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希瓦氏菌合成并协同纳米钯还原氯硝基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5 10:12
【摘要】:研究了异化金属还原细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合成金属钯纳米颗粒,用于还原2-氯硝基苯的还原机制、过程和动力学。结果表明,S.oneidensis MR-1可将氯钯酸钠还原成零价钯纳米颗粒(Bio Pd)。S.oneidensis MR-1和Bio Pd协同能催化2-氯硝基苯的还原,且S.oneidensis MR-1的醌脱氢酶Cym A在还原中发挥重要作用。2-氯硝基苯的还原产物包括2-氯苯胺、硝基苯和苯胺,而苯胺是还原最终产物,说明该体系可同时实现脱氯和硝基还原。动力学分析显示,Bio Pd-Shewanella协同催化体系还原2-氯硝基苯的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芳;李明堂;;2-氯硝基苯对鲫鱼体内抗氧化酶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赵非,刘虹,王淑君,牛桂兰,周宁一;Pseudomonas sp.ZWL73对4-氯硝基苯及多种芳香烃化合物的趋化性[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年06期

3 王轶南;穆晓虎;封妮莎;丁君;常亚青;;海水希瓦氏菌(Shewanella aquimarina)PCR检测方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年02期

4 颜世永;史宇坤;;假希瓦格■类生物生活方式探讨[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2年01期

5 许玫英,郭俊,钟小燕,曹渭,孙国萍,岑英华;一个降解染料的希瓦氏菌新种——中国希瓦氏菌[J];微生物学报;2004年05期

6 许志诚;洪义国;罗微;许玫英;孙国萍;郭俊;岑英华;;厌氧条件下希瓦氏菌腐殖质还原对偶氮还原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06年04期

7 杨湘宁,周建平,冯蘅;西南地区假希瓦格■类地层分布规律的研究[J];古生物学报;1996年03期

8 周祖仁,杨群,盛金章;假希瓦格鈭属(Pseudoschwagerina)和球希瓦格鈭属(Sphaeroschwagerina)[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7年02期

9 吴鹏;洪义国;顾继光;殷波;段舜山;;红树林湿地希瓦氏菌W3的分离及腐殖质还原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0年04期

10 谢水波;张亚萍;刘金香;刘迎九;李仕友;王劲松;刘海燕;;腐殖质AQS存在条件下腐败希瓦氏菌还原U(Ⅵ)的特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博;许玫英;孙国萍;;脱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S12在不同偶氮染料浓度下脱色时所表达的膜蛋白的二维凝胶电泳分析[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金香;奥奈达希瓦氏菌铀(Ⅵ)还原能力的增强机制及应用基础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江莹;一株腐败希瓦氏菌对活性艳红X-3B和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

2 夏泽超;希瓦氏菌调控硒还原电子传递途径的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李灿;基于群体感应分析腐败希瓦氏菌对副溶血弧菌毒力因子的影响机制[D];广东海洋大学;2016年

4 康嘉兴;希瓦氏菌MR-1在共培养过程中胞外电子传递通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5 冀秋燕;希瓦氏菌还原水不溶性苏丹红染料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永华;奥奈达希瓦氏菌MR-1去除U(Ⅵ)的性能及机理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7 陈洁;奥奈达希瓦氏菌MR-1的Fe(Ⅲ)还原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8 许志诚;中国希瓦氏菌D14~T对偶氮染料的生物降解及腐殖质对其影响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9 李光飞;荧光标记脱色希瓦氏菌S12[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7年



本文编号:2587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87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