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条件下的中国碳定价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20:20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11年左右,中国GDP呈现年均10%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基于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实现的,能源的低效消耗导致自然资源减少及污染加重,从而引发百年来的气候波动异常,成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为缓解全球性的气候变动,以碳减排为代表的污染治理措施逐步出台。与此同时,自2011年来中国经济呈现不同于前30年的特征,GDP增速的持续下滑意味着中国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模式。由此,控制以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中国现阶段发展的两大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将碳排放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市场机制很可能对中国减排活动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产生影响,价格作为市场机制运行的核心,既提供了减排成本作为参考,又有助于引导控排单位生产方式的转变,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反过来,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又会对市场价格的确定与波动产生影响。因此,在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条件下的中国碳定价问题关键在于明确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确定碳价形成与运行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碳价区间,并明确碳价格溢出效应。本文按照“减排与碳价的互动机理-经济结构调整与碳价的互动机理-减排与经济结构调整条件下的碳定价-碳价的溢出效应-碳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对中国碳权现货市场价格的确定与变动进行研究,以确立一个满足现阶段中国减排与经济发展需要的碳价分析框架。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分别研究了减排、经济结构调整与碳价的互动机理,明确了碳价格信号对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激励与约束机理,以及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对碳价的反馈机制,并确定了两者动态均衡条件。随后,从数理角度分析了碳价形成与运行的影响因素,明确碳价区间,并基于中国减排指标和经济转型升级要求测算十三五阶段全国碳价上限。最后,分析中国当前碳交易市场配额价格面临的溢出效应和管理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探讨了基于市场手段的二氧化碳减排流程和中国碳价形成的机制,研究表明,主管机构通过对投入市场的配额总量进行阶段性下调,碳权配额稀缺性的增加导致碳价上升,从而促使生产者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与改造,完成碳减排要求。然后,采用倍差法(Di D)与半参数倍差法(SPDi D)分析了中国试点碳市场的减排能力,结果表明,中国试点碳市场对碳总量的变动无影响,但能够降低碳强度指标,这主要是由于试点地区配额总量是基于碳强度减排指标测算所得。此外,本文基于全域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Global NDDF)及其对偶函数测度了各地区碳影子价格,以明确碳减排过程中减排成本与碳价随之增加;同时并构建了“碳效率幻觉”指标,提出中国陷入效率幻觉的主要原因是碳排放影子价格增速高于碳生产率的增速。在分析了减排与碳价的互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随后阐明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碳价的互动机理。在明确相互影响机制之前,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特征,主要包括动态演变特征、区域异质特征与空间集群特征,提出中国各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共性与特性。随后采用数理模型推导碳价提高全要素绿色生产率、促进碳脱钩的机理,并采用倍差法(Di D)与半参数倍差法(SPDi D)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基于价格机制的碳市场不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能够促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有效改善经济结构。随后,本文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经济结构调整对碳影子价格的影响,基于面板模型探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与研发等因素对碳影子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固定资产投资对碳排放影子价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影子价格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经济结构调整与碳价的互动均衡机制。在明确了减排、经济结构调整与碳价间的互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论述了碳定价的相关基础,并从数理角度明确了碳价的形成与相应的影响因素,从理论角度探究了碳价的区间,碳价的上限为碳排放影子价格,碳价的下限为增加一单位减排而产生的生产成本,即减排技术投资的边际成本。接着,基于“十三五”规划中的经济增长要求和碳减排要求,设定了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耗、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而测算了满足现阶段地区与全国层面的碳排放影子价格,并设定了不同的情景模式,通过改变经济增速的假设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碳价上限,研究表明,现阶段全国碳权配额价格上限维持在300-500元/吨。在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条件下的碳定价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试点碳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溢出效应,首先基于市场分割、市场有效性假说、经验法则和传染效应等理论阐述了碳市场溢出效应的原因,并基于以上原因具体分为两个溢出效应渠道,即各市场之间存在一系列属性相似的基本因素和预期因素。随后,本文采用六元非对称t分布的VAR-GARCH-BEKK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除重庆外的六个碳交易市场进行价格收益率与波动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并计算溢出效应网络的密度、关联度和度数中心度等相关指标。研究发现,各试点碳市场虽然政策制度与交易价格存在区别,但六个碳市场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溢出效应,其满足碳交易市场整合要求与价格调控目标。最后,本文提出目前的碳价管理措施,以及现阶段中国碳市场构建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其主要包括履约驱动、履约推迟与流动性困境等现象,随后从理论角度论述了有效碳价格形成的基础以及碳价格与流动性的互动机制。接着采用面板VAR(PVAR)进行模型构建,探究市场流动性、收益率与波动率的动态关联,以明确碳价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研究表明,碳市场面临着低流动性的困扰,影响了碳市场的效率和助力减排的目的。市场机制下的价格管理措施较强制交易政策更优,政府调控应主要以保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与弥补市场失灵为主要目的;同时考虑现阶段碳市场的成熟度,区分履约窗口期与其他时间下碳市场价格与成交量的差异,进而采用不同策略进行管理,以保证碳市场的有效运行。此外,本文从提升碳市场定价效率与全国碳市场和试点碳市场连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图文】:

二氧化碳排放量,与非,均值,碳排放


ijijijijijij其中,tijTEC 表示地区 i 在下 j 类能源的终端能源消耗量①,tijLA 表示损失量tijTP 、tijHE 与tijCO 分别表示能够产生碳排放的加工转换投入产出量项目中火力发电、供热与炼焦三部分。其中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自 IPCC 碳排放计算指南《200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碳强度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 GDP 的比值,即 CDEI CDE/GDP。虽然中国进入新常态导致经济增速下滑,但目前 GDP 增长率仍为正,因此总体来看,,即使没有碳市场的减排作用,各地区碳强度仍可能是降低的。而本文希望明确在不变价格的基础上,碳强度能够得到真正的下降,即探究碳交易体系能否降低碳强度,因此在计算名义 GDP 下的碳强度的同时,也选用以 1978 年为基期的实际GDP 来获取各地区的碳强度数值。(2)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值

碳排放量,与非,均值,增长率


第 2 章 减排与碳价的互动机理(CDE_npr)碳排放量均值可以发现,碳交易体系构建前后试点地区碳排放量均值均低于非试点地区。具体来看,非试点地区的碳排放量均值走势与全国碳排放量均值走势基本一致,增长率始终为正,且增长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态势;试点地区的碳排放量均值呈波动态势,在 2006 年至 2011 年有所增长,增长率约为43.82%,随后在 2012 年略有下降,且在 2013 年上升至 270.17 百万吨,随后 201与 2015 年碳排放量均值再次下降。总体来说,非试点地区碳排放量相对较高,且增速稳定,试点地区碳排放量相对较低,且在 2011 年存在增速减缓的态势。(3)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的碳强度均值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196;F83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倩;路京京;;人民币汇率冲击中国碳价的非对称效应——基于马尔科夫转换模型的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06期

2 王倩;高翠云;;我国碳市场的流动性困境问题[J];财经科学;2017年09期

3 吴贤荣;张俊飚;程文能;;中国种植业低碳生产效率及碳减排成本研究[J];环境经济研究;2017年01期

4 王春宝;陈迅;;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与能源强度收敛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5 王连芬;戴裕杰;;中国各省环境效率及环境效率幻觉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2期

6 汪文隽;周婉云;李瑾;黄钰;;中国碳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12期

7 陈欣;刘明;刘延;;碳交易价格的驱动因素与结构性断点——基于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6年11期

8 王倩;高翠云;;中国试点碳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六元VAR-GARCH-BEKK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9 王倩;高翠云;;公平和效率维度下中国省际碳权分配原则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07期

10 尹力;梅凤乔;;碳排放交易体系对高耗能行业的短期经济影响—以湖北省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本文编号:2589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89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5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