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太阳能与清洁燃料热化学互补机理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05:55
【摘要】:作为一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大力开发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解决能源短缺、减少CO2及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受太阳能能流密度低、间歇以及不稳定等自然属性的影响,现阶段太阳能利用面临发电效率低、不稳定、储能成本高等难题,严重制约了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为此,本学术论文旨在提升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稳定性及可靠性,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研究课题,针对太阳能与清洁燃料热化学互补利用,分别从太阳能与燃料热化学品位耦合机理、太阳能热化学反应建模与分析、原理样机研制与实验研究以及系统集成优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基于热力学与热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开展了太阳能与燃料热化学转化全工况品位耦合机制研究。针对太阳能热化学转化过程,开展全工况下能的品位耦合及不可逆损失机制的研究,分析太阳辐照强度、进料空速变化对太阳能热化学能质耦合规律的影响。通过研究太阳能热化学全工况品位耦合机制,分析得出不同运行工况下能量转化不可逆损失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阐明热力系统全工况下提质增效机制,得出太阳能热化学互补系统理论太阳能净发电效率。构建太阳能聚光-热-化学反应多场耦合模型,数值研究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转化性能及多场耦合规律,分析结构参数及运行参数对热化学转化性能的影响。针对基于甲醇分解的太阳能热化学转化过程,研究热化学转化特性规律及多场耦合特性,分析太阳能热化学吸收/反应器结构参数及运行参数对热化学转化性能的影响,进而为太阳能热化学吸收/反应器结构及运行调控参数的优化奠定理论模型基础。集成太阳能热化学与化学回热过程,提出新型的太阳能与清洁燃料热化学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开展系统热力学性能、运行调控策略、全工况性能及集成优化研究工作。在太阳能与燃料热化学互补机理与建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集成了太阳能热化学转化及化学回热过程的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通过热化学转化将太阳能及动力余热升级为燃料化学能,进而实现太阳能及动力余热的高效利用。面向实时变化的太阳能辐照强度和用户负荷需求,研究了系统的运行调控策略及变工况运行性能,并以能源利用率、经济性及CO2减排性能为优化目标开展系统关键单元容量的优化设计。系统年均能源利用率达70.22%,输入太阳能份额为10.39%。相对分产供能系统,多能互补系统年燃料节省率、CO2减排率及成本节省率分别为3 1.49%、39.18%和6.09%,具有明显节能减排及经济性优势。开展了 100 kW太阳能与甲醇热化学互补发电样机的研制、调试运行、太阳能热化学转化及互补发电等实验研究工作。基于所建样机测试平台,实验研究了太阳能热化学转化规律,分析太阳辐照强度及甲醇进料空速对太阳能热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研制基于朗伯靶的能流密度测量装置对吸收/反应器热流密度分布进行测试,其中,典型运行工况下平均甲醇分解转化率达82.72%,平均太阳能热化学利用效率达40%;实验研究互补发电系统运行调控方法与变工况发电性能,首次实现太阳能热化学转化与动力发电的联调运行。
【图文】:

线聚,太阳能,方式,集热器


集热器根据聚光方式可分为中低温线集热器和高温中心集热器。前者逡逑多与抛物槽式和菲涅尔式聚光器匹配,后者多与塔式聚光器和碟式聚光器匹配。逡逑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其结构形式以及表面涂层开展。例如:Ho等人[13]对比研宄了逡逑气体、液体和固体颗粒式中心集热器,研宄发现气体和液体作为集热工质的管式逡逑集热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固体颗粒式集热器有待进一步提高集热效率以及逡逑整体性能。在中低温涂层的研究方面,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141使用物理气逡逑相沉积法设计并研制了一款新涂层,新涂层较传统Mo-Ab03陶瓷涂层具有更高逡逑的吸收率和更低的发射率,为光热电站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吸热涂层。在逡逑高低温涂层的研究方面,Pt、Ni、Mo、W作为金属材料,AI2O3作为介电材料的逡逑陶瓷涂层[15]被广泛研宄,,在1000°C下,涂层吸收率可达0.85以上,发射率低于逡逑0.22,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高温光热发电提供了多种选择。逡逑如上所述,在不同集热温度的集热器中,所采用的集热工质不同。例如,集逡逑热温度低于400°C的集热器通常采用TherminolVP-1型导热油工质,其被广泛应逡逑用于中低温光热电站。与此同时,Mwesigye等人1161在Therminol邋VP-1中添加Cu、逡逑Ag和AI2O3纳米颗粒以强化传热,研究表明,集热效率可提高7-14个百分点。逡逑

流程图,化学转化,流程图,水分解


存,其流程结构如图1-4所示。现阶段,针对太阳能水分解、C02分解、甲烷千/湿重整、生物质的研究工作。通过太阳能热化学转化过程,将太阳料的化学能当中。针对太阳能热化学转化过程,分析、热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器优化设计、高与优化以及样机示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K519;TK16;X38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家贤;国外木片蔗渣制气概况[J];化工时刊;1988年04期

2 丁兆军;舒新前;毕冬冬;;农业废弃物热化学转化利用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年11期

3 何品晶,邵立明,陈正夫,顾国维;污水厂污泥低温热化学转化过程机理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01期

4 何品晶;顾国维;邵立明;李国建;;低温热化学转化污泥制油技术[J];环境科学;1996年05期

5 胡常伟;罗嘉;曾燕;许勇;童冬梅;;通过分级实现生物质的高效定向转化[J];石油化工;2012年03期

6 廖益强;黄彪;陆则坚;;生物质资源热化学转化技术研究现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8年02期

7 ;生物炼制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J];生物加工过程;2007年02期

8 ;生物质原料热化学转化生产乙醇技术加快发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8年05期

9 Э.Б.Чекалюк ,张哲儒;关于自然界石油热化学转化的动力学[J];地质地球化学;1976年05期

10 张睿智;罗永浩;殷仁豪;;生活垃圾热转化过程中C—Cl的形成与抑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许光文;董利;刘新华;汪印;王宝群;高士秋;;解耦热化学转化:方法、技术与研发现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官辉 陈伟;自创工艺变废为宝 专利技术点石成金[N];闽北日报;2011年

2 高德运;光泽:做好项目跟踪服务[N];闽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泰秀;太阳能与清洁燃料热化学互补机理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9年

2 宋维健;高碱煤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转化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金滨滨;热化学转化藻类物质制备生物燃料[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黎运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潜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罗苏鹏;滇池蓝藻的热化学转化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石玉良;玉米秸秆热解及在甲醇中的热化学转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佳;基于CT无损检测技术的流化床木块热化学转化特性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7年

6 高文学;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制氢大型试验系统设计与运行[D];天津大学;2006年

7 方丽娜;微藻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的过程控制及分析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23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23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3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