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演化博弈和仿真分析的土地重金属污染规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02:43
【摘要】:伴随着我国数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各种令人堪忧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起来。近年来我国土地重金属污染事件频繁爆发,许多地区的土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经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和群众的身心健康。虽然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土地重金属污染问题,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性文件,投入大量资金、技术和人力,研究开发土地修复技术,开展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胡鞍钢等(2000)把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结为政府在管理方面的失灵,认为相对于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方面的问题,更关键的问题是污染治理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难以协调。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案例中,不断出现污染反弹难以根治、环保信息失真和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地方政府之间合作困难、地方政府包庇企业违规排污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很多土地重金属污染防治计划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因此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分析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过程中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原因,探索能够协调利益冲突、促进污染治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规制策略,已经成为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乃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如下。(1)梳理我国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典型案例,归纳目前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界定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行为策略及其博弈关系与博弈焦点。(2)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的纵向分析路径以及“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横向分析路径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稳定策略及其影响机制,提出有效的规制策略,促使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的目标;并运用VensimPLE软件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规制策略的有效性。关于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的结论如下。(1)企业作为污染制造者,在生产活动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没有外界监管或者监管不力时,不仅缺乏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的动力,而且有主动寻求地方政府进行合谋的动机,从而导致政企合谋问题的出现。(2)地方政府作为污染治理的实际操作者,因为政绩考核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会有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牺牲土地环境的动机,在缺乏有效外界约束和激励条件下,不会尽力保护土地环境;地方政府之间也因为相互竞争等原因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共同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3)中央政府作为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发起者,会从全局考虑问题,致力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因此会制定严格的污染治理标准并督促地方政府贯彻实施。(4)公众作为污染受害者,会通过上诉等途径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也可能会因为不愿意承担抗议活动带来的损失,以及“搭顺风车”的心态等原因而采取沉默忍耐的策略。关于利益相关者之间行为策略演化博弈的分析结论如下。(1)为了促使企业主动采取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的策略,可以通过提高地方政府对采取“治理”策略企业的奖励力度、提高地方政府对采取“违规”策略企业的惩罚力度、提高对地方政府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保护环境行为的奖励力度、提高企业污染环境所受到的社会负面影响、提高公众上诉成功获得的赔偿金额、减少企业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的成本、减少公众上诉成本等途径来实现。(2)为了防范地方政府与企业形成合谋,可以通过增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纵容企业违规排污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中央政府发现地方政府和企业形成合谋的概率、减少企业通过行贿地方政府扩大生产规模而增加的产出等途径来实现。(3)为了促使相邻地区形成合作关系共同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提高环境状况评价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例、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污染的差别奖励系数和差别惩罚系数、提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治理污染的奖励、提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不治理污染的惩罚、提高排污地区政府对受害地区的赔偿金额、提高排污地区政府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时自己获得的正面影响、提高排污地区政府不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时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受害地区政府的上诉成本、减少排污地区政府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的成本,来促使相邻地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鉴于演化博弈分析提供的规制策略在现实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了政府规制策略,并运用仿真分析证实了规制策略的有效性。关于地方政府规制策略的优化结论如下。首先,地方政府对企业采取动态惩罚策略,让惩罚力度与企业防治污染的态度和土地环境污染程度直接相关,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污染反弹现象,促使企业采取有利于土地环境的生产方式。而且地方政府采用的动态惩罚策略的力度越大,越能促使企业主动对废弃物进行预处理工作,避免土地环境遭受污染。其次,地方政府对公众采取奖励上诉的策略,不仅促使企业主动进行预处理工作,避免土地环境遭受污染,还可以促使公众尽到监督的义务。关于中央政府规制策略的优化结论如下。首先,中央政府为了防范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形成合谋破坏土地环境的行为,必须同时严惩当事的地方政府官员和排污企业,对地方政府官员群体和企业群体形成强大的警示效应。这样能够促使企业采取不行贿的策略,地方政府采取不受贿的策略,极大降低了 了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合谋的可能性。其次,在相邻地区都是排污者的情况下,为了激励地方政府主动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中央政府可以对地方政府采取差别奖励和差别惩罚的策略,这样能够以更少的代价,促使两个地方政府都主动治理污染,从而地方政府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而且差别奖励和差别惩罚的程度越大,越有利于激励地方政府主动治理污染。第三,在相邻地区分别是排污者和受害者的情况下,为了激励地方政府主动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中央政府可以对排污地区政府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有利于迅速形成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还能长期维持排污地区政府主动治理污染的动力,从而能长期保护土地环境。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结合我国近年来土地重金属污染的典型案例和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了一个土地重金属污染规制策略的综合分析框架,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的纵向路径以及“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横向路径,全方位分析土地重金属污染规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有效的规制策略。(2)在博弈分析中采用了更为贴近现实情况的假设条件,即博弈参与人的有限理性假设和多次博弈假设,分析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中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为策略的博弈关系、博弈焦点、博弈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机制。(3)优化了土地重金属污染的规制策略。结合演化博弈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能够促使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取得良好效果的规制策略,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PL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证实了这些规制策略是有效的。本文构建了包含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关于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的博弈分析框架,丰富了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理论体系,揭示了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效果的影响机理,针对目前我国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规制策略,并运用博弈分析和仿真分析加以验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为我国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
【图文】:

曲线,地方政府,土地污染,边际


会根据实际的情况权衡利弊,选择适当的行为策略。因此,地方政府不逡逑一定会妥善做好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逡逑图4.7可以解释地方政府在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时牺牲土地环境利益的原因。逡逑由于地方政府保护土地资源存在明显的正外部性,因此全社会从土地污染治理中逡逑得到的收益会大于地方政府从土地污染治理中得到的收益。而如果地方政府努力逡逑治理土地污染,会承担很大的治理成本,当地的很多企业也可能会因为环境标准逡逑的提高搬迁到别的地区,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减少,影响到地方政府官逡逑员的政绩考核表现。所以,地方政府在土地污染治理中承担了主要成本。在图4.7逡逑中,就可以表示为MSC邋(边际社会成本)曲线位于MPC邋(边际私人成本)曲线逡逑的下方,而MSR邋(边际社会收益)曲线位于MPR邋(边际私人收益)曲线的上方,逡逑MSC曲线与MSR曲线的交点就是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土地资源保护的最佳数量,逡逑MPC曲线与MPR曲线的交点就是从地方政府作为经济理性人来看土地资源保护逡逑的最佳数量。MSC曲线与MSR曲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是Qi

右移,中心点


逑时候,JC*的数值会增加,J;*的数值不变,,这样会导致中心点五(X*,;;*)水平右移逡逑到(图5.3),四边形SDCP的面积小于四边形5DCE的面积,降低了逡逑博弈系统最后收敛于理想均衡的概率,不利于博弈系统向理想的均衡(不监管,逡逑预处理)收敛。逡逑所以,提高企业污染土地环境受到的损失,有利于推动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逡逑工作,改善土地环境的质量。但是,这个外部变量是地方政府无法控制的,所以逡逑这个措施不具备可行性。逡逑C(0,1)邋r逦<逦!邋D(l,l)逡逑.K:'逡逑A(0,0)逦B(1,0)邋x*逡逑图5.2中心点少”水平左移逡逑y*邋M逡逑C(0S1)邋r邋<逦!邋D(l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博川;孙祥栋;;城镇化进程与环境污染关系的门槛面板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年22期

2 王国庆;林玉锁;;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探讨中国土壤环境监管制度与标准值体系建设[J];中国环境管理;2016年05期

3 张芳兰;;“互联网+”水环境责任审计在治理水污染中的作用机制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8期

4 刘宏鸽;;耕地污染之伤,该如何修复?[J];中国农资;2016年34期

5 高明;郭施宏;夏玲玲;;大气污染府际间合作治理联盟的达成与稳定——基于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08期

6 吴凯;;土壤污染治理的财政税收法律保障一体化原理[J];世界环境;2016年04期

7 龚继红;黄梦思;马玉申;孙剑;;农民背景特征、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农药施用行为的关系[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4期

8 付秋芳;忻莉燕;马士华;;惩罚机制下供应链企业碳减排投入的演化博弈[J];管理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9 仇蕾;王瑜梁;陈曦;;基于Multi-agent的排污权交易系统建模与仿真[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6期

10 娄树旺;;环境治理:政府责任履行与制约因素[J];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晓阳;社会化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主体博弈及管控策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万欣;地方政府行为、财政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胜;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府际博弈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留丽;我国土壤污染整治责任主体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邵艺;政府主导型环境公益行动的媒体传播效果调查[D];南京大学;2013年

3 赵润瑞;不同补贴情形下电子废弃物再制造模式的博弈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4 王琦;合肥市近地表降尘重金属污染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李鑫;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谢春燕;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煤炭矿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于亚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政府行为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孙勇;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雄军;太原盆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预警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88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88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