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之间水流特性及污染物扩散试验研究
【图文】:
3图 1-1 黄河三角洲及研究区域示意图黄河三角洲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是我国最年轻、分布最广阔、保存最完整、总面积最大、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少的湿地,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湿地类型主要有灌丛疏林湿地、草甸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滨海湿地五大类。自然保护区内生长有天然芦苇 3.3 万公顷、天然杂
毒有机污染物 POPs、石油烃或农药、藻类毒素等。这些污染物随着汛期漫滩水流或地下水进入湿地,对湿地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此外,由于湿地植被的严重破坏,黄河河道两侧的岸滩受径流侵蚀现象严重(如图1-2),这跟植被覆盖率不足有直接关系。为减少污染物和径流侵蚀等现象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很有必要研究水流及污染物在植被群落之间的运移机理。图 1-2 黄河下游河岸崩塌及湿地径流侵蚀状况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一个典型的由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组成的丰富多样的、第04期 惠二青:植被之间水流特性及污染物扩散试验研究 B027-18-9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秋yN;白军红;高海峰;肖蓉;崔保山;;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养分含量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2 魏晶;邓红兵;吴钢;;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的碳储量[J];生态学杂志;2005年12期
3 舒展;;火烧与缺水对扎龙湿地植被群落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1期
4 顾兆林;张云伟;雷康斌;;不同大气稳定度下绿化街谷流动的大涡模拟[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1期
5 杨俊义;万新南;张慧利;;九寨沟地区生态水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6年03期
6 齐长青;;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方案的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8年03期
7 董方帅;徐礼根;;岩质边坡植被重建后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通报;2009年04期
8 张绘芳;李霞;王建刚;杨艳静;;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2007年04期
9 董英;张茂省;卢娜;刘洁;;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资源开发引起的植被生态风险[J];地质通报;2008年08期
10 董振国;;城市辐射环境[J];环境保护;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瑞花;范宝山;陈晓霞;盛杰;;人类活动对河岸植被分布影响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韩震;刘瑜;恽才兴;郑金海;;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崇明东滩植被群落时空动态变化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程三胜;龚丽芳;徐柳华;金艳;胡吉进;;基于遥感影像的植被信息提取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杜继稳;郭建侠;袁君健;;陕甘宁蒙地区植被生态治理的数值摸拟试验[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王义祥;吴志丹;翁伯琦;邢世和;王峰;;7年生柑橘果园植被的碳吸存研究[A];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裸露坡面植被生态恢复技术探讨[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傅新;刘高焕;黄,
本文编号:2591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9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