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好氧生物反应器氧传质过程模拟与能耗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10:59
【摘要】:好氧技术是主要的水处理技术,可去除大部分污染物,但存在曝气控制及溶解氧利用不均衡的问题。过高的曝气量会扰动泥水分离,影响出水水质,增加能耗;过少的曝气量导致污染物去除率降低。因此,研究氧传质及影响因素,为污水厂的曝气控制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本文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好氧生物反应器氧传质过程与能耗研究。基于ASM2D模型,对污水厂进行建模,通过曝气控制模拟及高级实验分析,确定曝气控制方式及最佳运行参数,并分析各工况下的能耗、氧传质系数、溶解氧浓度。二是好氧生物反应器水力特性对氧传质效果的数值模拟。以计算流体力学为基础,通过Euler-Euler和标准k-ε模型对好氧生物反应器进行模拟计算。从气液两相流速、气体体积分数、紊动动能分析反应器内两相混合程度及氧传质效果。具体结论如下:(1)好氧生物反应器氧传质过程与能耗研究表明:1)相比于KLa控制,串级控制的曝气能耗较低;2)全局敏感性分析:f_S_A、f_S_F、f_X_S、r_P、v0对出水COD的敏感性比较显著;3)参数估计:模拟出水COD为20.49~35.97mg/L,f_S_A=0.4905,f_S_F=0.4879,f_X_H=0.0107,f_X_S=0.8670,r_P=0.0157m3/g,v0=468.92m/d;4)终值优化:相较于基态模拟,出水TP为0.32mg/L,曝气能耗降低了50.36%,总能耗降低了41.6%。好氧池内KLa为100.56~227.14d-1,DO为1mg/L或2mg/L;5)不确定性分析:当S_A为0.14~0.2mg/L,出水COD为18~26mg/L,概率分布为50%~95%,所建模型的出水相对稳定。(2)好氧生物反应器水力特性对氧传质效果的数值模拟表明:通过验证,Euler-Euler结合标准k-ε模型可对AAO反应器进行较好地模拟,能真实反映AAO反应器中的气液水力特性。AAO反应器模拟结果显示,DO=2mg/L,供氧量6m3/h,气液两相流速、紊动动能在z=1.5m处达到最大,氧传质效果最佳。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氧传质,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路线

求解过程


图 2-1 CFD 求解过程Fig. 2-1 CFD solution process规律,更好地描述两相流流动情况,,CFD 以非控制方程和扩展控制方程等来预测流体流动、生学模型以 N-S(Navier-Stokes)方程组为主体, 方程进行简化,得到一组封闭的偏微分方程组的表达式为: divUdivgradSt 度; —通用变量;U —流体的运动速度; 项; div U—对流项; div grad—扩散项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庆志,于波,许芝;好氧生物流化床技术探讨[J];净水技术;2004年02期

2 杜赦林,肖步诚,闫守瑜,张丽明;缺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腈纶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1989年01期

3 俞立琼;张亚芬;陈建国;;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工艺处理含酚废水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1年09期

4 陈伟峰;梁红英;杨洋;华磊;王晓东;;物化—好氧生物法处理制革废水[J];河南化工;2009年10期

5 孙冬;任岷;母晓东;丁炜鹏;;城市生活垃圾半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10期

6 张万有,刘景明,吕洪滨;新型好氧生物膜过滤器的应用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2年11期

7 葛凌;;污水厂污泥好氧生物发酵菌种的优选试验[J];中国给水排水;2017年09期

8 张小洪,漆玉邦;好氧生物流化床法处理龙须草制浆废水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肖广全,陈玉成,杨志敏,黄毅,刘文艳;超声波—好氧生物接触法处理制药废水[J];给水排水;2005年01期

10 孙兰梅;李鹏;周春雨;段秀梅;宇秉勇;;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工艺对环氧氯丙烷废水处理的研究[J];化工中间体;201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震;何绪文;宋玉栋;周岳溪;徐洁;;好氧生物流化床去除废水中对甲基苯磺酸的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2 张超杰;周琪;袁园;;氟苯酚好氧生物降解性能及其与化学结构的相关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传军;费庆志;许芝;王福权;胡宏博;;厌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炭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蒋裕平;;好氧生物膜处理污染物三相体系的传质特性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5 张超杰;周琪;;氟苯酚好氧生物降解动力学的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洪春;强绍杰;黄政新;孙继辉;张国平;;HSL好氧生物流化床——实用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A];全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交流与工程咨询研讨会论文集(续集)[C];2003年

7 施悦;李晓明;赵修涛;任南琪;肖荣新;;交叉流好氧生物工艺处理工业废水的特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陈汉榕;;厌氧—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试验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9 ;中小城镇及新农村污水处理新技术——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工艺与设备[A];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黄光团;金刚;吴景辉;刘勇弟;;重金属铬离子对序批式好氧生物反应器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影响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杰;创新发明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N];科技日报;2007年

2 钟鑫;EATAD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发酵项目在包头启动[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郭振英 中国石油大学;好氧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杰云;多级A/O+好氧生物膜组合工艺特性及处理污水效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胡宏博;厌氧好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脱氮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薛爽;土壤含水层处理技术去除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唐嵘;封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好氧降解快速稳定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胡振;缺氧—好氧生物脱氮系统中N_2O的释放机理与减量化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佳;好氧生物反应器氧传质过程模拟与能耗分析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詹俊伟;微气泡曝气—好氧生物系统运行效果与污染物去除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3 徐婷;后置好氧生物膜双泥反硝化除磷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 韩小卫;高强度好氧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5 杜亚南;污水土地好氧生物过滤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6 马亚莉;短程好氧生物强化除磷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峰;偏二甲肼好氧生物降解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余慧;氟苯胺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翁威;电磁式MBR降解印染废水尾水中微量萘、菲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10 方辉;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含酚废水及厌—好氧生物流化床水力特性参数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24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624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1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