 绪论13-29
  • 1.1 引言13
  • 1.2 邻苯二甲酸酯概述13-17
  • 1.2.1 PAEs的理化性质13-15
  • 1.2.2 PAEs的危害15
  • 1.2.3 PAEs的限量标准15-17
  • 1.3 环境及食品中PAEs的污染状况17-19
  • 1.3.1 环境水体中PAEs的污染状况17
  • 1.3.2 大气中PAEs的污染状况17-18
  • 1.3.3 土壤中PAEs的污染状况18-19
  • 1.3.4 食品中PAEs的污染状况19
  • 1.4 邻苯二甲酸酯的仪器检测方法19-23
  • 1.4.1 光谱法19-20
  • 1.4.2 色谱法20-23
  • 1.5 免疫分析方法23-27
  • 1.5.1 免疫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23-25
  • 1.5.2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25
  • 1.5.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25
  • 1.5.4 荧光免疫分析方法25-26
  • 1.5.5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26
  • 1.5.6 酶免疫分析方法26-27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7
  • 1.7 研究内容27-29
  • 第二章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多克隆抗体的制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29-59
  • 2.1 实验材料29-32
  • 2.1.1 试剂和药品29-30
  • 2.1.2 仪器与设备30-31
  • 2.1.3 溶液配置31
  • 2.1.4 实验动物31-32
  • 2.2 实验方法32-42
  • 2.2.1 透析袋的预处理32
  • 2.2.2 DBP半抗原的制备32-33
  • 2.2.3 DBP免疫原和包被原的制备33-34
  • 2.2.4 动物免疫34-35
  • 2.2.5 制备血清35
  • 2.2.6 抗血清的筛选35-38
  • 2.2.7 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优化38-40
  • 2.2.8 环境水体及食品样本中DBP的检测40-42
  • 2.3 结果与讨论42-58
  • 2.3.1 DBP免疫半抗原的鉴定42-44
  • 2.3.2 DBP免疫原和包被原的鉴定44-45
  • 2.3.3 抗血清的筛选45-46
  • 2.3.4 ELISA方法的优化46-54
  • 2.3.5 镇江环境水体及食品中DBP的检测54-58
  • 2.4 本章小结58-59
  • 第三章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59-88
  • 3.1 实验材料59-61
  • 3.1.1 试剂和药品59
  • 3.1.2 仪器与设备59-60
  • 3.1.3 溶液配置60-61
  • 3.1.4 实验动物61
  • 3.2 实验方法61-72
  • 3.2.1 透析袋的预处理61-62
  • 3.2.2 DEP半抗原的制备62-63
  • 3.2.3 DEP免疫原和包被原的制备63
  • 3.2.4 动物免疫63-64
  • 3.2.5 制备血清64
  • 3.2.6 抗血清的筛选64-66
  • 3.2.7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66-70
  • 3.2.8 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优化70-71
  • 3.2.9 环境及食品样本中DEP的检测71-72
  • 3.3 结果与讨论72-87
  • 3.3.1 DEP免疫半抗原的鉴定72-74
  • 3.3.2 DEP免疫原和包被原的鉴定74-75
  • 3.3.3 抗血清的筛选75
  • 3.3.4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75-76
  • 3.3.5 ELISA方法的优化76-84
  • 3.3.6 镇江环境水体及食品中DEP的检测84-87
  • 3.4 本章小结87-88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88-90
  • 4.1 结论88-89
  • 4.2 展望89-90
  • 参考文献90-98
  • 致谢98-99
  • 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邻苯二甲酸酯危害严重[J];北方环境;2004年03期

2 ;邻苯二甲酸酯危害严重[J];江苏环境科技;2005年01期

3 任仁;警惕邻苯二甲酸酯污染[J];大学化学;2003年06期

4 李海燕,施银桃,曾庆福;胶束电动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酯[J];工业水处理;2004年08期

5 王华;吕锡武;;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05年06期

6 郑和辉;钱城;;邻苯二甲酸酯降解状况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2期

7 董夫银;闫杰;;欧盟及美国禁用邻苯二甲酸酯的法规及其出台始末[J];检验检疫科学;2006年03期

8 张鸿郭;陈迪云;罗定贵;谢文标;褚红榜;刘千红;苏贵臣;;填埋场周边土壤邻苯二甲酸酯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S2期

9 邓敏军;黄小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黄珂;赵东豪;黎智广;陈培基;;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酯[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芹;饶竹;江林;宋淑玲;黄毅;佟玲;孙伟琳;郝玲玲;;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和己二酸酯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高艳蓬;姬越蒙;安继斌;安太成;赵存元;;深度氧化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存雄;张明时;高庚申;;贵州省土壤样品中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分析测定与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4 陈海东;鲜U_鸣;邹惠仙;孙成;;植物样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的分析测定[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曹源;仇雁翎;陆欢欢;朱志良;赵建夫;;淀山湖邻苯二甲酸酯的历史检测结果与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舒为群;刘慧杰;陈济安;;全球性环境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的健康危害研究进展[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张波涛;张阳;向渭旭;;北京湖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分布及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8分会:质谱分析[C];2014年

8 石凤琼;林钦;柯常亮;于紫玲;;广西钦州湾海洋生物体内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程度及其健康风险评价[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刘文莉;张崇邦;张珍;;电子垃圾拆解地区不同深度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分布特征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10 汪军;滕应;骆永明;马文亭;李振高;;设施农业环境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现状与风险评估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铁鹰;尽快制定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标准[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王晓冬;我国对药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有严格限定[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 郝凤桐;香水有“毒” 还能用吗[N];健康报;2010年

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 郝凤桐;香水有“毒”是“被添加”还是“主动添加”[N];北京日报;2010年

5 丁永明;孕妇常用化妆品[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6 南方周末记者 彭利国;儿童玩具再陷“激素门”[N];南方周末;2011年

7 记者 刘向;人体摄入邻苯二甲酸酯多于预测[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苏志明;美加州禁止玩具含若干类软化剂[N];中国质量报;2008年

9 辛平;德科学家警告邻苯二甲酸酯有碍生殖功能[N];医药导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项丹平;化妆品集体遭遇“致癌门”,还能用吗?[N];中国妇女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微;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林兴桃;邻苯二甲酸酯及其代谢物分析方法研究及暴露评价[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郑明岚;婴幼儿拟除虫菊酯及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与生长发育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2年

4 陈曦;孕期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及其对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5 杜娴;重庆主城两江水体与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和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及特征[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莲;基于碳纤维预处理柱同时分离检测邻苯二甲酸酯及其代谢物[D];延边大学;2015年

2 徐宏景;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与迁移因素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刘萌;液相微萃取法研究PVC医疗器械中邻苯二甲酸酯在注射液中的迁移[D];浙江大学;2014年

4 朱效宁;尿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5 高海军;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6 刘靖靖;GC-MS法检测酒类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7 周军;两种邻苯二甲酸酯抗体的制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江苏大学;2016年

8 白舟;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沈婷;室内空气和降尘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析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莹莹;溶剂浮选法在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两种邻苯二甲酸酯抗体的制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6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