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渤海湾近岸海域的细菌学研究及其在海岸带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19 12:52
【摘要】:海岸带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开发海洋的热潮兴起和陆地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滩涂和近岸海域严重污染,海岸带生境退化严重。渤海湾是我国最大的近封闭型内海—渤海的三大海湾之一。本文于2003年7月——2004年5月对天津渤海湾近岸海域的表层海水和沉积物分别进行了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四个航次的细菌学研究,调查了可培养异养菌数(HBC)、总菌数(AODC)和活菌数(DVC)、大肠菌群数(Coliform group)、致病性弧菌数(Vibrio)以及石油降解菌(PDB)的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变化,分析细菌指标和其它环境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用细菌指标对该海域环境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了利用细菌指标评价海岸带环境质量的初步方法,对于典型海岸带生境退化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果如下: 一.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的细菌学研究 1.表层海水细菌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海水中异养菌数除秋季有几个站位数量异常高外,其基本变化趋势是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离排污口近的站位高于离排污口远的站位,且沿岸的站位高于远岸的站位。 总菌数和活菌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秋季高于夏季、冬季和春季。从站位之间比较,最小值均出现在非重污染区,最大值在非清洁区。其它规律不明显。 大肠杆菌数在春季数量和站位检出率均高于冬季。大肠菌群的数量与距离排污口的距离和距离岸边的距离成反比。靠近排污河口及离岸近的站位数量明显高于离排污口和海岸较远的其它站位。 致病性弧菌数在春季高于冬季,距排污河口和距离养殖水域近的站位数量分布较多。 石油降解菌数的分布与站位油类物质浓度密切相关。 2.表层海水细菌的异养菌区系 从海水中共分离出747株20属异养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比例远高于革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Q938.8;X82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鹏;邹立;姚晓;山口一岩;郭新宇;高会旺;;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底栖异样细菌的分布特征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1年01期

2 李和阳;陈明霞;李刚;郑天凌;郑森林;陈彬;;深圳海域细菌总数及可培养细菌总数的分布及其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3 张新中;谢珍玉;王世锋;周永灿;冯永勤;;海南万宁小海近岸表层海水弧菌组成及其变化[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6期

4 李和阳;陈明霞;郑天凌;郑森林;陈彬;;深圳海域水体和九龙江口沉积物中TCBS菌群与弧菌相关性的研究[J];台湾海峡;2011年03期

5 倪健斌;张朝霞;柯才焕;陈楠;徐小伟;廖怀苑;;北部湾夏、冬两季异养细菌的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崇淼;水环境中肠道病原体的PCR检测方法与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周文礼;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共栖异养细菌相互作用及其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张U,

本文编号:2590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90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9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