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北京生物源气溶胶理化特征及其对有机气溶胶贡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10:45
【摘要】:生物源气溶胶包括生物源一次有机气溶胶(Biogenic Primary OrganicAerosol,BPOA)和生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Biogenic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BSOA),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大气能见度、生态系统以及气候变化都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生物源一次气溶胶的传统定量方法耗时长、涵盖面不全,难以准确评估生物源一次气溶胶对OC的贡献;生物源二次气溶胶的研究多集中于烟雾箱模拟,开展外场观测及其相互对比的工作较少。本研究基于长期连续的现场观测,探讨生物源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和来源,并量化主要生物源气溶胶对有机气溶胶的贡献。 基于国际上新近发展的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HPAEC-PAD)分析方法,确定了适用于北京市高浓度颗粒物样品的的预处理条件,实现了14种糖类化合物的快速、同步检测。研究发现来源于生物质燃烧的脱水糖,秋冬季节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春夏;而来源于生物源排放的糖和糖醇,冬季的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季节。此外,城区脱水糖浓度显著高于郊区,而糖和糖醇浓度水平在城区和郊区并无明显区别。基于全年的连续观测,研究发现北京真菌气溶胶在粗细颗粒物中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在干燥的冬春季节,54.01~66.78%真菌气溶胶分布在细颗粒物中;而在湿润的夏秋季节,78.66~81.51%真菌气溶胶集中分布在粗颗粒物中;粗、细颗粒物中真菌气溶胶示踪物种的相关性在冬季强、在夏季弱。 通过优化染色时间和染色剂浓度,确定了最佳的Calcofluor White荧光染色条件,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仪的真菌气溶胶数浓度准确、快速定量新方法。通过数浓度与甘露糖醇、阿拉伯糖醇质量浓度相结合,确定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从真菌气溶胶示踪物种质量浓度到其数浓度的转换因子;根据单个真菌气溶胶的平均含碳量,估算出北京市PM2.5和PM10中,真菌气溶胶对有机气溶胶的贡献分别为1.11±0.94%和2.54±2.09%。发现二次无机酸性离子与异戊二烯SOA具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合烟雾箱实验的研究结果,推测在实际大气环境中二次酸性无机离子也会促进异戊二烯SOA的生成。此外,根据从示踪物种质量浓度到异戊二烯SOA质量浓度的转换系数,估算出北京市PM2.5和PM10中,异戊二烯SOA对有机气溶胶的贡献分别为0.61±0.67%和0.56±0.61%。
【图文】:

卫星反演,全球,美国,北京市


图 1.1 2010 年美国 NASA 发布的卫星反演全球 PM2.5浓度分布图(μg m-3)北京是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城市,2011 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000.4 亿元,截至 2011 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 2000 万大关,达 2018.6 万人(北京市统计局,2012),同时,北京市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空气污染,尤其是颗

变化趋势,颗粒物,气溶胶化学,大气能见度


图 1.2 2001~2011 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气溶胶化学组分研究,,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气溶胶的不同,其对气候、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亦不相同,这些影响还与化颗粒物内部存在状态有关(Fuller et al., 1999)。同时,不同来源的颗粒物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渝;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的新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5年01期

2 王静,王睛,向文胜;色谱法在糖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1年02期

3 梁亚丽;张彦玲;何颖娜;;糖类化合物分离分析方法进展[J];河北化工;2006年06期

4 余学春,贺克斌,马永亮,段凤魁,杨复沫,郑爱华,赵承易;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物及有机物的离子色谱测定[J];环境化学;2004年02期

5 祁士华,傅家谟,盛国英,闵育顺,麦碧娴,成玉;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06期

6 ;Application of ion chromatography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water-soluble inorganic and organic ions in atmospheric aerosol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4年05期

7 王志辉,张树宇,陆思华,白郁华;北京地区植物VOCs排放速率的测定[J];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8 胡利锋,方治国,欧阳志云,廖晓兰,林学强,王效科;北京市室外空气真菌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05年05期

9 吕子峰;郝吉明;李俊华;武山;;硫酸钙及硫酸铵气溶胶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胡庆轩,车凤翔,陈振生,徐桂清;大风对大气细菌粒子浓度和粒度分布的影响[J];中国环境监测;199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远;含碳气溶胶采样与分析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3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13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5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